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我在怼娃的时候,一如既往的在心里默念着MMP,当时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我像她这么大的时候,我觉得我比她更聪明啊,我当时都不明白的道理凭什么要指望她能明白呢?这好像不太公平,不是吗?
如果你想打开一把锁,那钥匙怎么可能正好就在锁上插着呢?
你想想看,以前你还是个熊孩子的时候,爸妈是不是也天天跟你念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可那有用吗?屁用没有。
为什么?因为你还没有“老大”,所以并不能体验到什么叫“徒伤悲”,甚至连认知都没有,既没有认知也没有体验,所以父母的话就理所当然地成了鸡同鸭讲、对牛弹琴。
许多年后,你成了父母,你依然心急火燎地、不厌其烦地、无可奈何地重复着当年你的父母对你做的一切——啧啧,苍天饶过谁……
这就是天下父母都在琢磨的那个终极问题——到底怎样才能教好一个熊孩子?
反正我琢磨了好些年,各种手段都玩尽了,最终还是只能无奈地回归那最简单粗暴的方式上来,同时也是小时候我妈管教我的方式:法西斯政策。以前主要呈现为“体罚”,即肢体暴力,比如:大嘴巴子、跪搓衣板、黄荆条子等(毫无疑问,我都亲自体验过),现在一般呈现为语言暴力,比如“你这脑子里装的什么东西?”,“你来人间除了将粮食转化为粪便还有别的目的吗?”,“我咋生出你这么个玩意来?”等等。
长期看,暴力显然算不得最佳策略,虽然大多数时候都可以解决问题,但,明显伴随着一些不确定的风险。
到底什么样的方式才是更合适且长期有效的呢?
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如果你总是在孩子身上琢磨,可能永远无解。
我知道这很令人沮丧,甚至有点绝望。别急,至少现在我们知道答案可能不在孩子身上,难道是我们自己的问题?
你有没有意识到这样一个有趣的事——对你的孩子来说,你相当于来自未来的人。
这意味着什么呢?对ta来说,你就是一个已经预知未来的人!
注意,是已经预知,不是可以预知。
来自未来的人可以确切地告诉现在的人,基于现在的选择所带来的未来的结果,从而帮助现在的人做出更加正确的选择。
你现在是不是经常感慨这样一句话:如果十年前我怎么怎么做,今天就怎么怎么样;如果二十年前我怎么怎么做,今天就怎么怎么样。你看,在孩子面前,你确实是已经预知未来了,因为孩子正是那个十年前二十年前的你。
这是不是非常牛逼?
假如,你的孩子可以接受你这个来自未来的人说的道理和建议并执行,那该有多好啊。
于是,你尝试着跟ta讲道理,反复地讲、不厌其烦地讲、手舞足蹈地讲,终于,你认清了一个事实:一切的言传,都是然并卵。
我们常说的“言传身教”,你有没有发现其实这是两个动作:“言传”和“身教”。
请你回忆一下,你对孩子除了“言传”,有过多少“身教”?我猜,要么只有暴力言传,要么甚至连言传都没有几次,至于身教,多半没有记忆。
作为长期主义践行者,对这两个词应该非常敏感,所谓的“言传”就是“教”,而“身教”正是“教练”。老师反复地讲过,教、练、教练是三个全然不同的概念,其难度和重要性从左到右依次递增。教练之所以难,原因在于你得自己先做到,然后才能去教别人,如果你自己没做到,凭什么教别人呢?
你什么时候见过一个不会开车的人在驾校当驾驶教练?
你什么时候见过一个200斤的胖子在健身房当健身教练?
现在你应该清楚这两个动作的差异有多大了,完全就是天壤之别,对吧?
很显然,身教远比言传重要一万倍!
你仔细琢磨下,你是不是居然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我之前也提过,我家的熊孩子现在快要小学毕业,在过去的五年里,都是不温不火的。然而,在小学的最后一学年竟然出现了“逆袭”般的表现。当然,我非常清楚有运气成分,我也明确地提醒过她这一点。但,即便如此,也并不能否认一些在她身上出现的积极改变——比如,她不再痴迷玩游戏,不再需要我逼着阅读,不再需要我每天跟税务局查税似的检查作业。
事实上,我也是事后琢磨才注意到这些现象,我还一度以为那是幻觉。现在我想明白了,那恐怕和“身教”有关。
是我先做出了改变,然后告诉她我的经验,即,我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怎样做到的;若她也照做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这个结果会给她带来怎样的改变,甚至干脆就带着她一起做。如此这般,才不知不觉地影响到她。若非如此,总不可能指望她突然“良心发现”吧?
没有身教的言传,就是耍流氓。
怼娃之前请先自问:“我做到了吗?”
若没有,请闭嘴。
在教娃这事上,你可以说鼓励很重要,耐心很重要,学习方法很重要,可以列出一吨重要的事。
可到底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我觉得,没有什么比以身作则更重要。
你每天睡到自然醒,凭什么要求孩子早起?
你每天抽烟喝酒嚼槟榔,凭什么要求孩子不准吃零食?
你每天下班回家刷手机看剧打游戏,凭什么要求孩子做作业看书弹钢琴?
教不好孩子,大概率都是因为自己没把自己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