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诗词,起源只不过是一场雨

古往今来,有多少诗词的起源,只不过是一场雨。


在以农业经济为主,农田灌溉技术并不发达的唐朝,人们靠天吃饭,春雨贵如油。春雨对农作物有很大的好处,给大地带来生气,对人类的发展益处颇多。诗人杜甫在成都草堂定居后,亲自耕作,种菜养花,生活也渐渐安定下来。在与农民交往中,增加了对春雨的热爱之情,在春夜的一场小雨中诗意溢于笔端,写下《春夜喜雨》。

春夜喜雨

唐·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雨选择了一个不妨碍人们工作和劳动的时间悄悄到来,在人们酣睡的夜晚悄悄落下。春雨也带来了无限的希望,诗人不由得开始想象明天早上起来后春色满锦城的美丽景象,花儿带雨开放,红艳欲滴一切都生机勃勃。


春日迟迟,春季困人,隐居鹿门山的孟浩然一觉睡到大天亮尚且睡眼惺忪,听树上鸟儿啼叫,看向窗外,清晨的景色分外明丽,忽然想起昨晚睡梦朦胧中有听到风雨声,应该下过一场雨,摇落春花,落红遍地,而春色将尽。

春晓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在这温暖的春夜中,诗人睡得真香,以至旭日临窗,才甜梦初醒。昨夜的潇潇春雨,让诗人由爱春变成惜春,引起诗人对花木的担忧,饶有情趣。


暮春时节,不如趁着春色未尽,出门游玩赏春,看草长莺飞,杂花生树。

滁州西涧

唐·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滁州西涧青草萋萋,树叶青翠欲滴,景致优雅。黄莺的啼叫,打破了这寂静和悠闲,让人内心荡起一层涟漪。傍晚时分,春雨淅沥,春潮上涨,水势湍急,郊野无人的渡口,有一条空船随波纵横。韦应物在滁州刺史任上公务并不忙碌,轻松之余外出踏青,涧边的景色优美,对大自然喜爱非常。


春天本是多雨的季节,外出游玩,半路遇雨的情形较为常见,但志南和尚并没有因为雨水影响到自己观赏春光的大好心情,如丝的细雨轻拂,更增添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

绝句

宋· 释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小桥东边,杏花如烟,杨柳如线,细雨如酥,和风如丝。那杏花烟雨,欲沾人衣而不湿,何其令人惬意;那杨柳和风,吹在脸上凉爽而不觉寒冷,它们是何等善解人意。这清凉的春意,不正是春天清凉的禅意的昭示么?这迷人的春景,正是诗人眼中迷人的禅境。


诗人韦庄晚年回忆人生美好过往,忆起江南烟雨中的那场旧游。江南水乡的风物美和人物美,为生命中的这段时光留下了美丽的注脚。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唐· 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游于江南的春景中,不用选择骑马,而是坐船一路赏玩。春天的江水碧绿更胜天空的碧蓝;下起雨,在彩绘的船上,听着淅淅沥沥的雨声入眠,惬意,闲适。岂止景美,江南的人更美,垆边卖酒的女子美丽的不可方物,盛酒撩袖时露出的双臂洁白如雪。江南之美,醉人心神,切莫离去,留住在此,共醉芳华。


东风历历红楼下,谁识三生杜牧之。说起江南,便绕不开杜牧。那江南河畔的叠花弄影,四百八十寺的楼台隐映,二十四桥上的美人吹箫,倚天楼中的蜡炬惜别,瘦西湖上的烟雨蒙蒙无不在杜牧的笔端尽态极妍。仅一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

江南春

唐·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诗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美丽迷离,别有一番情趣。南朝礼佛,佛寺众多,无数楼台都笼罩在这迷迷蒙蒙的江南烟雨中,这场雨在杜牧的笔下产生了新意,并非自然界的风雨,而是历史的风雨。历史不断发展变化,朝代的更替也是必然的。多少风流盛事,都被雨打风吹去。


