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连接:**知道对端的 IP 和端口号就直接进行传输,不需要建立连接;
不可靠:没有任何安全机制,发送端发送数据报以后,如果因为网络故障该段无法发到对方, UDP 协议层也不会给应用层返回任何错误信息;
**面向数据报:**应用层交给 UDP 多长的报文, UDP 原样发送,既不会拆分,也不会合并;
**缓冲区:**UDP 只有接收缓冲区,没有发送缓冲区:
UDP没有真正意义上的 发送缓冲区。发送的数据会直接交给内核,由内核将数据传给网络层协议进行后续的传输动作;
UDP具有接收缓冲区,但是这个接收缓冲区不能保证收到的UDP报的顺序和发送UDP报的顺序一致;如果缓冲区满了,再到达的UDP数据就会被丢弃;
**大小受限:**UDP 协议首部中有一个 16 位的最大长度。也就是说一个 UDP 能传输的数据最大长度是 64K (包含 UDP 首部)。
局域网内:以太网链路模式
广域网内:FR、PPP、HDLC
48位二进制组成;写法:减号分十六进制 eg:FF-FF-FF-FF-FF-FF;
组成:前24位+后24位==厂商ID+产品ID
全球唯一
安全问题:MAC地址欺骗
广播:一对多
以太网协议
介质:
双工模式——一条物理线路连接的设备双工模式必须相同
3 **目标/终点不可达:无法交付。**当路由器或主机不能交付数据报时就向源点发送终点不可达报文。
4 源点抑制 已弃用
5 重定向/改变路由:更好路由。路由器把改变路由报文发送给主机,让主机知道下次应将数据报发送给另外的路由器(可通过更好的路由)。
11 超时:TTL=0。当路由器收到生存时间TTL=0的数据报时,除丢弃数据包外,还要向源点发送时间超过报文。当终点在预先规定的时间内不能收到一个数据报的全部数据报片时,就把已收到的数据报片都丢弃,并向源点发送时间超过报文。
12 参数问题:首部字段有问题。当路由器或目的主机收到的数据报的首部中有的字段的值不正确时,就丢弃该数据报,并向源点发送参数问题报文。
不发送ICMP差错报文的情况
对ICMP差错报告报文不再发送ICMP差错报告报文(否则可能死循环)
对第一个分片的数据报片的所有后续数据报片都不发送ICMP差错报告报文。
目的地址是多/广播地址的数据报都不发送ICMP差错报告报文。
作为链路层广播的数据报都不发送ICMP差错报告报文。
对具有特殊地址(如127.0.0.0或0.0.0.0)的数据报不发送ICMP差错报告报文。
华为设备上安装的操作系统(安装在硬件设备上的第一层软件)–华为内置系统
命令字 关键字 参数
视图等级(由低到高):
用户视图(只能查看)—
系统(全局、配置)视图—[HCIA]
system-view #进入全局视图
Enter system view, return user view with Ctrl+Z.
[Huawei]
其他视图 — eg:[HCIA-GigabitEthernet0/0/0]
华为允许在高一级视图配置低视图命令
<Huawei>system-view //从用户视图进入系统视图
[Huawei]sysname R1 //更改主机名
[Huawei]clock datetime 00:30:11 2020-01-01 //更改主机时间
[Huawei]clock timezone BJ add 08:00:00 //更改时区
[Huawei]display ? //查看?命令
[Huawei]display version //查看版本信息
[Huawei]quit //退回上一视图
[Huawei]reboot //重启设备
[Huawei]save //保存配置
[R1]int GigabitEthernet 0/0/0 #进入接口视图
[R1-GigabitEthernet0/0/0]ip address 192.168.1.254 24 #配置IP地址
[R1]display ip interface brief #查看接口IP地址简略信息
本质上都是通过IP地址来访问
基于TCP的协议—>端口号23(TCP)
[r2]telnet sever enable #启动telnet服务,华为设备默认已开启
[r2]user-interface vty 0 4 #进入用户接口空间,用于限制同时登陆的用户数量(vty 0 4:0、1、2、3、4)
[r2-ui-vty0-4]authentication-mode aaa #关联aaa空间,更改接口空间的认证模式为aaa
[r2]aaa #aaa配置视图,密码空间---用来存储用户名和密码
[r2-aaa]local-user xatu password cipher 123456 #创建一个用户,并且赋予这个用户密码(cipher 以本地密文的形式存储)
[r2-aaa]local-user xatu service-type telnet #让本地创建的用户关联某种服务 -----这里只关联telent ,一个用户可以关联多个服务。
[r2-aaa]local-user xatu privilege level ?
