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的我,再也不会为明天又要上班而焦虑了!

周日的你,会为了明天要上班了而焦虑不已嘛?

曾记得,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头两年,我每到周日下午或者晚上时候,就会莫名低迷、焦虑,以及烦躁不安。

因为明天周一,又要上班了。

但我却感觉双休什么也没干,就这样过去了,休息两天感觉更累了。

后来我发现很多同事都是这样的,甚至工作了5年以上的都还有此同感,继而他们的焦虑程度比我更甚之。

对于工作时间较短的人而言,这倒也正常。毕竟与学校的自由,散漫,轻松形成了鲜明对比。

处理私人事情需要提前请假报备,不能随意安排,遇到不好说话的领导得斗智斗勇;需要遵照企业相关制度打卡、规律上下班,迟到早退就要扣钱;月度、季度、年度考核压的人喘不过气,还要应付领导的随时差遣……

这样的日子当然难过,与此相比,学校简直就是天堂。以至于我有很多同事、同学工作两年后,纷纷选择回去读研、读博。

说到自由,确实是学生时期相对更自由,幸福感最强。

工作的最初一段时间,我还会偶尔请请假,感冒了一定会去医院。后来发现,请假也不过是换了个地方工作,活还是在那,等着假期结束回来继续干,累加更忙、更累。

为了平均每天的工作量,不让某段时间被疯狂加班,我便也学乖了,尽量不请假,有事安排到休息日解决。

但工作多年后,我突然发现,休息日比工作日更加颓废。

不上班便无所事事,也很少出门,浑浑噩噩,就这样度过了两天,一点收获都没有。

有时候,周五会立志,双休也要早起,要看看书,充充电,学习新知识。

但每次一到行动时候,就被抛诸脑后,拿起手机便停不下来,没有外界压力就起不来。

身体长时间不活动,感觉不舒爽,消化能力都在跟着下降。

整个人颓废而又萎靡。

至少在工作日时候,身体得到了一定活动,脑子在运转,是在更加积极的活着。

当内在动力不足,或者自律不够时,外律就显得尤为重要。

工作日渐渐成为我最大的外律,工作成为我像人一样活着最好的见证与动力,使我找到了存在的意义。

朝着这个角度想想,我现在反而在每个周日,都很期待周一的到来,一扫双休的颓废之气。

或许,工作对于我们而言,存在比挣钱的意义更加重要。

祝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周日的我,再也不会为明天又要上班而焦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