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因为拼多多加班猝死,也可能是因为年关将近即将迎来小长假,或者是其他的缘由,加班这个话题一直在持续发酵,网络上也有很多人表达了自己对加班不同的观点。
为什么会加班呢?排除个人效率极差以及公司硬性工时要求的情况下,加班产生的重点原因便是工作量的多少,是否超出了个人所能承受的范围,或者因工作存在资源等待,且他人资源无法在上班时间提供造成延时(这种情况其实也是侧面对接人工作量大)。而去接受大量工作量的主要原因,大概均为收入。所以这里将这个抽象化的问题,具象的使用徒刑表现出来,横轴是工作量,纵轴是收入,分成四个象限,现在市面上工作大概分为四种:
- 干的多,给的少
- 干的多,给的多
- 干的少,给的少
- 干的少,给的多
这里咱们先看下第一类,垫底的情况,“干的多,给的少” 的情况。
网上通常骂一家公司,不见得是最烂的,确切的说,是在所有知名企业里够烂,才能被骂,毕竟不知名的骂出来也不会有什么话题。但是没人骂不等于不存在,很多小公司,包括没有背景的初创企业,都是干的多,给的少,这里说的给的少并不仅仅只是薪资,股份也是,甚至没有。
当然有的公司股权这件事也要拿出来讨论。第一是小公司给了,但是给了也没什么意义的情况,公司刚刚成立,也没有稳定的资源,说不定哪天就黄了,给了员工也不能信呀。第二是公司准备未来融资,如果最开始就把80%的股权都分给员工了,只有20%的可以拿去融资,后续谁还会投这公司?相当于断了后路。这就是为啥很多小屁屁公司,明明也不值钱,在股权上反而很抠,因为不得不抠。
那这种公司能够给什么呢?给梦想。不断灌输着伟大上市梦想,让我们在梦想的鞭策下,加班不能少,给的少,还得干的多。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有钱?有技术?有市场?正确答案是什么都没有,除了一个梦,什么都没有。可能会有人有疑问,那这种公司靠什么把梦变成现实呢?当然是靠你少拿钱,多干活了,不断压榨你的剩余劳动力了,除此之外就没有什么别的出路了。
说完垫底的,我们来看第二类,就是给的多,干的多,多劳多得。
这种是网上骂声最大的,因为此类企业往往做的比较成功,要么是上市公司,要么是排队已经在上市轨道里,要么就是虽然不上市,但属于行业龙头。既然这种公司很挣钱,不差钱,肯开高薪嘛,那这里有一个问题,这些公司为什么不愿意把现有的岗位一分为二,让两个人各自每天工作8个小时来分享薪水呢,非要让一个人干16个小时,独享?原因很多,最主要的原因是真那么干,就招不到人了,尤其招不到优秀的人。这里有个很关键的概念,就是“钱的边际效应”。
简单借用其他博主的例子,解释一下,假如这个人吃喝拉撒的基本开销是25万一年,你给他税后50万,他能攒下25万,你给他税后100万,他能攒下75万。净收入的100万比50万只多了一倍,但是净结余的75万比25万多了整整3倍。假如大家赚了钱,都只是为了生活,那你看不出有什么区别,可如果他们拿这笔钱去做点别的,俩人的差距可能就拉开了。打个比方,比如去买房,首付250万,那个每年多出25万的,要攒10年,而那个每年多出75万的,3年多就够了。
在市场中,这会发生什么?仅仅是25万那个多等几年么?当然不是。
那个每年多出75万的哥们,会把自己的房子买了,把25万要买的那套也买了,统统买下,出租的同时,等将来高价卖给25万那个。于是25万那位真攒到第10年的时候,他会发现,首付涨了,他付不起。而75万那位,要么收他的租,要么高价卖二手房给他。
这就是钱的边际效应,它导致谁愿意把工作量尽量合并,把薪水尽量提高,谁就有可能招到更优秀的人才。
为了让自己存活,所有的民企都会趋于不断的把工作合并,把薪水抬高。以此提高薪水的边际效应,吸引更优秀的人才。
第三类情况给的少,干的少。
