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退役军人到死刑,究竟发生什么样的心里变化?
对一个有点生活阅历的人来说,觉醒,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快乐的觉醒;一种是神伤的觉醒。
神伤的觉醒,似那清晰的脚印,总是出现在泥泞的道路上。
神伤的,会让人心痛,痛的会让人忘记呼吸,似乎麻木,似乎窒息;神伤的,会让人心碎,碎的支离破碎;或许是曾经爱的酣畅淋漓,情之深切,如今,却永远的失去,是海誓山盟的爱情?抑或是来自经济的巨大挫折?还是浓厚的父母亲情?
还是似那陕西张扣扣的亲身经历?他爱他的母亲,他也恨那些致母亲惨死的人,心中的爱与恨,不断的交织。
对于许多缺失父爱,母爱的孩子来说,总与不缺失父爱母爱的孩子来说,总是有些差别,1-18岁的孩子的健全人格的形成,离不开温暖的父爱母爱。母爱,让我们学会温柔如水,而父爱,让我们学会担当如山。
缺失的母爱,燃烧着仇恨,让他的人生,将来就是自燃自灭。可他那一般的家庭环境,父亲的厚爱下,适当的心理教育与引导,显得十分苍白,乏力,矫正不了这种自然而然存在的思维模式,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悲剧,不可避免。
如今,张扣扣他,从一个懵懂少年,踏上死刑之路,报道说他心甘情愿。他说,就是为了报仇,心里,也只有报仇。
如今,当下,三条人命没了。
仇,终于报了。
尘埃落定。
当悲剧事件发生的时候,报仇的信念已经根深蒂固。
潜意识蓄积的力量是无形的,也是巨大的,如同沉睡的火山,一旦爆发,势不可挡。
事件已经发生了,法官根据证据,他系退役军人,有清晰的自知力与辨认力,但控制力差,报复杀人,虽有自首情节,但犯罪事实,情节,性质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足以对其从轻处罚,维持原判,死刑。
对于他,从1996年到2019年,8000多个日子里,有8000多个夜晚,此心,心路艰辛而泥泞。
那时,他是一个少年,如今,退役军人回家了。
母亲去世,对许多家庭来说,有许多人,都有一年,两年,甚至三到五年,从悲痛和思念中,走不出来,难以自拔,甚至得抑郁症......
而他,他从懵懂少年走向中年,从成长到成熟,他的心理都是一直不断变化的,他把曾经的伤痛,蜕变成了对自己的伤害,埋葬在记忆的黑箱,但是,他自己并不认为是伤害,他认为他是正常人,再普通不过的正常人,唯一不同的是,他的信念里播下一颗复仇的种子。
在他阳光微笑的,面对战友,面对朋友,面对人生的时候,在他内心深处,撕裂的疼痛,慢慢地,慢慢地,不再那么地疼痛,不再那么的仇恨,逐渐变成心里夙愿,心里深处的追求,身为七尺男儿,肯定思考过,究竟为什么活着,思考过生与死存在的意义,也许,他发现最重要的就是一件事,他要为他的母亲报仇。
对于每一个普通人来说,都是因为有所追求而充满希望,就是人生活着的意义。
当他生活的磨难和艰辛,遇到周围人的冷漠与欺骗,让他体会到世态炎凉,也会不断提醒着他:报仇。
其实,隐忍的复仇的种子,不知不觉的,一直在生长。
他内心只是在呐喊两个字:复仇。
对他来说,家乡是他内心的耻辱,没有尊严的地方,恨,燃烧起来了,占据了内心,燃点就要爆发了。
潜意识蓄积的力量是无形的,也是巨大的,如同沉睡的火山,一旦爆发,势不可挡。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在1996年,他十几岁成长以来,他的人格,形成了偏执型人格障碍,在他潜意识里抹不去的画面,根本没有忘却,没有化悲痛为力量,来发奋图强,没有励志他出人头地,即使远离他乡,已经22年多了,就发酵22年多了,未来的结局是一窗幽梦,还是一帘惊梦,其实,只有他知道。
潜意识蓄积的力量是无形的,也是巨大的,如同沉睡的火山,一旦爆发,势不可挡当下的一切,尘埃落定。
如今,付出代价,一笑泯千仇。
可是,却留下了80多岁的父亲,孑然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