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鹏山 论语智慧 第6课 余力学文》
【原文】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白话】孔子说:“青少年在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重兄长,行为谨慎而说活信实,普遍关怀众人,并且要亲近有善行的人。认真做好这些事,再去努力学习书本上的知识。”
<成长的顺序>
每个人都在自觉或不自觉的实现成长,在经验的积累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画像。通常意义上来说,我们会认为通过文字的学习,不断扩充自己的认识边疆,才是实现成长的基础。
可是在2500年前,文字的传播还不是那么普及,但是人们依然能够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将前人积累的信息传承下来。所以孔子认为,其实有些事儿比文字更早地进入我们的教育范畴。
【做人的准则】
孔子认为在学习文化知识以前,先要学习怎么做人,并且给出了标准。在家里孝顺父母,在外敬重兄长,这在君子务本的内容中已经有了详细的阐述,是孔子认为的为仁之本。
只有在这样的准则限定下成长起来的人,哪怕是个文盲,也是一位仁者。在这样的思想教育下,能够形成牢固的阶级意识,是对社会稳定做出的最大贡献。这不仅使用于青年的学生,更是每个人一生所要恪守的自我要求。
因此,看孔子倡导的做人准则,始终贯穿在他的思想脉络中,并且作为一切仁德的基础被反复提出,由此可见在当年的乱世,这位圣人是多么期待太平盛世的到来,希望看到老百姓的安居乐业呀。
【处世的标准】
除了为仁之本,孔子还对进入社会的人提出了处世的标准。这标准是以做人的准则为前提,对日常的言行进行规范。正是因为有了在家的孝顺和在外的尊重,才会有谦卑的自觉,才有可能保持敬畏,才能实现行为谨慎而说活信实。
正是通过以往的单位家庭礼仪规范的长期练习,才会在社会大家庭中,同样按照类似的行为标准来要求自己。这是一种对自我要求持续的练习,也是让自己的德行潜移默化地不断增长的过程。
孔子通过个人在家庭中的行为,延伸至进入社会的作为,是希望每一个人都能以一种谦卑的状态,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场景,并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君子形象。这同样是出于社会责任感的考量,世上的君子越多,世风就会越趋向美好的一面。
【修行的快乐】
这里的修行是提到了对每一个人的关爱,这是一种大爱,提倡的是极致利他。而这利他的基础,是在为人处世都达标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的。这种修行的过程,是从对自己的修行开始,再向外发散。
仅仅关注自己,是一种独乐乐的状态,这种关注自身成长的快乐,难免遇到瓶颈。这就是现在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社群的重要性。这样的考量是基于长期主义而生。只是关注自己,那么这关注的时间无非是一个人的一生,如果从社群,甚至社会的角度去思考并行动,那影响的将是整个族群的发展。这也是孔子的思想能够传承2500年的原因。
同时,对于社群的选择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由于这世上的仁者依然是少数,对自己的要求不高的人比比皆是,更别说能够实现极致利他的人了。正是这少部分人,才具有榜样的力量和参照的必要。与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成长进步,能实现认知上的互补和情绪上的互助,逐步构成一种良性循环,形成众乐乐的美好状态。
【教育的次第】
之所以孔子提到文化教育是行有余力之后才做的事情,是因为要做到为人处世达标并兼具利他精神本身就需要耗费大量的注意力去实现,并非一蹴而就的短期行为。
孔子认为人生在世最重要的就是能成“仁”,文化知识只是技能,是为“仁”的持续推进服务的。就像要实现财富自由,根本在于自由而非财富一样,需要看到最终的目的,才能有更好的行动。
一味追逐财富,却不知自由的真谛,只能为财所困。一味追求文化技能,却不能为社会做贡献,只能被技能所累。
因此,在教育的层面,孔子提出了从人格教育、到人才教育、再到人文教育的次第。有了好的德行,才能学会与人相处,在和谐的氛围中成长。有了相处的能力,才更有可能在社会上做出贡献,为社会和人民服务,体现个人价值。再通过文化知识的积累,明白调节生活和让生命质量不断提升的方法,把这价值进一步放大,才是正确的教育开启方式。
如果只学文化知识,个人在学识上的呈现固然令人敬佩,但是缺了德行的修炼,依然会被人们疏离,因为那个只是自己的能力体现,这能力只能为自己所用,与他人无关,与社会无关,是无形中把自己放在了社会和人民的对立面。这样的话,学的再多也无法体现价值,最终只能是徒劳无功。
【写在最后】
《论语》中反复强调了“仁”,并且反复强调了“仁”要从修炼自身的德行开始,与家人和睦,才能与他人和谐,为他人服务,才能体现个人价值。孔子把为人处世之道,高度提炼为一种社会运行规律,方便后人参考,这本身也是一种“仁”的直观体现。
本文1866/累积40980/目标300000 完成进度13.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