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孝逆子”留下70多岁父亲一个人,在家浇地,给小麦施肥!

说话间到了二月二,这也是龙抬头的日子。农村俗语这也是春耕时分,是小麦返青期的时间。每年这个季节,老家地里的小麦都该返青浇水施肥。本来今年的小麦很差,几乎看不到苗,老爸是不打算浇水施肥了。

谁知邻居今天早早的把水管子给架好了,不得不去地里面看看。因为一个生产队里,有2-3口机井,是专门防止抗旱用的。按说这个时间小麦浇水是排灌站里来水,因为每年的水费都交过了。但是,最近排灌站在整修,只能用机井抽水浇小麦。

以前家里的地都是我们姐弟几个忙,现在都不在家,都忙着上班,我这边还有小生意离不开。刚打了电话,问过父亲,今天他要一个人浇小麦。完成十多亩地小麦的灌溉和施肥,尽管有水管在地里来回倒腾,还有施肥的小型机器,但还是要人工去动手做的。

都说七十古来稀,想想父亲已经七十多了,我无法想象他如何完成如此繁重的体力活。母亲的身体一直都不好,只能给老爸打打下手。就是目前家里种的地,也是有二伯和小叔的地,他们两家这几年都不种了。

二伯家是因为孩子考上大学,在大城市里买房工作,基本上就算是定居在外面了。小叔家是因为他的身体不好,孩子也都在外面工作。家里没人种地,全给我父亲种。我父亲也种不动,就叫我姐姐过去。

像我们几家的情况不是个例,而是普遍现象。不是不种,是没人在家种地。就算是有人在家种地,没有生意支撑,很难维持生计,更别说过上小康生活。村里几乎一半的家庭都买私家车,几乎三分之二的年轻人都在外面工作生活。

留在家里种地的就是50岁以上的老人,60岁70岁的最多。我的家乡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按照老祖先的传统,这样的老人应该安享晚年,我们这些年轻人应该尽孝尽善。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我很惭愧,老父亲70多岁了还在地里忙活。

百善孝为先,如此说来,我应该是不孝之子。做生意是维持家庭生活,而我们这些年轻人都在忙于挣钱,却忽略了家里的老人还在田间地头,还在农业生产的第一线。难道这不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吗?

就在前几年,我就提议我们家也不要种地了。家里的地包给人家种吧,不是不想种,是没人种,老年人种不动,年轻人不会种。村里的土地当初分地的时候,说三年一小动,五年一大动。因为每年都有去世的老人,也有新生儿,更有出嫁的女孩。

村里每年人口都在变动,土地自然需要隔几年要调整一下。但是如今三十多年了,都没动过一次。就在这些没调整过的土地上,种了一辈子地的农民,比如我的老父亲,已经在种不动的情况下还在维持。直到真的不能动为止,难道到了那时才是他们“安享晚年”的时候吗?

我提议家里不种地,父亲也是坚决反对。一辈子农民,不种地不像话,就算死也要累死在田间地头上。看着满头白发的父亲,走路已经蹒跚甚至东倒西歪的背影,让我的心被刀很扎了一样。我在思考,村里的土地虽然几十年不动,今年小麦已经是父亲一个人在忙活。

那明年呢,后年甚至大后年,父亲倒下了,谁来种地?这是不是我们年轻人应该思考的问题呢?还是我们新上任的书记应该规划的方向呢?今年的两会,总理强调了那么多的三农惠民政策,农民得到了实惠,新农村建设需要强心剂,需要新动力,需要新方式!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孝逆子”留下70多岁父亲一个人,在家浇地,给小麦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