INTEGER<0-15> Level value #配置登录用户名的权限----数值越大权限越
客户端首次获取IP地址:
0.0.0.0 ---- 用来填充 表示当前设备没有IP地址
255.255.255.255 ---- 广播地址
ffff-ffff-ffff-ffff ---- 广播mac地址
客户端再次获取IP地址的情况
eg:电脑关机后,IP地址被释放;开机后 再次获取IP
电脑具备记忆、存储功能;再次获取IP地址时,已有服务端基本信息
DHCP协议设置了三个定时器。分别来控制租期更新,租期重绑定和租期失效时间
华为----租期时间为24小时 windows- - -7天
租期更新计时器 T1 — 租期50%
租期重绑定计时器 T2 — 租期87.5%
租期失效计时器
租期失效两种可能
PC主动放弃分配的IP地址,发送DHCP release
服务端拒绝分配该IP给你,发送DHCP release
所有可分配IP地址的集合
华为设备,有两种
全局地址池:在设备的任何一个接口上均可以使用
接口地址池
第1步 - - 给路由器接口配置IP(网关):
[R1]int GigabitEthernet 0/0/0
[R1-GigabitEthernet0/0/0]ip address 192.168.1.254 24
[R1-GigabitEthernet0/0/0]int g0/0/1
[R1-GigabitEthernet0/0/1]ip add 192.168.2.254 24
[R1]sysname DHCP
第2步 - - 在路由器(服务端)开启DHCP服务
[DHCP]dhcp enable #开启DHCP服务
[DHCP]ip pool 1 #创建地址池(命名:1-64的字节)
[DHCP-ip-pool-1]network 192.168.1.0 mask 24 #宣告可以下发的网段
[DHCP-ip-pool-1]gateway-list 192.168.1.254 #告知下发的网关地址
[DHCP-ip-pool-1]dns-list 8.8.8.8 #告知下发的dns服务器的IP 公有:8.8.8.8/114.114.114.114(有主、备 可写2个)
[DHCP-GigabitEthernet0/0/0]dhcp select global #接口激活DHCP服务
[DHCP]ip pool 2
Info: It's successful to create an IP address pool.
[DHCP-ip-pool-2]network 192.168.2.0 mask 24 #宣告可以下发的网段
[DHCP-ip-pool-2]gateway-list 192.168.2.254 #下发的网关地址
[DHCP-ip-pool-2]dns-list 114.114.114.114 #下发的dns服务器的IP
[DHCP-GigabitEthernet0/0/1]dhcp select global #接口激活DHCP服务
第3步 - - PC端应用DHCP
**第4步 - -PC端获取地址 测试 ping **
背景:在大型的网络中,可能会存在多个网段。DHCP客户端通过广播方式获得DHCP服务器的响应后得到IP地址,但广播报文不能跨越网段。所以,当DHCP客户端和服务器在不同的网段内时(即被路由器分割开来),客户端就需要通过DHCP中继向服务器申请IP地址,它承担不同网段间的DHCP客户端和服务器的通信任务。
作用:DHCP中继的使用使得一个DHCP服务器同时为多个网段服务成为可能,配置DHCP中继的网络设备可以在不同网段上从DHCP总服务器获取IP地址分配给下面的各主机,路由器或者三层交换机都可以充当DHCP中继(如果本地网络存在DHCP服务器,则可以直接进行DHCP配置,不需要DHCP中继)。
工作过程
1、发现阶段 DHCP DISCOVER
也就是DHCP客户端通过DHCP DISCOVER广播报文寻找DHCP服务器,DHCP DISCOVER广播报文内部有客户端的mac地址、请求参数列表等信息。DHCP中继收到客户端的请求信息后会以单播的形式向真正的DHCP服务器进行(单播DHCP DISCOVER)转发。
2、提供阶段 DHCP OFFER
