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变了,我们的课堂准备好了吗?

让我们先来看一道题


图片发自App

当题目问道“为什么仅100多米的皇冠酒店都能和这些世界最高建筑出现在同一张图表”中时,大家可能一下子都蒙住了!细细读来,我们会发现因为这是一本挪威的杂志,这是写给挪威人看的,讲述的是关于挪威建筑和世界的比较。

没错!这不是我们熟悉的读者意识吗?这个在写作教学中的热点竟然也玩起了“跨界”。一道PISA试题,让我们看到了当下命题的方向——综合性!

我们再来看一道题


图片发自App

熟悉吗?这样的题目在当下“名著阅读”的检测题中出现频率超高。然而在2012年,这样的题目是特别的,是令人眼前一亮的!而且,这样的题目首先出现在高考语文中。所以作为老师,我们应该要有有远见,在吃透本市中考题的同时,多接触各级各类考题。毕竟,现在的“独树一帜”可能就是未来的“大势所趋”。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命题研究的方向——前瞻性。

那么,蔡可教授所展示的试题究竟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怎样的启示呢?赶紧往下看吧!

样题一


图片发自App

此题把我给逗乐了!四幅图一出现,还以为是哪张小报呢!想必学生也会很有亲切感吧。

第一小题要求在前三幅图找出错别字并改正,图上既有横幅,又有广告,都是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因此蔡教授称其是“真正结合生活在考”。的确,回想下我们的错别字考查史,从最先脱离文本的词语纠错;到现在回归语境,在句子中找错别字;之后,会不会也如图上一般更加生活化呢?毕竟,这些地方是实实在在在使用文字的。这些错误,我们经常以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走上街头去寻找,这样的“有图有真相”一定会给考生带来更多的真实感,同时也是日常学习的再现。

第二题小题,要求给图四中的店主编一条幽默短信提醒。这就涉及语言的组织了,就像我们当下中考的语用题,而“幽默”二字又对学生的表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在这背后,我们之前要求的“准确、连贯、得体”肯定也一个都不能少!这也提示我,在布置一些语言任务的时候,不一定非得“委婉”或是“有礼貌”。“幽默”的表达更讨孩子喜欢,而且更能区分能力。

最后,还要写对联,同样是语言运用,却让我嗅到了文化的味道,对联本身的文化意味不必多说,上联的“规规矩矩写字”总让我有对“堂堂正正做人”的冲动。这其实就告诉学生,好好写字,不仅可以避免闹笑话,还是一种人生态度。这样无声的浸润,不也正是我们的语文课堂所追求的吗?

样题二


图片发自App

此题我看了都有些心虚。其实看到第一小题时,我还是是很惊喜的——标点!!!相信但凡在文本解读上花过心思的老师,都有那么一两节课是从“标点”切入来架构一节课或是来解决一个核心问题的吧。然而你想过吗?标点在考试中还能这样来出题——不是单纯的使用规范与否,不是单纯地划个句读理顺文章。而是通过不同标点,去深入分析不同的文化思想内核。在题目中,标点的不同直接关系到孔子是否询问马,而这问与不问,直接引出了第二问,“谈谈你对后一种句读的理解”,还得是在“对照孔子仁爱观”的前提下,这就又涉及到文化,要结合对孔子的了解。老实说,我当时脑子也是转了半天,孔子的仁爱貌似是有等级的,那他会爱马吗?

样题三


图片发自App

此题让我觉得似曾相识,最熟悉的就是那丰富的活动,现在很多“生本”课堂不正是由这些学生活动串联起来的吗?之前温教授推荐的的“整本书”阅读课不也是由这样一个又一个的小任务串联起来的吗?此刻我真心觉得,在未来,真的会是“教什么,考什么”,只要你的“教”,跟得上节奏!

样题四


图片发自App

此题让我兴奋得不住点头。蔡教授不愧是个接地气的专家,他刚把这题亮出来,就说这题完全是教师“教的体现”。每个老师在教文言文时,都会带着学生归纳各种词的用法和出处,你看这不就考了吗?这样的考法无疑给老师们了信心——确实,在文言文的学习中,“举一反三”和“归纳整理”是很重要的能力。而这作为试题出现,更是给学生一个明确的提示,让他们进一步引起重视。

样题五


图片发自App



此题给我最直观的感觉就是,这四道题合在一起,就像一堂完整的课。有比较,有品析,有补充资料,有语言综合表达。也再次感慨试题的综合性,不然第四问的推荐信往往会出现在基础部分的最后一题。或许在我们威海中考,这样的形式不会完全复制。但这样的教学设计或是作业布置是我们完全可以模仿的。 尤其是第一小题让学生自选一首诗和上述两首诗形成阅读材料,真是第一次见。看似容易,实则先要有一定的诗词储备,且对这些诗词有一定的理解;然后要自己找出这两首诗的相似点,再从储备的诗词中筛选出合适的;接下来把这首诗默写下来还得小心不能写错字;最后再说明理由。这让我想起部编教材七下的《古诗五首》,其中杜甫的《望岳》和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前后相连,两诗最后登顶的豪情既有相似又有不同,比较来读,自有一番味道。而鲁教版《望岳》是和《春望》选编在一起的,两“望”因杜甫经历不同,情感风格也截然不同。两种组合,各有千秋,可我现在却在想——以后的课堂上,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来组合一下,说不定会有更大的惊喜。

