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贵州赤水城区那些消失了的河流,追忆童年的记忆

赤水市文华街道双龙社区河滨西路上的双龙桥

现在的赤水市城区已经比过去大了数倍,最早的赤水城(留元坝)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相继为仁怀县、仁怀直隶厅、赤水厅治所。民国初年,改赤水厅为赤水县,这里又是县城。公元1990年,赤水成为贵州第一个不是地州所在地的县级城市,市中、文华、金华三个街道办事处就构成了赤水的市区。我们漫步在赤水城区会发现有些地名很奇怪,如大溪口、鲢鱼溪、头桥、双龙桥等这些跟河流密切相关的地名,却又看不到任何河道痕迹。今天我们就与各位,寻觅赤水城区消失的河流,从城市变迁中找回属于赤水的城市记忆。

因河上的桥而命名的村庄和社区

文华双龙河上的双龙桥

在赤水市文华街道办事处有一座村庄,是以赤水河畔的一条小河沟上的桥——双龙桥来命名的,叫做双龙村。这座桥位于双龙河汇赤水河处,建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原名长春桥,为三跨石墩石梁平桥,桥墩迎水面做分水尖,上有圆雕石龙各一,迎水昂首。双龙桥从修建起至今的一百多年来,方便了小河两岸的人们出行。直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赤叙路(贵州赤水市到四川叙永县)修建才废弃。“在双龙桥上玩耍”也是不少赤水市文华片区的人们儿时最快乐的记忆。

现在赤水文华双龙桥附近的城市面貌

随着赤水市河滨西路和红军大道的城市建设发展,双龙河几乎全流域河段被都盖上了水泥盖板,只有在汇入赤水河河口处的不到十米河段还保留着原河道的面貌。双龙河所在的双龙村也由“村”变为了“社区”。

因小河沟而得名的贵州最大码头

贵州赤水鲢鱼溪港
上世纪的鲢鱼溪沙湾村梯田风光

在贵州赤水河最末端,川黔交界处附近有一条小河沟——鲢鱼溪。它位于赤水市金华街道办事处沙湾村,附近有一座以其命名的贵州省最大码头鲢鱼溪港。这一带在上个世纪曾经是化工、造纸等大型国有企业集中区,鲢鱼溪码头年货物吞吐量曾经达百万吨以上。

鲢鱼溪流域的沙湾村曾经梯田层层,河口段也曾是这带许多企业职工和周围村民钓鱼、捉鱼的场所。只是到了新世纪,该流域被划为竹浆纸工业园区后,中下游河段很大一部分都盖上了水泥盖板成为了工厂。至此鲢鱼溪里众人钓鱼、捕鱼的热闹场景也就彻底不复存在了。

城市道路底下的河沟

赤水金华街道银杏路(水泥路底下的油草沟)
上世纪90年代油草沟稻花香两岸的风光

赤水市金华街道的银杏路地段很平,是赤水城区少有的大块平地之一。这里以前是油草沟的下游河段地域,曾经是稻花香两岸的水田群。在计划经济年代里,这带厂矿的职工就是穿越这片曾经的稻田,走过油草沟上的石桥,来到东皇坡脚下的粮店凭票证购买粮油。那时的油草沟是富足的象征,除了高产的良田外,就是河沟里生长着不少鱼虾、螃蟹和贝壳。那个年代,不深的油草沟曾经是这带不少孩子们玩水的乐园。新世纪以后,油草沟下游河段加上了水泥盖成为了宽阔的马路,两岸的稻田区也逐渐变为了现今车水马龙的金华街道。

在赤水的市中街道还有两条更短小的河沟,它们简直是全部消失,只留下了地名。“大溪口”、“头桥“正是说明了这里以前曾经存在的小河沟。现在这两条小河沟已经彻底的掩埋在了钢筋水泥的城市之下,成为了城市地底复杂的雨污水道系统的一部分。

追忆赤水城区逝去的河流

赤水市城区曾经的水系图

赤水市城区曾经有六条赤水河的支流河沟,它们分别是严家河、鲢鱼溪、油草沟、大溪口沟、头桥沟、双龙沟。现目前除了最大的支流严家河保存完好外,鲢鱼溪和油草沟的下游河段,以及大溪口沟、头桥沟、双龙沟的整条河沟都已经“加盖”消失。

赤水城区严家河风光

赤水市城区有些河流已经消失,成为了一个地名,或许未来连地名都将不复在。现在我们只能在日渐模糊的回忆中去回望当年尚有的烟波,这些围绕着我们的故园逶逦而过的河流。很多年后,当我们向小孩子们说起:“不久以前,在我们家乡的这里曾经有这样一条小河流,河里有很多漂亮的石头,各种小鱼,我们可以在里面游泳、捉鱼、摸田螺,可以在河岸扑蝴蝶、采野花。孩子我不是在讲童话。我讲的是曾经存在过的美丽,永远不会再重现的关于一条小河流的美丽……”

这些河流虽然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消失了,但它们却永远留在了我们的记忆里,因为那里有我们童年最美好的记忆,它将陪伴着我们一生一世。

你可能感兴趣的:(寻找贵州赤水城区那些消失了的河流,追忆童年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