【家有初中生】04 我的一次“愤怒”体验

孩子这两天居家学习,今天上午10:00-11:30是运动锻炼和师生专场测核酸的时间。我呢,上午9-11点有线上读书会,也就是说要到11点我们才可以出门去做核酸。

11点结束的时候,我问他上午老师布置了今天的作业吗?他说布置了,再问他开始做了吗?说没有。呃~本能地,我开始带着点责怪了:“你没有做作业,那你这1小时干啥了?!”

“读小i了啊!”

......

想说的话咽进了肚子,带着隐隐的不快出门做核酸去了。


核酸回来我想起早上要上传的作业,问他“语文要二次默写的做完了吗?我要拍照上传。”

“没有。”

“早上我告诉你这个作业7:25前就要上传的,你听到了没有?”

“听到了呀。”

“那你刚刚怎么不做?小i早上你读了一会儿的,也就是说你都不用半小时就能读完。那你这一个小时都做什么了?”

“我还洗澡了呀!”

无数滴汗呐......“妈呀!你这是居家学习吗?你这是居家享受吧!还洗澡!这桌上还有零食,肯定是边玩边吃零食了!”站在那里内心独白了一番,丢了句“赶紧做!做完了才可以回老家吃饭。”,就赶紧离开现场了,不然我肯定大干一番~


回到房间坐了一会儿,想起昨天精英日课里听到的三种愤怒,我觉察了一下自己的愤怒。

最初是无能的愤怒,那一刻只想朝他吼叫一番、责备一番、说教一番,觉得责任都在他,是他让我愤怒的,纯粹只是想把自己的不舒服发泄出去。还好,及时离开克制住了。

此刻还是愤怒,但似乎更多的是策略的愤怒,我很想利用我的愤怒来达到我的目的:让他听我的,下次好好利用这类的碎片时间。想到这里的时候,我对自己说,这样的愤怒只会让他产生抵触和对抗,不仅不能让我达到目的,还会导致我们的关系越来越远,亲子关系是孩子心理健康的基础,所以,这样的愤怒不合适~

想到这里,我就开始转向关注“自己”、关注“愤怒”本身了。这个愤怒是我自己的情绪,我是责任主体。这个愤怒的情绪源于现实和我的理想的差距、源于现实和我认为的好的标准的差距。但其实那只是我认为的好、我认为的应该达到的标准,对别人来说也许不是。于是我开始思考如何向孩子表达我刚刚的愤怒。一来呢,是不让自己积压情绪,这关乎自身健康呐~;二来,人家肯定都感觉到你的情绪了,如果不说开的话,那他学习到的处理情绪的方式也许就是闷不做声隐忍或自己消化,所以我的表达也是在示范情绪的言语化释放。想到刘佳老师说的,我们与孩子的沟通和与成人的沟通有一个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它还得有教育属性,帮助孩子在现实中学习到一些技能。

具体怎么表达的,还没开始行动,得细品一下,回头朋友圈再见吧!哈哈

你可能感兴趣的:(【家有初中生】04 我的一次“愤怒”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