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周围不少人喜欢用“完美主义”标榜自己。
要么做到极致,要么不做;
必须准备充分后,再拿出手;
考虑再三,必须想清楚一切再行动。
怎么说呢,要是早几年,我可能还挺欣赏的。但我越来越意识到:
这么做的结果,大概率迟迟不会行动,最终掉入完美诅咒,还自我感觉特别良好。
01
我刚工作没多久,有一次帮上司做产品分析PPT。
面对这份当时在我眼中颇具含金量的任务,我自然不敢怠慢。各种找模板、找参考范例,嫌配图不好看还自己PS起来。
快下班时上司问,PPT做得怎么样了?
我说,还剩80%,我做得比较细致所以时间花比较久,要不我先给你看看……
上司直接打断我的话。
“这么做明天早上都做不完。你首先要拿出一个完整的东西,才有资格站上台去讲。否则甭管你做得再好都只是半成品,连展示的机会都没有。”
互联网产品行业,有句耳熟能详的话:完成比完美重要。
产品迭代更新,通常走的是“短平快”风格。千万别想着十年磨一剑,往往等你剑磨出来早就没人想要了。过分打磨细节,会让你错过更宝贵的时机,甚至将入场门票拱手相让。
李翔在《商业内参》中,曾提到罗永浩的锤子手机。
罗永浩在做手机时极其追求细节完美。顶着“天生骄傲”标签的他,很难平衡个人品味、产品周期和他人经验等元素。
导致产品上市比竞争对手晚了半年。
做产品如此,普通人做事同样如此。
前两天有位读者说,她也和我一样在兼职码字,可一周都写不出一篇文章,一会找素材,一会句句推敲,总希望写得更好些。
“没办法,我自我要求很高啊。”她颇有些自豪地说。
这是很多人常有的误区:想一次性做到100分。
可一不留神连及格线都达不到,因为没做完。
就像我现在写这篇文章,基本写好大纲、准备好观点和案例,就必须动手写了。
一来,留给我码字的时间极其有限,经不起消耗。二来, 有个大纲后,当我写下第1句话,它会带出第2句话、第3句话……逐渐让文章成型。
写完文章放个几天,再回头修改优化。
它是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过程。
02
我从不反对精益求精,但不少人将它作为拖延的借口,总指望将一切想清楚了、捋顺了再行动。
“等我准备好了再说。”——这话听起来挺合理对吧?
其实多数都是自欺欺人。
几年前,我朋友公司内部招聘培训讲师,每月500-2000块奖励。朋友技术能力和资历各方面都够,而且很有兴趣,觉得没准以后会是自己的新方向。
唯一的顾虑,他认为自己表达水平不行,就想先练练更有底气。
一来二去,就变成了“等下次再说”。
3个多月后培训机制推行差不多了,公司抽了几个不错的讲师组成固定小组,花钱找人给他们培训,之后一步步组建独立的培训部门。
一位当初在他看来能力平平的员工,成为新部门的经理。得到了他原本很想拥有的转型契机。
朋友后悔得肠子都快青了。有时真是这样,一步领先,步步领先。
我越来越相信,类似“等我想清楚了再做”“等我准备好了再做”,就是不敢尝试、不愿意踏出第一步的借口。
什么叫准备好呢?
是把所有因素拿着放大镜细看?
是等所谓时机成熟、万事俱备?
还是等人家都实现目标,你懊恼地来句“早知道我就……”?
“准备”这两个字,永远上不封顶。
电影《饮食男女》里有句台词:人生不能像做菜,把所有的料准备好才下锅。
任何一件事,未知都不可避免地存在。靠想解决不了问题,只有行动才能解决问题。
就像大雾天里出行,你只能看清前方几米,咋办?
