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反对考研,但是反对愚蠢地考研

我听说有些学校提倡“全民考研”,因为学生就业前景不好,而考研率高的话,领导就会因为“有作为”而受到表彰。我听到这个消息,觉得蛮可惜的。因为考不考研,是因人而异、因专业而异的,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考研。而号召“全民考研”的愚蠢做法,明显违背了因材施教的原则,与号召整个动物世界都去爬树又有什么区别?

一位学生跟我说她要考研,我习惯性地问她为什么要考研。她说,因为她妈妈要她考,而且建议不管是什么专业、什么学校、什么地方,先考上了再说。我说这样万万不可,除非你是一个没有感觉的动物,丢在哪里、做什么都无所谓。但她说这是妈妈的意思,母命难违,这研是考定了!

其程度之坚定,犹如“山无陵,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之决绝。我问她:“你考虑过自己喜欢什么吗?未来要做什么吗?如果你读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学了些没有用的东西,毕业找不到工作怎么办?

她说:“我妈妈说,考上研就能找个好工作。”

我彻底无语了。信奉“我妈妈说”的人,你就没有自己的思想吗?或者,就真的甘心让上一辈过时的思想,来决定你的前途走向吗?


听从内心

很多人都是被上一辈人的善意给害死的。上一代人也许吃了不识字的亏,也许吃了没文凭的亏,也许吃了没学历的亏,于是,他们希望在子女身上弥补自己的缺憾,希望他们能用高文凭、高学历砸出一个精彩的世界来。

殊不知,世易时移,高学历不一定有好工作,高文凭不一定有高薪水。我在招聘的时候,并不因为应聘者是硕士或博士就会对其刮目相看,我录不录用完全取决于应聘者能创造的价值。我相信大部分公司都不会要一个呆头呆脑、孤陋寡闻、没有创意、没有执行力、人际沟通能力不行、形象气质不佳的人。除了少数“拼爹”的单位还在看你的学历以外,真正有前途的企业决不会为你的高学历埋单。

所以,很多上一辈人将其陈旧的观念注入到了下一代人的血管里。以前俗语说“没文化,真可怕”,现在我要说“思想观念out真可怕”。还有一件我亲耳听到的事情,也算是家长“毁人不倦”的经典了。某教授爸爸对刚进大学的儿子说:“在大学啥也别想,就像我这样,读完大学读硕士,读完硕士读博士,然后跟我一样,就成了教授了。你看,不是挺好吗?”

听完他儿子的转述,我觉得很悲哀:在你的专业领域也许还行,但谈到职业规划你真是一窍不通。你儿子不是你,你怎么就知道他喜欢学术研究呢?

这世界,大部分人给别人提建议,多半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你看我就是这样过来的,你也可以这样”;而不是站在对方的角度,先认真分析对方的价值观、性格、兴趣等个体情况再给出建议。

至此我才真正明白古话“术业有专攻”的含义了:你老师做专业学术厉害,并不意味着他做人生规划厉害;你爸爸教英语厉害,并不意味着他做生意厉害,就是这个意思。

这种低级的错误,在有些老师和家长的身上一再地重复着,残害着一个又一个的青春。经常有老师对学生说:“你们不要乱想,不要乱蹦,安心读书,作死地考研,然后就有出息了。社会上的人都是坏蛋,不要听他们的。”

你能说这位老师黑心吗?他只不过是在用愚昧的方式来关心你。因为他一辈子活在学校里,按照学校的标准(或者说学术上的职业发展规律),要求学生考研考博,认为只有这样才有出路。殊不知,社会上的大部分岗位,是不需要考研考博的,是需要乱想乱蹦的;社会上的人也不都是坏人,学校里的人也不都是好人。

所以,听建议要听专家的客观建议,不要仅仅是听那些受益者的建议。考不考研,要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要听从专家的意见,要做实地考察,要听取多方面的建议。因为很多人的经验之谈都避免不了行业局限性,比如高中有老师跟你说,只要你考上大学就什么都有了,结果你发现什么都没有。然后大学老师又跟你说,只要你考上研究生就什么都有了。这时候你就不要轻信了。孔子都说“不贰过”,你应该实地去调查一下,他们什么都有了吗?他们过得开心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不反对考研,但是反对愚蠢地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