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欣
编辑/席婕寒
叔本华说:作品是心灵的精华。
海塞说:没有什么比沉浸在创作的欢乐与激情中挥笔疾书更美,更令人心醉的事了。
说起把小说初稿写完,相信是很多人心中的痛。
你的电脑里,躺着多少小说的开头?
你是否曾有过很多灵感,可提笔写下来,却没有完成过一部小说?
你有没有把小说写到中间,却发现情节卡壳,构思混乱?
据统计,网络文学作者中有70%以上,不能完成自己的小说。
多数人写不完小说,往往是因为这些问题:不会找素材;不会构思;没有大纲;没人催更;没有毅力;剧情设计有缺陷;小说人物不鲜活;不小心踩了发表/出版的红线……
有了这些问题,你的小说接下来该怎么写呢?我们来看看王梅老师在她的文章《人人都能当作家》中描写自己的创作经历,看她是如何在30天内,完成自己第一部长篇小说的:
在鲁迅文学院读书期间,很多出版商来鲁迅文学院约稿。当时我是鲁迅文学院年龄最小的女生。在一次出版商的选题会上,我的小说大纲很幸运地被出版商选中。于是,应出版商之约,我在21岁到22岁那年寒假,开始创作我人生的第一本小说。
我喜欢在写作开始前做足满满的仪式感,我会打扫干净房间;放轻柔舒缓的音乐;准备好自己喜欢的饮料、零食、水果;有时甚至摆好美丽的鲜花。总之,创作环境一定要让自己感觉舒适、温馨。在这样的氛围中创作,感觉写出来的文字也是美好的。
在创作我的第一本长篇小说《青春通行证》时,我给自己规定的字数是每天八千到一万字。因为当时是利用寒假创作,我必须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它。只有以这样的速度,我才有可能在30天内完成一部长篇小说。
我记得很清楚,我的最高记录是其中有一天写了一万六千字左右。但只发生过一次,第二天基本上整个人就累瘫痪了。就像我们做每件事情一样,写作也不可避免的会遭遇瓶颈。我也有写不出来的时候,有时候一天可能最多写三、四千字。
在创作《青春通行证》时,我还曾有过不止一次美妙的“心流”体验。虽然那时的我还没接触过“心流”这个概念。
一天晚上,大约七、八点钟,我照常伏案写作。不知不觉写累了,当时心想大概已过了半个多小时吧?回首看时间,却发现时针已指向午夜十二点。那时的我,全情投入创作的愉悦,竟到了忘我的地步。再回首,已恍然如梦,不知今夕何夕?不知身在何处?
后来看了心理理论之父、积极心理学奠基人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著的一本叫《心流》的书,才知道那恰是一次极其美妙的“心流”体验。那种体验如此美好,以至于至今难忘。
我的长篇小说《青春通行证》,只用了二十天出头,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初稿创作。且和我定的创作目标很接近,平均每天八千到一万字左右。因为偶尔也有不得不忙其他事的时候。
以前我只在杂志上和报纸上发表散文。那是我第一次创作长篇小说,完全不知其中利害。经过那次小说创作才明白,写作不只是脑力劳动,同时还是个体力活儿。
第一本书我是手写的,当时电脑还不普及。写到小说最后几章时,写作到完全忘记一切的我,握笔的几根手指上的皮肤,已不知不觉间全部磨破。许是磨到了神经,一碰就钻心地疼。最后几章的创作,我是用纱布包着手指完成。记得当时吃饭只能用勺子,因为拿筷子几根手指,和握笔的手指是相同的,会痛到握不住,会疼得筷子全掉到地上去。
我的第一部小说大约20万字左右,全部靠手写完成。在写小说的那一个月里,我用坏了好几支笔。
我的第一本小说《青春通行证》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那一年,我24岁。因为《青春通行证》销量很好。后来被中国最好的文艺类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再版。发行量也非常好,曾在北京西单图书大厦、王府井新华书店等等各大书店常年销售。
王梅老师开小说写作课的初衷,就是想影响更多人参与到小说创作中来,帮助更多的人实现“作家梦”。
王梅老师在小说写作方面十分有经验。王梅老师曾就读于号称中国作家黄埔军校的鲁迅文学院。鲁迅文学院人才辈出:莫言、毕淑敏、严歌苓、余华、王安忆等都曾在鲁迅文学院学习文学创作。
在求学期间,王梅老师仅仅用一个寒假,就完成了她人生中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青春通行证》。然后又陆续出版了《阳光女孩》、《玫瑰玫瑰我爱你》、《男生女生》、《中戏女生》、《相约梦季》等7部长篇小说。
在小说写作课上,王梅老师会讲到多个实用创作主题。其中包括:
每一期的“30天写小说挑战营”共包含两个月的时间,第一个30天安排学员学习小说创作理论知识,第二个30天安排学员创作小说和老师的小说点评课,在这整整两个月的时间中进行陪伴式创作:课后答疑,阶段催更,每周比拼创作进度等等,帮助你顺利完成小说,大幅度提高你小说创作的成功率!
创作完成后,有出路!你的小说完成并过稿后,我们将推荐你的小说发表至付费电子书平台,直接写作变现!
下面是部分往期学员的学习成果!
欢迎你来参加我们的30天写小说挑战营!
联系我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