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9年的暑期档,最火的电影无疑是《哪吒之魔童降世》。
这个丑萌丑萌的熊孩子哪吒,制作精细口碑炸裂票房火爆,豆瓣上一条高赞评论这样写到: “邓超拯救不了的暑期档,哪吒可以。”
不光是大众口口相传,连《人民日报》和共青团中央等官媒都发声鼓励,演员姚晨、陈建斌、李晨、梁静、编剧史航、导演陆阳,甚至同档期的电影《银河补习班》导演俞白眉等人,也在电影的点映现场表达了对这部电影的支持。
哪吒的火爆让人想起四年前的另一部现象级国漫《大圣归来》。
导演田晓鹏,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一做就是八年,一扫过去国产动画低幼粗劣的形象,终于创造了当时的票房奇迹。
这几年随着《大圣归来》《白蛇:缘起》《大鱼海棠》的上映,观众对失望已久的国产动画重拾信心,“国漫崛起”的呼声越来越高。
但实际上,对中国动画来说,与其说崛起,不如说王者归来更加合适。
很多人都不知道,曾经有另外一群动画人,早在半个世纪以前,便曾创作出过超级爆款的国漫,至今被奉为经典无法超越。
2
1957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成立,被称为中国“最幸福的一批动画人”也由此诞生。
60年代初的美影厂集中了当时全国最优秀的动画人才,各个方向均人才济济,此外还会请来叶浅予、黄永玉这样的名家前来授课或参与设计。
美影厂第一部蜚声中外的动画是《小蝌蚪找妈妈》,其灵感出自齐白石的名作《蛙声十里出山泉》。
这部独具中国艺术特色的水墨动画惊艳了世界,获得多项国际大奖。80年代宫崎骏访问中国时看到这部短片,目瞪口呆赞不绝口,回国后把特伟导演的作品全部找来看了一遍。
相对稳定的创作环境,没有对市场的刻意迎合,再加上老一辈艺术家的匠心沉淀,当时的美影厂交出了一批质量上乘的动画作品,而其中的巅峰之作,则非《大闹天宫》莫属。
1964年中国西部戈壁滩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而在同一年的上海,长篇动画《大闹天宫》像它的主人公一样也石破天惊的蹦了出来。
这部动画影片融合了木刻、年画、剪纸、雕刻等中国传统艺术, 是对电影艺术的创新和发展,成为中国动画史上的一座丰碑。
1978年,《大闹天宫》在伦敦电影节放映,摘取“最佳影片奖”桂冠。此外还曾向44个国家地区输出放映,在法国巴黎几家影院上映一个月,观众接近10万人次,轰动一时。
这部电影的主创导演,是一位叫万籁鸣的老人。
时代变迁,大师远去,今天的人们已经少有人听过这个名字,但这是个中国动画史绕不过去的名字。
3
万籁鸣,这个被称为中国动画电影奠基者的人,实际上应该算是个清朝人。
1900年,万籁鸣出生在南京一个小商人家庭,那时候距离清朝灭亡还要有十来年的时间。他是家中四子中的长子,与二弟万古蟾是一对双胞胎。
他6岁入私塾开蒙,但厌恶死读古书,鲁迅先生喜欢在课桌上刻字,万籁鸣的爱好则是在课堂偷画老塾师像。
1919年,商务印书馆向全国招聘工作人员,在报纸上登出广告。年纪轻轻的万赖鸣寄画稿自荐,竟被选中,从此成为沪漂,走上专业绘画的道路。
他的画形象灵活生动,富有时代感,令同事刮目相看,美术部主任半开玩笑地尊称他为“籁翁”。
在上海,有一天他去看电影的时候,影院播放了一部有声动画片《威利号汽船》,让20岁的万籁鸣震撼不已,一下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他还专门写信给迪士尼公司请教制作技术,但可想而知没有收到任何回音。
万籁鸣并未气馁,他和三兄弟租了一间7平方米的亭子间,用来做电影实验室。没钱没设备,就从旧货市场淘到一台法国老式木壳摄影机,自己动手改装;编剧、导演、造型、拍摄、冲洗、放映各个工种,全是自己动手。
他们白天上班,夜晚分工作画,就这样制作出了中国第一部动画广告——《舒振东华文打字机》,为国产动画片之雏形。