在雨夜,道路变得泥泞不堪,外出行走变得困难,不妨坐在屋檐下,对窗看雨。看水珠穿成珍珠从屋檐边流下,诗人李商隐的内心也湿润着。雨水打落在水潭里,荡开深深浅浅的圈,人的思绪飘向远方,不由得产生遐想,一层层思念在心底激荡开,于是找寻纸笔,写下这最长情的告白。

夜雨寄北

唐·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雨水涨满池塘,恰似我对你的思念溢满。归期虽未定,但待到我归去相聚之时,与卿缠绵西窗红烛下,共话今日夜雨里我对你的相思之情。


雨夜带给人情感的无限延伸,诗人陆游听着窗外滴滴答答的雨声,忧愁难禁,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不知不觉间竟一夜之久。早晨,听到巷子里有人叫卖杏花的声音,料想时已春深。

临安春雨初霁

宋·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陆游客居京华,闲极无聊,只能写草书消遣时间,于晴窗下泡茶,品茶,玩茶道。陆游素来有为国家做一番轰轰烈烈事业的宏愿,而严州知府的职位本与他的素志不合,何况要见皇帝一面,不知要在客舍中等待多久!国家正是多事之秋,而陆游却在以作书品茶消磨时光,真可谓报国无门,令人悲愤满怀。


诗人陆游在春雨的夜晚体味人生的诸多不顺,忧国忧民,心系天下却又无法施展自己的一腔抱负,郁郁而不得志,令人惋惜。雨水可以摧花折枝,人生中的风雨也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态度。苏轼在雨中独自行走,领悟出了人生另一番况味。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不用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何妨放开喉咙高歌长啸从容前行。拄着竹杖、穿着芒鞋,走起路来比骑马还轻便,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春风微凉吹醒我的酒意,微微有些冷,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我信步归去,不管它是雨天是晴天。


苏轼在政治上不断地受到打击,一贬再贬,晚年最后流放到了蛮荒之地海南岛。但是在精神上,他始终没有被打败,始终保持一颗鲜活灵动的心。在历经了政治上的风风雨雨后,苏轼越来越认同这种真真切切、平平淡淡的平民生活。苏轼在词中表达出了深沉的哲理:人生在世,既不要因风雨而担惊受怕,也不要因阳光而欣喜若狂,一切都泰然处之,修炼出内心的平静柔和,豁达通透。

早年的苏轼也并非如此心境,而是言辞锐利,积极进取,在历经世间万事后的才达到最终的人格境界。或许人生在不同的阶段本就会有不同的人生态度。就像听一场雨,不同的年纪,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心境也会听出不同的滋味。

虞美人·听雨

宋·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年少时于歌楼上听雨,红烛盏盏,昏暗的灯光下罗帐轻盈。中年时漂泊异地,于江上小船中,看蒙蒙细雨,茫茫江面,水天一线,西风中,一只失群的孤雁阵阵哀鸣。而今人至暮年,两鬓斑白,独在僧庐下听细雨点点。想到人世的悲欢离合,似乎总是那样的无情,既然如此,又何必感慨呢?就任随那窗外的雨,在阶前点点滴滴直到天明吧。

随着人生经历的增多,词人不复年少时的轻狂,饱尝人生百味后听雨的心情也随之改变。认识到悲欢离合的无常,点滴到天明的雨水也不能引起诗人过多的情绪起伏,就像词人对待生命的态度趋于平和。


一场场雨,催生出了数不胜数的优美诗词。无论是希望之雨,朦胧之雨,忧愁之雨,禅意之雨还是人生之雨,都为我们带来了心灵的滋养,灵魂的栖息。希望在你我生命中遇到的每一场大雨,都成为人生磨砺的基石,助推每一次的勇往直前,无惧无畏!

你可能感兴趣的:(多少诗词,起源只不过是一场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