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论语43‖颜渊 | 第十二

8、棘子成①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②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kuò犹犬羊之鞟。”

注释:  ①棘子成:卫国大夫。古代大夫都可以被尊称为“夫子”,所以子贡这样称呼他②驷:四匹马拉的车③鞟:去掉了毛的兽皮

译文:  棘子成说:“君子有美好的本质便够了,要文采有什么用呢?”子贡说:“可惜啊,先生你竟这样来谈论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文采如同本质一样重要,本质如同文采一样重要。如果去掉有不同花色的毛,虎豹的皮就和犬羊的皮没有区别了。”

9、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hé①彻chè②乎?”曰:“二③,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注释:  ①盍:何不②彻:什shí一税。周朝田税制度,以收获量的十分之一作为交纳的田税③二:什二税。即以收获量的十分之二作为交纳的田税

译文:  鲁哀公问有若说:“年景不好,国家用度不足,怎么办?”有若答道:“为什么不用十分取一的田税呢?”鲁哀公说:“用十分取二的田税方式,我还感到不足,怎么能用十分取一的方式呢?”有若答道:“老百姓富足了,您怎么会不富足呢?老百姓不富足,您又怎么会富足呢?”

10、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①( xǐ  ㄒㄧˇ迁移:徙居(搬家)。迁徙。流徙。古代称流放的刑罚:徙边,流放有罪的人到边远地区。)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祗以异。’ ”

注释:  ①徙:靠拢

译文:  子张问如何提高品德,辨别迷惑。孔子说:“以忠诚信实为主,跟从义的指示,这就可以提高品德。喜爱一个人就希望他活着,厌恶一个人就希望他死去。既想要他活,又想要他死,这就是迷惑。《诗经》里说的:‘真的不是因为富足,只是因为不同。”

11、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译文:  齐景公向孔子询问国政的事。孔子答道:“君主要像君主的样,臣子要像臣子的样,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儿子要像儿子的样。”景公说:“说得好呀!如果君主不像君主的样,臣子不像臣子的样,父亲不像父亲的样,儿子不像儿子的样,即使有粮食,我能吃得到吗?”

12、子曰:“片言可以折狱①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②。

注释:  ①片言折狱:  “片言”古人也叫做“单辞”。打官司一定有原告和被告两方面的人,叫做两造。自古迄今从没有只根据一造的言辞来判决案件的(除掉被告缺席裁判)。孔子说子路“片言可以折狱”,不过表示他的为人诚实直率,别人不愿欺他罢了。②宿诺:拖了很久而没有兑现的诺言。宿:久

译文:  孔子说:“根据单方面的供词就可以判断案件的,大概就是仲由吧?”子路没有久未履行的诺言。

13、子曰:“听讼①,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注释:  ①听讼:  审理诉讼案件

译文:  孔子说:“审理诉讼案件,我跟别人差不多。一定要让人们没有诉讼才好。”

14、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译文:  子张询问国政的事。孔子说:“身居官位不要疲倦懈怠,执行政令要忠诚。”

15、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①矣夫!”

注释:  ①畔:通“叛”,背叛

译文:  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历史文献,并且用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至于离经叛道了。”

1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译文:  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与此相反。”

17、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①以正,孰敢不正?”

注释:  ①帅:率领、带头

译文:  季康子向孔子询问国政的事。孔子回答道:“政字的意思就是端正。您带头端正自己的行为,谁敢不端正呢?”

18: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译文:  季康子苦于盗贼太多,向孔子求教。孔子说:“假如您不贪求财物,即使奖励他们盗窃,他们也不会盗窃。”

19、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①,必偃②。”

注释:  ①草上之风:指风吹在草上②偃:扑,倒

译文:  季康子向孔子询问国政的事,说:“如果杀掉坏人,来亲近好人,怎么样?”孔子回答道:“您治理国家,为什么要用杀戮?您喜欢从善,那么老百姓也就喜欢从善了。君子的道德就像风,小人的道德就像草。风吹在草上,草就一边倒。”

20、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①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②,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注释:  ①达:通达②闻:有名望

译文:  子张问:“读书人怎样才可以称得上通达呢?”孔子说:“你所说的达是什么意思?”子张回答道:“在诸侯国做官一定要有声望,在大夫的采邑做官一定要有声望。”孔子说:“这是闻,不是达。至于达,品质正直,追求正义,考察别人的言语,观察别人的容色,总是自觉地谦让别人。那么,在诸侯国做官定能通达,在大夫的采邑做官也能通达。至于闻,表面上似乎爱好仁德,实际行动却违背仁德,还以仁人自居,从不怀疑自己。那么,在诸侯国做官一定会有名声,在大夫的采邑做官也一定会有名声。”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论语43‖颜渊 | 第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