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才高八斗的曹植,是靠着写下七步诗才得以续命的吗?还真不是

曹植,三国时期的才子。

他是多有才呢?

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说,“天下的文才共有一石,曹植才高无双,独自占有八斗,我占有一斗。天下其他的人共分另外一斗。”

清代诗人王士禛说,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众所周知,这样举世无双的大才子,生在帝王家。父亲曹操,母亲卞氏;卞氏生有四个儿子,最大的是曹丕,曹植是老三。曹操去世后,曹丕继承了王位。

帝王之家,手足相残、兄弟反目是常事;曹丕对曹植的打压是很正常不过的事情。


曹丕对曹植的迫害最早出现在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世说新语》中,书中记载着魏文帝曹丕妒忌曹植的才学,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诗要以兄弟之情为主题,又不能包含兄弟二字,否则将被处死。曹植在不到七步之内便吟出: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首诗的另一个版本是《三国演义》中的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只是这首诗是曹植“略不思索,即口占一首”,也就是说不需要走七步,曹丕题目刚一出完,曹植站在原地,张口就来。

这个也太厉害了吧!等于是别人一出题目,曹植张嘴就是10万+的爆文。曹植是在显摆他的文采吗?

不是,他是被逼的。

他的亲哥哥曹丕说:“以前父亲夸你文章写得好,我就怀疑是别人替你写的。今天限你七步之内写首诗出来,写得出来,就免你一死。”

看到殿上挂着一幅水墨画,画中两头牛在土墙下相斗,有一头牛掉在井里死了,曹丕说就以这幅画为题,不能有二牛斗墙下,一牛坠井死的字样。

曹植走了七步,吟诗:

“两肉齐道行,头上带凹骨。

相遇块山下,郯起相搪突。

二敌不俱刚,一肉卧土窟。

非是力不如,盛气不泄毕。”

诗写出来了,能免一死了吧?不能!

曹丕又说:“七步成章,我觉得时间有点长。你能应声而作诗吗?”

这是什么魔鬼操作啊?估计曹植是脸上笑嘻嘻,内心mmp:“请出题。”

曹丕说:“我和你是兄弟,你就以兄弟为题,不能有‘兄弟’字样。”

曹植张口就有:“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兄弟之间相煎,本是一件令人悲伤的事情;

加一个“急”字,增添了几许愤怒;

再加一个“太”字,显出了曹植对这种兄弟情深深的绝望。

“相煎何太急”,短短五字,蕴含着又悲又怒又绝望的丰富情感,不得不让闻者伤心、听者落泪,红了眼眶、湿了衣襟。

曹丕听了,居然是“潸然泪下”。

他是被曹植的诗感动?还是再没有什么借口杀曹植?总不能说应声作诗时间还是有点长,能不能我一想,你就能作出诗来?

如果是被曹植的诗感动,按剧情发展,应该是和曹植抱到一起,热泪盈眶地说是当哥哥的错了啊。

没有,没有相拥,没有认错。

曹植得以续命的真正原因是,他母亲卞氏,从殿后出来了,说:“当哥哥的,这样逼弟弟干什么呀?”

试想一下:

如果没有吟牛诗,没有煮豆诗,曹丕要曹植作诗,曹植说老子不会。这时,母亲卞氏,从殿后出来了,说:“当哥哥的,这样逼弟弟干什么呀?”曹丕能不放过曹植?

所以,曹植再有才华,在曹丕眼里也是一个祸害;就算没有一点才华,母亲要救曹植,曹丕也不能不放过他。

你可能感兴趣的:(《三国演义》中,才高八斗的曹植,是靠着写下七步诗才得以续命的吗?还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