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清空爸爸7万购物车,这样的教育方式值得借鉴吗?

近日,山东潍坊一6岁儿童趁家长不注意,误操作清空了老爸手机里价值近7万的购物车商品。孩子父亲魏先生表示很崩溃,紧急求助客服要求免费退货。最终留下一两件作为七夕礼物送给老婆,熊孩子则被罚抄了300遍作业。

遇到这种情况,如果换成暴躁一点的家长,我想这个熊孩子免不得要被打一顿。而这位爸爸却表示他并不会打孩子,不过已经让他罚抄作业300遍了。

听话的孩子家家相似,欠揍的熊孩子家家不同。看完哭笑不得的新闻后,也不得不为这位爸爸教育方式点赞。

说起管孩子的话题,每个家长都有说不完的辛酸史。

孩子在公共场合哭闹大喊,怎么说也不听;

孩子容易发火,常使性子,甚至打人;

你跟孩子讲道理,他怎样也听不进去,就是要无理取闹......

在我们身边经常看到这种情况,动车车厢、地铁车厢里一个孩子拼命吵闹,被打扰和影响的乘客纷纷盯着这个孩子的父母。

有的父母会低声劝阻孩子,这种情况下往往喧闹也会很快停止。

有的父母会高声呵斥孩子,最后父母取代孩子成了车厢里的噪音污染源。

最后所有眼睛都盯着父母,目光压力下有的父母就会选择最后一招。

“啪!”

这个世界安静了,然后是一声嚎啕,“哭!再哭还抽你!”

嚎啕逐渐转成抽搭,最后是呜咽。

这样管教孩子正确吗?

不,这根本不是管,这就是打。

现在在很多人眼里,体罚依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管教手段,所谓“棍棒底下出孝子”。

然而真实情况是:打孩子不会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任何指导性的帮助,还会招致巨大的风险。

打孩子会导致生理伤害,这是不争的事实。

孩子们很在乎自己在社交小圈子里的形象、表现与所得的评价,而挨打这件事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朋友、同学甚至师长对他们的评价,也很可能会影响他们对自身的认识和评价。

打孩子带来无法估量的心理创伤。

如果一个孩子长期处于对挨打的担惊受怕之中,那他肯定没法获取长期有效的安全感,自然会变得焦虑、敏感、紧张、急于保护自我。

也许恰恰是因为缺乏稳定的情绪状态,这些孩子在智力水平、学业水平以及注意力水平等方面的发展经常有所欠缺。而恰恰是这些欠缺,又很容易把他们重新带入挨打的恶性循环。

越表现不好越挨打,越挨打就越表现不好,在这种情况下,体罚早已丧失了任何管教的意义。

惩罚孩子,家长要先搞明白:孩子到底有没有犯一个值得我们去惩罚他的错误?

不由分说的惩罚变成家常便饭,孩子的童年必然会徒增许多焦虑,这并不能塑造一个乖孩子,而只能塑造一个战战兢兢的孩子。

一旦真的要实施惩罚,若想解决问题,需要把握三个原则。

第一,归因性:要让孩子知道,为什么我不得不惩罚你。

实施惩罚之前,家长其实有必要多询问一下孩子的想法和感受,比如:“发生了什么?”“你为什么那样做?”“你当时的想法是什么?”

除此之外,家长也应该学着多以“我”开头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可以尝试这样跟孩子说:“我真的为你做的事感到非常失望。”“我觉得咱们这么做可能会更好。”

第二,严重性:足够严重的惩罚能让孩子记住,这次犯的错误不该再犯。

具体的惩罚方式有很多,比如罚站、限制社交、压缩孩子看电视的时间等,但总的来说,建议就事论事,选择和孩子当时犯错的场景相关的惩罚。

比如孩子在外面玩的时候打了其他小朋友,那可以惩罚他在未来两三天都不允许和小朋友玩。

第三,偶发性:优质的惩罚,一定是“频率低但力度大”的惩罚。

惩罚多了效果就不明显了。时不时地鼓励孩子,激励的效果会越来越好,但惩罚如果太过频繁,就会让孩子逐渐往“打皮了”的方向发展。

孩子被惩罚的时候可能会哭,这时候你就别再说什么“哭什么哭!”“不许哭!”一类的话了。哭就对了,这说明惩罚起到了效果。

为人父母,哪里有完美的父母呢?面对孩子调皮捣蛋时,我仍然建议不要打孩子,不是因为打孩子不对,而是因为打孩子是效率最低的一种方式。

你可能感兴趣的:(熊孩子清空爸爸7万购物车,这样的教育方式值得借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