1940年,迪士尼制作的世界第一部长篇动画电影《白雪公主》在上海上映。一时之间轰动上海滩,票价奇高仍场场爆满,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世界第一部长篇动画《白雪公主》
万籁鸣看到后,暗暗下决心要拍出迪士尼水准的国产动画。恰好此时新华联合影业公司找到了他,希望投资他拍一部中国版的《白雪公主》。
万籁鸣深思熟虑之后,觉得中国传统神话人物中,唯一适合拍成动画的公主就是铁扇公主。
1941年历时18个月后,《铁扇公主》制作完成,它是继迪士尼《白雪公主》、《小人国》、《木偶奇遇记》之后世界上第四部长篇动画片,上映之后立刻引爆了上海滩,为万氏兄弟赢得了极高的评价。
在日本,有一个年轻人看过万籁鸣的《铁扇公主》之后被深深震撼,日后他放弃医生的职业,转行拿起了画笔,立誓要做出一部像《铁扇公主》一样出色的动画片。
30多年后,他的代表作《铁臂阿童木》被引进中国,掀起日漫在中国的流行先声,成为一代中国人的记忆,这个人就是日本动漫大师——手冢治虫。
80年代上海举办国际动漫展,在《铁扇公主》上映40年之后,手冢治虫特地来到中国,拜见了自己仰慕数十年的偶像。
《铁扇公主》成功之后,万籁鸣便生出了制作一部以孙悟空为主角的长篇动画的想法。
他为此花了半年多时间准备器材设备,收集技术资料,招聘创作助手,连孙悟空的人物造型都设计好了。但在抗日战争的动荡时代,这一想法终究没能实现。
因此当1959年,美影厂将制作《大闹天宫》的任务交给万籁鸣时,已年近六旬的他欣喜感慨不已:“喜莫过于夙愿得偿”。
那一代动画人,有着他们难能可贵的专业与专注。
万籁鸣带领团队去天坛临摹大量壁画作为造型设计灵感,去戏剧学院蹲了三个月观察武戏动作设计,还请来著名美术家张光宇设计了多版孙悟空造型。
最终《大闹天宫》全长近两个小时,工作量非常之大,光是手稿就画了7万多张。
孙悟空与哪吒激战中有一个镜头,他从自己颈后拔下三根毫毛,送到嘴边一吹,随即变成三个孙悟空。这样的一个镜头,在屏幕上只有5秒钟,但在图画台本中,要画上一百多张画稿才能实现。
对于影片配乐,万籁鸣专门请了一位京剧乐师,根据情节打锣鼓,动画里人物打斗时,一刀劈下去,他的锣鼓点就要刚好精准无比的“锵”一下。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历经5年的呕心沥血,《大闹天宫》全本完成时,万籁鸣已是将近65岁的老人了。
4
《大闹天宫》《哪吒闹海》《葫芦兄弟》《黑猫警长》一系列经典动画,曾经是几代中国人最珍贵的童年记忆。
那是中国动画的黄金时代。
技术上,他们充分研究吸收中国传统剪纸、皮影、木偶、水墨等基础上推陈出新;题材上,有专门的文学组四处收集民间故事与神话传说,从两方面向世界阐释了“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
1997年11月17日,万籁鸣去世。
他的墓碑设计成一卷展开的电影胶片,上面雕刻着一座云遮雾绕的花果山,从中跃出那个上天入地人见人爱的孙大圣,手搭凉棚,四处眺望。
没有墓志铭,作品就是他最好的墓志铭。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
万籁鸣的去世也似乎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当时间进入21世纪,日本有《名侦探柯南》《火影忍者》《浪客剑心》,美国有迪士尼皮克斯的系列经典。
而反观最近十余年的国产动画,却只看到喜羊羊、熊出没这类低幼动画横行市场,国产动画陷入不思进取怒其不争的境地。
成龙感叹:“我们有功夫,有熊猫,却没有《功夫熊猫》”
中国动画曾经的荣光,老一辈动画人曾经开创的辉煌,似乎已被湮没在历史的故纸堆里,无人问津。
直到2015年《大圣归来》横空出世。
尽管它不是那么完美,有着显而易见的缺憾,众多影迷仍然热泪盈眶“终于回来了。”
《大圣归来》大获成功后,导演田晓鹏在微博上写了一句话“千帆过尽,不忘初心。”
这份初心,原来从未湮灭,它曾经伴随老一辈拓荒者走过筚路蓝缕的开创之路,如今也将鼓舞新一代动画人,推动中国动画走上应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