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亲子电影 | 《跑吧孩子》没有鞋的孩子才懂得奔跑,但努力跑起来就足够了吗?

从未想过,一双鞋子会有如此辛酸的故事。

《跑吧孩子》翻拍自伊朗电影《小鞋子》,是首部获得国际大奖的新加坡影片.其中,里面饰演妹妹的演员郑智允,还得到了金马奖最佳新演员奖。

虽然我没有看过原版电影,但这部带有浓厚政治化色彩的新加坡版本,已经足够让我感动。影片歌词中唱到:“我们什么都没有,也没有轻易的低头。我们什么都没有,也没有放弃的念头。不管路要怎么走,不管是谁牵着谁的手,只要我们的心紧紧相扣,我们就什么都拥有。”

在影片自然、朴实且略显粗糙和做作的镜头中,我们很容易就让自己沉浸其中,围绕一双丢失的鞋子,以一个孩子的视角,体会兄妹情深和纯真友谊,加之理解影片中新加坡特殊时代的历史背景,就显得格外真挚朴实和令人感动。

片中小男孩最后的一句话令人深思:没有鞋子的时候,我们知道问题出在哪里。现在有了鞋子以后,我们还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吗?

《跑吧孩子》的故事发生在1965年的新加坡,是一个离我都很遥远的年代。1965年,正是新加坡政府独立前后,局势动荡不安,这个特殊的历史背景,更为影片的展开铺垫了浓郁的时代政治色彩。

影片讲述的是一对贫穷兄妹的故事。

哥哥带着妹妹唯一一双可以穿去学校的鞋子去集市上修补,却不慎弄丢了鞋子,又不敢让父母知道。为了找回鞋子,兄妹俩想尽各种办法:

妹妹先穿着哥哥的大鞋子上学,放学后,又快速跑回来把鞋子换给哥哥,哥哥再飞奔去学校上学,因为经常迟到,哥哥差点被学校开除;

为了帮妹妹争取一双鞋子,哥哥不惜牺牲自己所有的课外时间,帮助比他高一年级的鞋长老板儿子写作业;

为了给妹妹赢得一双新鞋子,哥哥穿着被两人穿破的球鞋,参加全国小学生越野赛跑,赢得了比赛却和奖品鞋子失之交臂;

影片的最后,兄妹俩最终收获了友谊,还收到了两双崭新的球鞋。

整个影片画面的风格自然纯朴,很贴近生活,让我想到了自己的童年,虽然没有这么辛苦,但孩子们的心态和状态与自己当时是一模一样,很真切。

说说这部片子给我的感觉。

温暖、真实、自然、质朴是这部新加坡电影的底色。从孩子的视角讲述了关于鞋子的故事,让我时不时地仿佛看见小时候的自己。就是每个人童年时代都会遇到的那种“不能让爸爸妈妈知道”的问题

从头到尾,两个孩子并没有表现的像是一对贫民窟兄妹,来乞讨观众的同情,相反,为了那双被哥哥弄丢的鞋子,孩子们能够做的努力他们都去做了,从头到尾,一直在努力

哥哥希望妹妹能够快乐些再快乐些,哥哥对妹妹悉心和细心的爱,对父母的理解,对家庭承担的责任,已经是现在一般家庭已经缺失的感受。而妹妹安静坚定的眼神也体现出了她那种与年龄不相衬的懂事。兄妹间默契而温暖的感情,在平淡的生活中总是被人忽视,在艰难的时光中却是显得这么珍贵。

影片最后上演了一部黑色幽默,全国小学生越野跑比赛,季军的奖品是一双运动鞋,为了给妹妹赢得一双新鞋子,哥哥倾尽全力在泥泞的路上奔跑,却一不留神得了第一名,未能如愿得到奖品鞋子。在大家的喝彩声中,哥哥的脸色很悲伤,而让他悲伤的真正原因居然是自己没有得到第三名。

而第三名的获得者却是鞋厂老板的孩子,那个一直想和哥哥来一场真正较量的男孩,当最终输了比赛没有获得他心目中的第一时,他没有接受哥哥的道歉,在哥哥失望的目光下,将比赛获得的新鞋子扔到河里,顺流飘走。

而最后,当兄妹两人依旧为了怎么解决那双鞋的问题而苦恼时,却意外收到鞋厂老板孩子的告别礼物——两双崭新的白球鞋,因为这个孩子马上就要去英国读书了,这份礼物,代表了这个孩子内心深处对这份友情的珍惜。结局皆大欢喜,但我反而觉得,这些孩子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坦承地讲,看完这部电影,我试着和女儿讨论感想,但其实没什么结果。为什么?

