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产阶级的理论与现实

听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周晓虹教授演讲笔记

图片发自App

中产阶级从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社会文化地位上看,他们均居于现阶段社会的中间水平。

中产阶级获得非常高的社会声望就是文化资本,比如你受教育的多少,你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或弹得一手非常好的钢琴等。

社会资本,你的社会网,社会圈 ,你认识人的质量,及一个家庭的文化的传承属于社会资本这些都可以在社会上获得分层资本的财富。

房产成为中产阶层的资产的主体。

用房子来看上海在解放前人均房产3.9平米,解放后人均住房下降到人均2.5平米,现在上海人均30平米,但有房的有许多,没房的群体有许多,对于一个社会商业化为主体,唯利是图的趋势,只有为更多的草根阶层建造更多的廉租房,瓜子理论是把更多脂肪刮下来分配更多需求的人们。

中产阶级的特征是政治后卫和消费前卫,

对政治缺乏兴趣对消费有着极大的兴趣。

因为社会以经济为风向标,以经济成就和生活方式决定社会地位。

历史造就的资源短缺使得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展现出阶极分层性,炫耀和攀比,所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衣锦不还乡,锦衣夜行”。

文化的多元性中产阶层生活方式更多趣味性,2000年以后,中产阶级成了消费方式、交往和闲暇方式的变革先锋。

中国中产阶级发生新变革,油腻男代表了社会经济的“多多益善”,那么节食,丧文化,“佛系青年”却代表了这个时代的逆发展。

中国中产阶级经过青年时代的拼搏,人到中年对健康与子女的更加关注在成为最容易触动他们的痛点与痒点。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中产阶级的理论与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