当然是继续往前走几米,边走边看,而不是原地强行要求自己看清几百米嘛。
03
我和一些比较厉害的人聊天时,发现他们有个共同性:
定个大致的规划和目标,其他的走一步看一步。
而不是想着一步到位。
比如要出来创业,就先将手里已有的东西拿到市场做个小范围验证,再根据验证情况调整路线。
比如高龄转行,就先把转行必备的技能准备差不多了,再付费咨询想要去的那个行业的资深专家,完善自己的能力体系。
不断试错,不断纠正,不断更新成长。
他们接受外部或内部的不完美,也接受过程中的失败,正因如此,自我愈合能力和塑造能力都更强大。
在不完美中生存,不仅是每个人的必修课,也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威克教授,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
他把瓶子平放在桌面上,瓶底朝着有光的一方,然后放进几只蜜蜂。蜜蜂朝着光亮的地方拼命飞去,怎么也飞不出瓶子,累得奄奄一息地停在瓶底。
威克教授又做另一组实验。
他放入几只苍蝇,没多久它们就全部出来了,没一只留在瓶内。
为什么苍蝇能快速找到出路?
理由很简单,它们坚持多方尝试,飞行时习惯向上、向下、背光、向光,一旦发现碰壁了就立即改变方向,于是顺利找到出口,飞了出来。
什么样的物种最可能生存下来?
如达尔文在《进化论》所说:
“能够生存下来的物种,并不是那些最强壮的,也不是那些最聪明的,而是那些对变化作出快速反应的。”
太聪明的人容易犯的错误之一在于,以为自己能设计出完美的计划。
不知不觉,掉入完美主义的魔咒。
事实上,任何显著的进步,几乎都是在不完美的环境中摸爬滚打而来。
往大了说。
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当时的领导人邓小平坦然承认自己没钱也没计划,但改革开放必须要做,便“画了一个圈”,引导大家去尝试、去犯错、去进步。
最终找到方向。
往小了说。
我朋友毕业第二年就考虑买房,他存款有限,于是七拼八凑,买了一套40多平方米的小户型。我们当时都觉得:这房子也太小了吧?位置也有些偏。
但他的想法很简单:
我没啥大目标,反正先上车再说。
两年后地铁开通,外加进入房价飙升的黄金期,那套房子翻了1倍多。他又果断将房子卖出,入手了一套近100平方米的三室一厅,几次倒腾,房价最终上涨了近200万。
相比起许多人买房时一步到位的打算,他很明白:那几年是房价上涨最快的时候,买的房子哪怕没那么完美,但总比不买要强得多。
越懂得接受不完美环境的人,越可能马上行动,于是他们更可能品尝到财富的果实。
04
那么,如何克服完美主义带来的消极影响?分享几点个人的小经验吧。
1、抓大放小
“二八定律”历久弥新,不管什么样的事,最重要的都只有20%。我们要做的不是盘算如何面面俱到照顾到100%(何况压根也顾不了),而是:
找到含金量最高的“20%”,将精力和时间花在那上面。
2、给出Deadline
我码字初期,写起来也是没完没了,一会觉得这个比喻不恰当,一会觉得字眼还可以更生动些,磕磕巴巴2,3个小时过去就勉强写一小段。
后来发现,这么干自己扛不住啊。
于是给自己下了个规定:多少小时内必须写完一篇;每篇文章有1次全文修改的机会。
以此避免无止尽的打磨。
所以, 不妨尝试与自己达成协议,比如:
方案修改3次我就提交;
这件事花5个小时我就停手;
准确率达到90%就足够。
形成习惯后,对提升效率也有很大帮助。
3、多维评价
过度完美主义通常只存在极端的两头选择,要么成功、要么只剩下失败;要么完美、要么就不做。没有中间选项。
这种非黑即白的思维,会可能带来什么结果呢?
最后真的就啥也没做。
评价维度单一,容易让人走入极端境地。不如先做个10分钟找找感觉,很多方法都是在摸索中慢慢发现的,你没上路,压根不知道,甚至连目标是否正确都无法判断。
所以,别太把完美当做行为准则。
对自己高标准固然是件好事,但过犹不及,太想一步到位做到极致,只会把你困在焦躁和挫败丛林里,导致无法迈出脚步。
这世上,不存在完美的方案、完美的物品、完美的生活,我们都是在不完美中努力让一切变得更好。
别跟自个儿较劲。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