因为没有感同身受,她始终带着怜悯关注着这对兄妹,完全置身事外地仿佛在聆听一个别人的故事;

因为在她眼里,关注的不仅仅是这一对努力的兄妹,而是关注到了所有的其它。比如那个有钱的孩子虽然调皮但也是正直善良的,比如孩子们争执和快速和好,比如朋友们的互相帮助,比如学校老师的严厉管教......而这些才是构成她更熟悉的认知的整体。

而在我看来,一万个人有一万个童年,这部电影更像是一部写给成年人的童话。这部影片的导演是谦卑的,是仰视的,让我们透过影片看到了自己,记起遥远的童年时光。同时,更让为人父母的我们有更深度的思考,对孩子的教育,什么是我们应该努力去争取和给予的,什么是我们应该进行正确引导和鼓励的。对这些问题,我想,这部电影给出了一些可以借鉴参考的答案。

没有鞋的孩子才懂得奔跑

看这个电影的时候,女儿实在不理解为什么会有人没有鞋穿,所以,她始终带着一种极度同情的态度看待片中的主人公兄妹,会为他们难过,但不会感同身受

从小到大,女儿一直被各种各样的鞋子包围着,出门的时候,她更习惯是坐在一堆鞋子前面,挑选自己喜欢的那一款。现在社会长大的孩子,似乎从来没缺少过什么东西。

母婴店、母婴代购的生意红红火火,没有买不到,只有想不到。妈妈们相互种草,甚至在孩子们提出需求之前就全部准备好。在普遍的物质层面,现在的孩子根本提不出什么需要,所以自然不知道怎么去争取

片中的哥哥阿坤,因为和妹妹共穿一双鞋,兄妹俩不得不每天在上下学后奔跑着交接鞋子,不然哥哥就会因为迟到而被学校开除,因为日积月累的奔跑,哥哥才能在全国小学生越野跑的比赛中一举夺魁;因为想要用劳动来换取一双妹妹的新鞋,哥哥为比自己高一年级的鞋厂公子写作业,最后在班级考试中排名第一。因为奔跑才能有所收获,而因为没有鞋子,才会一直努力奔跑

勤奋努力是一种美德,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没有鞋的孩子始终是一种被动的奔跑,就像片中的阿坤,并不是为了参加越野跑比赛而练习跑步,并不是为了取得好成绩而提前学习高年级的功课。就连最后兄妹俩得到的梦寐以求的新鞋子,都是鞋厂儿子因为友谊而赠,以至于最后穿上鞋子,哥哥说:“没鞋子的时候,我们知道问题在哪里,现在有了鞋子,我们还能知道问题在哪里么?”

在一段努力奔跑之后,剩下更多的,其实更是一种无奈和迷茫

有目标的孩子或许会跑的更远

对比之下,我更为鞋厂老板的儿子明顺喝彩。

他从小家境优渥,虽然看起来趾高气扬,虽然也会因为贪玩儿而偷懒,也会用新球鞋作为筹码和贫穷的孩子们谈判,但他从来都没有故意嘲笑或者欺负过阿坤。在我看来,除却家庭的背景外,鞋厂老板的儿子明顺未来的道路会更宽广,原因如下:

1. 更重视竞争中的输赢

和阿坤对比,明顺明显更在意竞争中的输赢,无时无刻,都让自己处在一种竞争的状态中

比如踢球,他并没有把足球当做游戏,反而愿意邀请更强的对象一起踢,哪怕他们只是贫民窟的孩子;

在两支球队分开比赛的时候,阿坤一边是为了赢得新球鞋的使用权,明顺一边在意的不是欺凌别人的快感,而是真的看重比赛的输赢;

最后的越野跑中,明顺一样被选拔进了全国比赛,没有依靠家里的背景,在跑步中他一样竭尽全力,最后只以微弱劣势输了比赛,拿了第三名而气愤离去。

2. 更了解商业社会的运行机制

在用新球鞋作为筹码,邀请贫穷孩子们和他们踢比赛,或者是帮助他们写作业的过程中,明顺始终没有那种趾高气昂的玩弄心,相反,我看到的是他所擅长的对商业逻辑的理解。

他很清楚自己拥有的资源,也很清楚别人真正的需要,他明白这样的交换是双赢的。即使在被校长两次打了屁股,他还是坚持和阿坤小黑有板有眼地谈判,反而在谈判中获取了更大的收益,丝毫没有委曲求全,相反的是,阿坤为了得到那双鞋子,一再地放弃底线。

3. 依旧心怀善良和富有人性

明顺在片中展现出来的清高不是有意为之,而是他根本没有缺少过鞋子,和女儿一样,他根本理解不了一个可怜的家庭的孩子会为一双鞋子做出多大的努力。

片中的明顺并不是自我感觉良好的纨绔子弟,妹妹第一次掉到水里的鞋子就是他默默捡起的;在一次和穷人孩子的对垒缓解后,他依然不计前嫌,请他们来一起吃水果大餐,与之产生对比的是,穷人的孩子们反而对被邀请这件事表现出不信任,到了现场发现真的有好吃的时,又开始偷偷摸摸把好吃的藏在衣服里带走。