能这么做的通常是国企,“护城河”很高,你想和我竞争也不允许,我的市场你进不来,于是我可以慢慢做。他们的福利非常好,非常人性化,但就是招不到人才。我观察过,公司里但凡能够长期干下去的,几乎都是二代,至少也是大城市中产家庭以上。因为公司给的钱确实很少,虽然相对于行业平均水平不少,但是相对于那些头部公司,比如大厂,低得多,1/3不到,就是这样。钱给的少,但是活也少。工作时间是标准的,朝九晚五,而这里面真正工作的时间,每天不见得有俩小时。早上9点去,泡个茶,聊一会儿,中午吃午餐,公司食堂,标准很高,几乎不花钱,福利的一部分,散个步,睡个午觉,睡醒开开会,就可以下班了。至于卡,券,车补,油补,逢年过节各种礼品,医疗全报,永不开除,退休后养老,单位还派人看你,这叫慰问老员工。为什么这么人性化,几乎和养老院无差,我们还是招不到人才呢?这就是因为薪水的边缘效应。
如果你家里有十套房,你待在里面很舒服,如果你一套房都没有,那你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那些头部民企,大厂的高薪收入者,在财务的轨道上,把你甩的远远的。
当然,还有第四类,也就是人人艳羡的,钱多事少。
这一类,与其说是公司,不如说是某些特殊的岗位。这种岗位共性的一个要求,那就是“自带资源”。
有人说,我清华的,毕业去了投行,007,成天画PPT,画的视网膜都要脱落了,月薪5万。隔壁来了个小姑娘,一问,没有学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年薪500万。很简单,她自带资源,她爸爸每个月投1个亿,返点都归她了,这就叫自带资源。再举个例子,那就是明星代言,就负责露个脸,4000万归你,剩下的一群工作人员,又是策划,又是布景,又是拍摄,又是后期,又是宣发,最后他们一群人,分20万块钱。毕竟观众都是看明星的,而不是其他人员的。
好,分拆完了这四类,我们来看看,就业人群在其中是怎么分布的。
第四类就不用说了,他们总人数非常少,有没有千分之一都不知道,我们直接忽略掉,或者并入第三类。我们会发现,后两类的所有人群加起来,恐怕只占劳动总人口的20%。事实就是这样,只有不到20%的劳动人口,身处体制内,剩下80%的就业都是民企解决的。那么在这剩下的80%的就业人口中,民企大厂,就是干的多,给的多的那些,他们能消化多少呢?大概只有5%。
总结一下。
第一类,干的多,拿的少,75%都在这里面。
第二类,干的多,拿的多,5%在这里面。
第三类,干的少,拿的少,20%在这里面。
第四类,干的少,拿得多,不足千分之一,被忽略了。
站在微观的视角,三个选择。本身优秀的,或者说自己有的挑的,往往会在第二类和第三类里面选择。家里有钱的,选择第三类,舒服点,家里没钱的,选择第二类,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有条件选择第三类。剩下的就业人口,是被选择的,除了第一类,也没地儿去。
解决这个问题,甚至是这个社会现象有什么办法呢?消灭第一类!
如果你现实点,就知道一起做第四类是没戏的。能够消灭第一类,让大家在第二类和第三类里面自由选择,就已经很好了。其实做到这一点之后,第二类企业就会变少。道理很简单,很多人不是自愿奋斗的,他们进不了第三类,在第一类和第二类里面,那当然选第二类了,于是第二类企业工作时间越来越变态。如果第一类消失了,在第二类和第三类里面选,我相信很多人就犯不着那么拼了,就算不奋斗,也有个好福利的悠闲差事给保底,舒舒服服过一辈子。
为什么现阶段我们有这么多第一类企业呢?
说到底,咱们在全球产业链里的分工还是太低了,低投入高收益率活儿都被人家占着。改变我们国家在全球产业链里的位置,把附加值高的工作弄来咱们做,有肉,咱们先吃,再把汤分出去。不过这个也是后话了,中国现在在转型期,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