看了这么多样题,我们能明显感觉到,语文试题,真的和教学密切相连,许多考题经过修改转化,就是很好的课堂问题。我们也能明显感觉到,语文试题,真的在变了!且看蔡教授为我们指明试题的变化方向——


图片发自App

而这种改变背后的支撑力量,

就是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

可是,究竟什么是核心素养呢?

蔡教授以历史核心素养为例,说得特别精彩——我们怎样看一个人有没有历史素养,比方说,我跟XX讲,张三是个大坏蛋。如果XX有较好的历史素养,就会问,张三当时的时代背景是怎样的?当时的其他人是怎样的?你是否有证据?你提供给我的证据是否有刻意遮蔽一部分?……

这样的素养最显性的特征就是“追问”,在“追问”的背后是思考与分析,进而不断补充新的知识,引发新的思考。每个学科的核心素养都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由此,我们可以再来重温下语文的核心素养。


图片发自App

既然考试已经改变,教学势必需要改变。我们以考试中“基础知识”和“阅读理解”部分所考查的素养要求来看几个案例——

语文知识怎么处理?


图片发自App

这是一张非常常见的ppt,几乎我们每篇课文都会用到,只不过时出现顺序的差异而已。而蔡教授一句“如果我把ppt关掉,你们能回答出叶圣陶的小说集的名称吗?”全场默然。蔡教授进而说,这样的文学常识和作品是完全脱离的,要掌握唯一的办法就是背诵,而背,恰恰无效而令人厌烦。所以如果蔡教授来上这篇课文,他会在这时候出现两张照片,一张是叶圣陶在伏案写作的照片,一张是叶圣陶在作报告的照片。让学生感受到叶圣陶的多重身份及他忙碌的工作状态,但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依旧坚持一线教学研究,依旧那么一丝不苟,从而引领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因此,在蔡教授看来,文学常识在语文课堂上的价值应该是从文章出发的背景知识,而不是文学史。


图片发自App

关联词应该算是很典型的语文知识了,一般就是把固定搭配罗列出来,然后造句使用。跟上文例题中的标点一样,以往在考试中,它们都是孤立地出现,因而老师就单一操练。可只有当它们出现在句子中、文本中,它们的价值才会显现。所以蔡教授特别强调这类知识的随文教学。

群文阅读如何实现


图片发自App

说起阅读,不可避免地会提到阅读量这个问题。我们看到,新教材的课文总体上字数较以往增加明显,略读、速读的阅读提示一再出现。而现实是,很多孩子阅读现代文的速度都很慢,更别提文言文了。像上面这样接近3万字的文言文阅读任务,恐怕要吓倒一片。可蔡教授说,这就要看老师如何布置阅读任务了——


图片发自App

蔡教授指出,在这样的阅读任务下,教师要教的不再是一字一句的翻译,而是该怎样使用字典,如何编写年表,然后让学生在课外尽情地读。同时,学生在面对大量文字时,也不会太过于纠结个别字词,而会先大体阅读,再仔细研究。而推动学生认真阅读的,就是“你更愿意在谁的门下生活”这个巧妙的问题,其将人物形象分析变成了一种个性化的选择,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

于是,我们看到这样精彩的学生回答——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而在这样的过程中,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收获——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这样的教学,带来的启示也是多方面的——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你以为读3万的文言文就是极限了吗?蔡教授接下来的案例阅读量更大,选文的阅读难度也更大。教师究竟设计了什么问题来引导学生阅读呢?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在这个课例后,蔡教授再次强调了情境和问题对教学的价值——


图片发自App

当我看到那一道道试题并为之惊叹的时候,脑海中还不断浮现出各种自己遇到的或是听到的很棒的试题。我开始幻想,如果这些题目凑到一起,这该是张多么美好的试卷。当然,也许分数并不是那么可爱,因为要写好这样的一张试卷,需要有真正的语文素养。可这不正是每个语文老师都在极力追求的吗?这样的命题无疑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记得有个永远没有答案的争论——语文究竟是应该教什么考什么,还是考什么教什么?不过,在命题逐渐改变的现状下,或许我们的教学也跟着变一变的话,我们就会无限接近教考合一的理想状态,最后,就让我们跟着蔡教授对语文教科书的理解,重新来思考自己的教与学与考吧!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变了,我们的课堂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