影片最后,兄妹俩正在河边为没有得到第三名的奖品而发愁,是明顺给他们送来了两双新的鞋子,还承诺以后兄妹俩去自家鞋店买鞋可以享受5折的优惠,在准备离开去英国读书之际,他给了竞争对手最大的尊重,对自己童年的友情有了最好的交代,这难道算不上有情有义,心存善良的典范么。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生活的姿态

除了阿坤兄妹和明顺外,同样是贫穷人家的孩子小黑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小黑是一个自得其乐的小孩,有立场、有能力、有热心肠、不计较。在属于他自己的社会阶级里,他生活的很幸福。

影片中的小黑,沉默却笃定。在他的朋友圈遇到事情的时候,他总会积极主动地询问并表达自己的观点;为了朋友可以按约给高年级的孩子们送作业,他趁校长睡着的时候偷偷替换了阿坤,在校长办公室擦拭工艺品,但他不是一个人傻干,而是组织了一批学生流水线式地高效完成;他热情但从来不会做逾越自己能力以外的事情;在和富家孩子为写作业谈判的时候,他也很自信地提出补充条款,但当朋友为了鞋子接受了不平等约定后,他也并不抱怨,帮助朋友一起完成......

每个人生活都有自己的轨迹和空间,如果努力不能带来更好的改变,那么在自己的位置上,把能做到的事情做到最好也是一种幸福的姿态

社会阶层仍是难以逾越的鸿沟

生活总是要面对现实。再温暖、再励志的场景也要回归到现实的生存法则,片中的最后,一直努力奔跑的兄妹俩终于拿到新球鞋时,反而开始茫然面对以后的路。而鞋厂老板的孩子以感恩的姿态将自己童年的友谊和竞争划上了句点,踏上了去英国的留学之路,人生开启了崭新的篇章。

这让我想起了一部非常用心的英国纪录片《人生七年》,摄制组跟拍了14个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7岁英国儿童,每隔7年记录一次他们的生活,截止到2019年,这些孩子已经到了63岁高龄,曾经的懵懂少年变得垂垂老矣,经历了多半个世纪。

7岁到63岁,一个人的大部分人生,带着他们的阶层底色,都浓缩到了这部纪录片中,非常感人,也非常透彻。这部纪录片最终印证了几个结论:

1.阶级壁垒确实存在,眼界视野决定格局。除了其中的2个孩子外,其余12个孩子都没有离开自己出生时所处在的阶层。虽然偶有例外,但精英阶层和中产阶级出身的孩子们,长大后仍过着和父母别无二致的富裕生活,而出身较差的孩子们只能终日碌碌、止于平庸。

2.教育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精英家庭和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可以持续提升不在于家庭背景本身的依靠,而在于这些家庭能够提供孩子们的高质量的教育水平。精英家庭的孩子们从小就很明确自己会上哪所学校,有规律的作息安排和明确的目标,哪怕不理解其中含义,但会每天阅读《金融时报》《观察家报》,对自己的未来有明确的规划,在学习和接受教育上显得更加努力和紧凑。而来自贫民窟的孩子甚至不知道梦想是什么。对比之下,上层社会的家庭给予了孩子更多的人生引导,父母的眼界、格局、能力和人脉直接影响了孩子们的人生轨迹。虽然金钱帮助这些孩子有更多机会了解大千世界,但父母精神层面的耳濡目染比物质更为深远

3.在教育和阶级以外,通往幸福的关键是性格的本质。在纪录片接近尾声的时候,每个人的人生开始回归更本质的人性,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老人们曾今经历的懵懂、叛逆、桀骜、幸福、快乐全部深深地刻在他们的皱纹里,大多数人都在自己的家庭生活或其他领域找到了真正让自己舒适和开心的事情,我们慢慢开始看清人生中最神秘的东西:“是什么让我成为今天的这个我?”,是性格,是我们自身与生俱来的特质,每个人最后都和最真实的自己握手言和。

这些问题,我想至今不会有定论。

教育孩子其实是一个复杂、漫长且不可预期的事情,和原生家庭背景、家庭教养模式、孩子的个性、孩子对人生的期望、外部教育环境的成熟度,甚至和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等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单纯的鸡血、鼓励、提携从来都不能解决这种多维的复杂难题。

作为家长,我们要一直保持关注和学习,做好我们能够做到的最好的引导和支持,其余的路程,需要靠他们自己完成,而不是一直被动的不停奔跑。

期待每个孩子,都能以梦想为笔,在家庭的关爱、支持和引导下,画出属于自己的最美的风景。

你可能感兴趣的:(【原创】亲子电影 | 《跑吧孩子》没有鞋的孩子才懂得奔跑,但努力跑起来就足够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