DHCP服务器收到DHCP discover报文后就根据网关地址挑选和网关同一网段的地址池中闲置IP进行(单播DHCP OFFER)分配提供给DHCP中继,中继再转发给请求客户端。
3.选择阶段 DHCP REQUEST
客户端可能会收到一个或者多个offer报文,然后客户端会选择最先到达的offer报文进行使用,然后再往外发送一个广播包,昭告天下,我有IP地址,其他的服务器就不需要再给我发送了。DHCP 中继收到DHCP 请求客户端的广播DHCP REQUEST之后以单播DHCP REQUEST形式对真正DHCP 服务器进行转发。
4、确认阶段 DHCP ACK
服务器收到DHCP中继转发而来的客户端昭告天下的报文后,就会发送ACK单播报文给DHCP中继,用来确认(签合同),DHCP中继以单播形式将内容转发给请求客户端。
严格根据路由表中的路由信息转发数据;若路由表中有相应的记录则无条件按照路由表中的记录进行转发;若路由表没有相关信息的记录,则直接丢弃。
**①Destination/Mask *表示目标IP地址所处的网段和网络掩码。
②协议:标明该路由条目是通过什么协议实现的。
③Pre-优先级:用来反映路由信息来源的优先级。优先级的缺省值越小优先级越高。
④Cost-开销:路由器为数据包选择最佳转化路径,最佳转发路径就是开销小的路径。
**⑤Flags-标记:**R表示该路由是迭代路由,D表示该路由下发到FIB表。
协议:直连、静态、动态
1.直连路由:设配自动发现的路由信息,即路由器能够自动发现去往与自己接口直接相连的路由。其Protocol属性为Direct,Cost值总是为0。
2.静态路由:在路由器上人工配置的路由信息,单向。
3.动态路由:**路由器使用动态路由协议(RIP、 OSPF) 而获得路由信息。(由运行同一种路由协议的路由器通过沟通协商最终计算得出路由信息)**动态路由适合规模较大的网络,能够针对网络的变化自动选择最佳路径。
目标/掩码、下一跳、出接口———可以标志一个路由项
协议(类型)、优先级、开销值(度量值)---->路由项的三个要
**源IP:192.168.1.1 目的IP:192.168.2.1 **
源MAC:A 目的MAC:B
假设目的IP为X,某一个路由项为Z/Y(目的/掩码),让X与Y做“与”运算,得出结果为Z时,匹配上该路由条目,根据该路由条目的出接口以及下一跳进行数据转发。
路由器对路由条目的匹配是逐条进行的,需要把整张路由表匹配完全。
当匹配到多条路由条目时,“最长掩码匹配规则”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PgmRA1Xl-1682318587672)(C:\Users\zwx\AppData\Roaming\Typora\typora-user-images\image-20230424135459843.png)]
把开销值相同的路由称为“等价路由”
环回接口:LoopBack—>用于测试,代表一个大的用户网段
[Huawei]interface LoopBack 1 //进入环回接口
[Huawei-LoopBack1]display this //查看当前视图下所做过的配置
[Huawei-LoopBack1]display history-command //查看当前视图下的历史配置,最多显示十条
静态路由配置:
[Huawei]ip route-static 192.168.2.0 24 192.168.12.2 //目标网段、目标网段掩码、下一 跳
[Huawei]ip route-static 192.168.2.0 24 GigabitEthernet 0/0/0 192.168.12.2
想要删除一条配置错误的命令,或者是想要取消的命令,使用undo命令进行操作 如:
undo ip route-static 192.168.2.0 24 192.168.12.2
undo ip pool 1
undo network 192.168.1.0 mask 24
如果接口IP配置错误,则可以使用新的IP直接覆盖之前错误的IP地址 如:
要求配置:192.168.1.1/24
你的错误配置:ip address 192.168.1.2 24
直接使用该命令进行覆盖:ip address 192.168.1.1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