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三境界,你在哪一层?

王国维的治学三境界想必稍有文化常识的人都比较熟悉,“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治学必先读书,读书却不必非为治学。不惑之年,偶有一得之见,感悟到读书亦有不同的三境界。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此第一境也。古往今来,从启蒙到少年,再到青年,读书多是为了获取知识,锻炼思维,积淀科学文化底蕴,求取一朝金榜题名。

第一境界的读书,是输入,是求索,是积累,是量变,力求多多益善;读的书也多比较单一,或如古代“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或如今天“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缺了广收博采、遨游书海的自在。

此时的读书带有目的性、功利性,很多时候伴随着苦和累,更多需要“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来激励,才能做到“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的坚持和勤奋。

但是,多少人因为苦累乏味半途而废,又有多少人因为资质所限难窥门径而将读书视为畏途。也有不少人走过这一境界而获得了成功,或学而优则仕,或学而立德立言。

但是自此之后,有的人便自认功德圆满,从此不再读书,成了一个封闭的体系;这样的人只把读书当“敲门砖”,是功利的工具,算不得真正的读书人。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此第二境也。从青年逐渐步入中年,只有较少的人能继续坚持读书。随着阅历和年龄的增长,读书的目的逐渐转变为引发思考、感悟人生、成长心智、悟道修身。

孟郊诗云:“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句中的“道”应不仅指知识,更应指那个“道可道,非常道”的大道吧。列夫·托尔斯泰也说:“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第二境界的读书,少了一些功利性,已不满足于单纯的知识积累,而是自觉学而思,学而行,知行合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思考感悟、躬行实践、经世济用中,增长智慧、实现价值、追寻人生真谛。所以培根说,“读书使人成为完善的人”;雨果则说,“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

这一境界的读书,少了一些刻意,多了一些灵活;少了囫囵吞枣,多了反刍升华;在量变基础上,有了质变飞跃。

这一境界的善读书之人所读之书,也早已从指定课本或说教之书,转向那些根据自己兴趣自主选择的、真正优秀的、经过时间积淀仍然焕发光彩的智慧结晶,只有这时,读书才真正成为智慧和灵魂的源头活水。

还有的人厚积薄发,不再满足于单纯的知识输入,而开始输出自己的知识和智慧。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至哉天下乐,终日在几案。”此第三境也。至此境界,读书成为了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人生态度。

达此境界者,少见于中年以下,多见于人到老年。非饱经世事沧桑、阅尽人间百态,智慧达于圆通、心态复归于婴儿者,不可尽窥此境。

惟其如此,才会有李白“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的澹泊宁静;才会如于谦“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的爱书如友;才可能有辛弃疾“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的快意豁达。

当读书成为生活方式,自然会沉浸其中: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也自然会成为“刚需”: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读书三境界,本无高下好坏之分,只是人生不同阶段对待读书自然而然的心态。一个人可能在某阶段以某一境界为主,也可能三境界均有表现和体会。

若能读书而三境界俱备,既学习知识,又增长智慧,还乐在其中,岂非人生一大快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三境界,你在哪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