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遇到一个人》读后感

去见客户,等她来的时候,看见书架上有本张德芬《遇见未知的自己》,随手拿下来开始翻看。沟通到中间的时候,我随口说了一句,你这里好书真多,《正面管教》《遇见未知的自己》《亲密关系》《当下的力量》这几本书我都看过,客户很惊讶,于是我俩且不谈工作,聊书聊了一个小时,然后给彼此推荐了几本书,鉴于阅读量的关系,我给她推荐《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和《三体》,这两本书都很好读,因为都是故事书,不过都很经典,一本是教读书习惯养成和读书方法的,一本是拓宽思维疆界的。我说心理学的书我看过不下百本,于是她给我推荐了这本《当我遇见一个人》、《一念之转》和《超越死亡:恩宠与勇气》。因为都比较喜欢武志红老师,我们讨论了一下武志红老师的几本书以及现阶段的一些社会现象。也难怪武志红老师对李雪的评价如此之高,总有一些人在某些方面能有超越常人的感悟,在心理学上,李雪就是这样一个人。或许是之前我刚刚接触心理学时的懵懂,思想在被冲击和颠覆时太过关注于震撼,却少了深思和舒捋。以至于在我重新翻开《遇见未知的自己》时发现原来有挺多隐藏的内容我之前并未看懂。

我们一出生就活在家庭关系之中,我们一生都要活在社会关系之中,我们所有处理关系的方式都却决于回应,没有对错,只为“照见”,因而无论是社会法律还是道德标准所谓的黑白善恶,都只是生命为了寻求反馈的行为强化。在生命之初以感受为基准的反馈被多次强化后根植于每个幼小心灵的潜意识之中(我们给它贴了标签叫性格),伴随着个体社会关系的复杂程度,每个人都把这种反馈机制复制到各种关系之中,在不断的反馈中思维将其不停的合理化,个体为了保持意识和潜意识的一致性不停向外界寻求反馈以佐证,强迫性重复就此产生,直到意识完全认同潜意识的那一刻,观念就此形成,众多观念汇聚在一起,形成圈子、信仰和文化。关系造就了社会,观念造就了历史!

为了达成潜意识的合理化,意识可谓煞费苦心,九型人格、星座运势、宗教图腾…就如同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每一种思想都会为自己寻求一套体系来支撑其存在的合理性,每一种思想又被那些寻求反馈的人们无数次的证实!当一个人意识和潜意识浑浑不分时,他以为他是他自己,否定他的思想等同于扼杀他的生命,无论口角争执、宗教冲突还是世界战争,矛盾就此产生。所有人都活在这种框架之中,只是表现形式各有不同,对也好错也罢,善也好恶也罢,黑也好白也罢,强也好弱也罢,真也好假也罢,阴也好阳也罢,多也好少也罢,虚也好实也罢,藏也好露也罢,存也好亡也罢…三万年前,智人借助一次基因突变拥有了“说谎”的能力,从而一跃站在了地球食物链的最顶端,文化就此产生,文明就此产生,同样的枷锁就此产生。

我们本都是“悟空”,被“金箍”所限,终归于“佛门正统”,金箍虽去,枷锁永留心中!

悟空,你的初心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我遇到一个人》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