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所向,无远弗届 ——帅小冰老师训练营大作业

       记得初识小冰老师的课是在疫情期间,报了一个几天的体验班,当时觉得里面说的读书人成长蓝图很吸引我,硬核眼球训练和苹果阅读法很新奇,而体验结束时对正式营的介绍以及课程的呈现进一步打动了我,想要更系统更深入的进行学习。

      看起来,人人都知读书的好处,人人都想阅读,人人都在阅读,可为什么有的人能读那么多的书,有的人一年也看不了两三本?有的人不光能读还能说能写,有的人却读完什么都不记得?有的人通过读书提升个人能力和价值,有的人却觉得读书什么用都没有?到底什么是阅读?该怎样阅读?阅读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在这一次的训练营中,我都得到了答案。

【过程即结果】

       很多人在追求一个目标时,眼睛始终盯着终点,拼尽力气去够,却常常忽略了脚下,有的时候,有了过程,结果是顺其自然而来的。对于阅读来说,无论最后是想要变现,还是打造个人品牌,或是其他目标,首要的就是要真正去读,而且是有效的读。训练营中提供的阅读本工具,快速阅读训练法,苹果阅读法等等都能够帮助提升基础阅读的数量和质量。想想自己书架上和手机里那些看起来不知道多久才能看完的书籍,突然觉得有动力也有希望一本本啃过去啦!当然,任何工具都是用了才好用,坚持不断的刻意练习才能让它们发挥最大的效能,让自己得心应手。

 【吹尽狂沙始到金】

       学会更快速有效的阅读方法之后,会面临一个困惑,就是该读什么书?胡适先生说过,“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可我怕的是不进反退,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了没有价值的读物上。被时间检验过的经典自然不能放过,可市场上还有那么多不了解的作者不了解的书呢,还有源源不断问世的新作品呢?该如何选择出一本有意义的好书?老师在这部分里教会我们阅读经典、人物传记、口碑杂志、以及一些解码书,并可以通过对网络平台上的相关数据分析,对自己熟悉和兴趣领域的发掘,以及参考出版社过往书籍质量等方法,这些都像筛子一样帮助我们选出金矿级别的好书,思考有价值的选题。

【凡我不能创造的,我就不能理解】

       这是关于“费曼阅读法”的一句非常经典而深刻的原则,而我觉得它几乎可以用在任何领域任何过程中,因为它解决的是一个终极因果问题。看起来最简单甚至最笨的办法,却是最有效最神奇的。阅读时遇到不解就回头重新再读,一遍遍读,这样的反复阅读中,会逐渐产生新的认识,涌现出新的体会,这跟仅仅看懂字面意思,或是跳过不理是完全不一样的效果。只有真正能加以运用的,才是深刻而长久理解的。回想起自己过去的一些学习经历,似乎无意中触碰到了费曼读书法的精髓,这让我暗暗有点小窃喜,也更认定了这个方法的普适而有效。

【能积微者,速成】

       阅读与写作似乎是不分家的,高质量的阅读输入让写作有更深的底蕴,反过来写作输出又加深了对阅读的理解和思考。在这个过程中,通过阅读积累写作素材是不可跨越的一步,需要沉下心扎扎实实一点一滴的搭建,课程中反复提到的纳博科夫卡片阅读法正是这样一个极有效的积微之法。通过在卡片上记录“我见”和“我思”,并分类整理,养成思考和输出的习惯,在写作时还能很快找寻到恰当的素材加以利用,而不用为了某个命题凭空地苦思冥想编写文字。在这一点上,我深深认同,但也深深惭愧,因为自己的执行力还没有那么强,还需要更高的自觉自律来坚持积累。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想要写作的人应该时不时问问自己,写作的初心是什么?有工具,有模板,有套路,是否就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写作者?当然不是。再好的套路都永远不及一颗真诚的心持久有力,我们可以有方法,可以走捷径,但时刻回望初心,秉持足够的坦率,“我手写我心”才是最有力量的表达。所以,在“务实”的同时,不要忘记“务虚”,要通过对一流作家、经典文字的阅读,吸收其中的文气、文心,跃迁自己的写作格局。老师带着我们鉴赏中西方的经典作品、复刻大师们的名篇,引领我们探寻风格感觉,开启英雄之旅,让我们知道该怎样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的更远,所谓“跂而望不如登高”当如是。

【用数学思维计算创作流程】

       人常常会凭借经验、情绪、本能和感觉来做出决定,但创作不仅要有想法,更要有算法。在前面一系列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精细加工,主动优化思考模式和行为模式,形成自己的创作回路,才能穿越思维世界的迷宫,极速前进。课程中,老师以书评写作为例,解析了“写作轮盘”,将创作流程切割清楚,轮盘中包含的几个环节,可以选择任一作为起点进行创作。而其实,这是一个可以用在几乎所有写作主题上的写作模式,比如工作报告,学术论文等等,这让我们离“写作自由”更近一步。

【先胜后战】

       当我们在阅读和写作上都有所精进时,必定想要走得更远,想要文字被更多的人看见,也想要更高一阶的成长,我们甚而会有了读书人的使命感,想要将我们的所读所思所感分享给更多人,让阅读改变生活,改变世界。 在训练营最后的板块中,老师非常详细剖析了如何利用心理学效应打通创作五感,建立与读者间的深度链接与共鸣,并进一步梳理自己的核心优势,储备知识技能和经验,当技术爆炸机会来临,顺势而生属于自己的产品。同时,对现在市场上非常火热的听书和拆书,课程中也有创作心法、模板构建和技巧解读,让人受益匪浅。尤其我自己平时也有听书的习惯,可以说对这一类内容有些模糊的认知,也想过自己进行一定的创作,但课程的内容无疑是一种很明确的指引,对产品的切入点,模式,常见误区等都有清晰深入的讲解,在听完课后再去听一些平台作品,便感觉透过表层看到了其中的骨架设计。忽的有了一种从“外行看热闹”变成“内行看门道”的感觉,

【极致的简洁源于隐藏的精密】

       读、写、说是三把利剑,读书人的最高境界是三剑合一而浑然天成,最后呈现出的简洁信息背后隐藏着对海量内容的选择、解读和精密的整合、叠加。课程的最后还提供了一些书单课、知识产品、以及线上线下读书会的实操案例分享,从想法的提出,到实际流程策划,到商务对接一一细细道来。在这样的过程中,这些项目的主创们锻炼了各项能力,拓展了人脉圈,打造了个人IP,还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收益。更重要的是,他们在一开始并不是什么大咖,而是跟我们一样的往期学员,他们的努力和勇气让我赞赏和钦佩,他们的成绩更让我觉得自己也有着无穷可能性。而在最后一节课中,小冰老师也将“柔与韧”读书会从0到1的全过程展现出来,正如读书会的slogan所写,“书山有路,柔韧前行”,所有的初心,所有的征途,所有的获得,都源自“柔韧”二字,听来充满了力量与感动。 回头望去,30天转眼即逝,对报过许多平台各种课程好几个训练营的我来说,这是让我感受最深,受益最多,收获最大的一个,最初的新奇带来的是满满的惊喜。感谢小冰老师,感谢训练营的小伙伴们30天内的鼓励与陪伴,也感谢认真听课积极思考打卡的自己,我想接下来我要做的就是再去回顾课程,坚持日常积累,多多链接同侪,持续自我赋权,在合适的机会勇于迈出去,让梦想照进现实。

       心之所向,无远弗届,一起勇猛精进吧!

       仅以本文记录帅小冰读书变现训练营8期2班33-Shine的成长之旅。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之所向,无远弗届 ——帅小冰老师训练营大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