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喝碗羊肉汤,怎么能算爱着这个世界?

每次回家,总要为吃做个计划。大多人都有这个习惯,不论是归家还是外出,总得先找找这儿地的好吃的。但两者又有些区别,外出找的是新鲜,归家寻的是记忆。

一到家,朋友总会约上,“回来啦,咱先去喝个汤。”这个汤就是羊肉汤。要说开封羊肉汤的地位,大抵如山西刀削面、云南过桥米线,尽管闻名于外的是灌汤小笼包,但架不住老百姓们就是爱喝一碗普普通通的羊肉汤——再配一块锅盔。要说有多爱,大概可以让每天必须昏睡到12点的年轻人,6点起床就为了喝碗汤;大概每个离家的开封人都对朋友念叨过,“啥时候回家啊,真是想喝汤嘞。”

我家门口就有家羊汤店,在开封也算小有名气。还没进到店里,就能闻到浓郁的羊肉香,心里一个念头就响起来了,“啧,正宗,来的是地儿。”进了门,先在柜台报好汤里的料,有白肉、炖肉、杂碎,还有酥肉、丸子、四味菜,我最爱的是炖肉,通常来个15块钱的,再配一块锅盔就吃的饱饱的。

你拿着锅盔占个座,再返回取汤的窗口,你往里一看,呵,几口直径超一米的巨锅,冒着白气,炖的满满当当。大师傅拿起脸大的海碗,里面是早已配制好的佐料,放入你要的肉,从白如牛奶的热汤的沸腾滚烫舀一勺,浇到碗里,把肉烫一遍,再拿大勺罩住碗口,把汤滤出,最后再盛满一碗汤,撒上香菜少许,端走。

拉开马扎坐定,就可以准备开喝了,但可千万甭心急。弯下腰,把嘴凑到碗边,吹两下,溜着碗沿,呲一小口汤,搁嘴里品品,拿拿味。桌上有油泼的辣椒和盐,凭自己喜好再调调口味。放完搅匀,浓白的汤里,飘着青绿,泛着红光,下面还藏着大块的羊肉,趁热哧溜来两大口汤,嚯,汤里带着浓香与热意,从口腔到胃里,直充盈全身。

这时候该泡锅盔了。开封的锅盔和其他地方的还有些不同,大概一指的厚度,上下两面烙的倍焦儿,里面又十分软和。你拿到手里的是从一整张圆饼上切下的一个三角,把它掰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扔进汤里,泡上一会,也绝对不会散开,吃上去又变成了外软里韧。

该吃肉了,从碗底抄起切成方块的肉,炖的烂熟,牙刚碰上肉就要开始四散,使劲咬到底,整个肉块仿佛在口腔里炸开,再喝口汤顺顺,其味无穷。把肉和锅盔吃完,可能还剩下小半碗汤,不喝完简直就是犯罪。捧起碗来,咕咚咕咚,这汤越到底儿越浓稠,原来是碎的羊肉末儿,一丝一丝的全沉在碗底,一饮而尽,哈,怎一个爽字了得啊。

单纯是味儿美还不尽兴,还要享受当下的氛围。邻桌的可能是三五个巷子里的爷们,一大早二话不说,先整二两,喝的津津有味,聊得不亦乐乎,劲儿上来了,可得给你扯回那七朝古都,那盛世大宋,咱虽比不上北京,那也是一路皇城根下长大的。还有那排队的大姐,端着家里的锅就来了,上有老下有小,一大家子的早饭就解决了。还有几个高中生,狼吞虎咽,好似比赛看谁吃的快一般,没二分钟就喝的净光,抄起书包,登上赛车,直奔远方一碗热汤,盛着家长里短,盛着人间烟火,盛着生活原本的火热。

我们国人爱吃,怕是从古流传,刻在骨子里的吧。美食界的尊师怕要从孔子说起,“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就是他提出来的,即使周游列国,也不能放弃对吃的品质的追求。再来就是“书写全国上下,吃遍大江南北”的苏轼了,他的东坡肉,还有不计其数的美食诗文流传至今。再往近了看,美食皇帝乾隆,微服私访不就是逛吃逛吃,还有大才子袁枚,《随园食单》更是一本饮食菜谱大全。我很庆幸活在这个国家,我能感受着传承了五千年的文化与精神,仍然闪耀着光辉,指引我们前进。

怎么能不爱美食呢,人活一世,不如意十有八九,能把握能拥有的太少太少,若再亏了嘴,还谈什么幸福?美食先爱了我,我不能不爱它,多吃一吃,我发现我还爱着这个世界。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喝碗羊肉汤,怎么能算爱着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