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生活里有几分确定?

315刚刚过去,新闻事件被曝光了不少,昨晚睡前还看了一条新闻,大致内容就是说超市里卖的星巴克速溶咖啡都是产自广州的,而真正的星巴克免煮速溶咖啡并未曾在国内委托生产厂家,相信大家一定也看过这则新闻了吧。

打假的行为其实本质是让我们拨开表象去探索真相,然而生活的虚假实在太过火,单单靠我们在新闻中获取的信息,实在是不足以说明这些社会现象有多令人无奈。

在我看来,新闻事件只是这一刻被我们挖掘出来了,但事实上,事件本身已经持续多久,或为何会演变成我们看到的样子,才是我们应该去观察的本质。

事件如果是人人公认(而非默认)的事实,那么就代表这件事是我们确定的,就不需要去发问。而一旦产生疑问,那便是不确定。

回想一下在我们生活的场景下,确定的事情多,还是不确定的多呢?我们下面看一下面这几个问题

● 你的老板是否很重用你?

● 你的社会责任感是否很重?

● 你对工作是否尽职尽责?

● 你很在意家庭关系是否和谐?

其实这并非是什么测试,只是大部分人在看到这些问题时,没有办法马上给出“确定”的答案,而是会有几秒钟的迟疑。这份迟疑恰好证实了我们对自己生活的不确定。

对待自己、对待外界、对待种种关系,我们大多都是不太确定的态度。靠猜测去揣摩别人的内心,然而越是不确定,越无法确定猜测的准确性,这是值得深思的。

有一种场景,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就是我们在逛超市的时候时常会看到有一些人买菜的时候会挑挑拣拣,有些阿姨买包菜的时候,甚至会把外面几层打蔫的叶子全部撕掉后,再装袋。比如今天早上,我大概7点钟去的超市,这个时间在超市也几乎只能看到叔叔阿姨们的身影。所以无需刻意观察,便能看到这些场景。

超市总是会有一部分打好价签的“精品菜”,剩下的散装,便是所谓的可以被任意挑选的菜品。至少在我的认知里,就算连续3——5天每天都去逛一下,也基本都能看到同样的购买方式。那么如果菜品都是完好无损的,叔叔阿姨会不会还出现这种行为呢?

大概在他们的认知观念里,菜都是一样的菜,但所谓的精品菜都是零散包装里挑出来的精品,再打包好,那么他们常常买的那堆蔬菜就变成了品相不太好的菜,不让挑,让他们心里怎么能平衡呢?

“明明是有好有坏,结果好的就成了精品,想买个品相一般的,还得挑,不挤在人堆里先下手为强,晚点就被别人挑没了。”

这就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人心里的不平衡,他们质疑的、无奈的是超市的做法。我不否定超市的做法(毕竟商品在运输过程中,想要完全没有任何损耗,实在是不太现实),只是单说,在买菜这件不大不小的事上,人们只信自己,只相信自己在散台上跟一群人挤在一起挑到的菜,是性价比最高的。挑完这样去挑另一样,他们在这件事上尝到了“更胜一筹”的甜头。似乎在挑挑拣拣的过程中,总是能靠经验让他们挑到那颗“更加”完美的菜。尽管过程有点累,可最终还是会以“胜利者”的姿态,回到家卸下这些战利品,然后对家人说“闺女,你看我今儿买的菜多新鲜。”这其实是一种想要获得肯定的状态。

如同我们工作一样,为什么很多人汇报的时候抓不住重点,他们自己不知道要汇报的内容应该是哪些吗?不是的,是因为汇报的时候要考虑到自己在工作时遇到了哪些困难、解决了哪些困难、中间牵扯了哪些干扰的人物关系、哪些能说哪些不能、应该顺带说点什么既能无伤大雅,又能得到领导的肯定。

哪个领导不是从员工过来的,这些心态他们不清楚吗?可明知道是这样,每次汇报的时候,也还是会牵扯出一部分没有太大用的事件,最后只会被领导打断“行了,我知道了,你去忙吧”。我们再看买菜那个例子,事实到底是怎样的?他们最终买回家的菜真的是最好的吗?而是自己心里认为的“最好的”那一颗。

“假象是不符合事物本质的表面现象,也作“假相”。也可以说是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肉眼看到或幻想到的。在哲学范围内,假象是客观的,也是本质的否定表象,与之对应的是错觉,错觉是主观的,也是所谓的幻象,实践检验真理。”(摘自百度)

主观意愿占据了心智,而客观事实却被人忽略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的生活里有几分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