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因儿时教育自卑,却被室友拯救

记得刚升大学那年,我和身边朋友玩的都还比较好。那天和两个朋友在她们宿舍聊天,突然她们室友买来了很多好吃的零食,她们很不客气地上去讨要,“我要吃这个,那个不好吃!”

我注意观察了她们室友的反应,非但没有生气的蛛丝马迹,反而微笑地看着她们,非常大气地拱手让出,除了当时愣在原地稍显尴尬的我,全场和乐融融。

当然后来她们也把零食给了我吃。

然后我就想,从小爸妈教育我,不能主动张口去要什么,因为那很不礼貌。因为我是出生在农村家庭的,小时候家中不富裕,爸妈带着我去逛商场,见过其他的孩子碰见喜欢的玩具就哭着不走,要父母非买不可。所以父母从小就教育我,见到喜欢的也不许说出来,不许跟人家说,可以回到家给父母再说出来。

所以我很荣幸地成为他们心目中乖巧懂事的好孩子,遇见喜欢的东西,都不会开口说一句话,甚至可以做到目光不会停留太久。

但是这样的思想观念在心里停留久了,肯定会带来一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变。比如我长大了也会这样的“条件反射”,遇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不肯主动去追求,哪怕是再喜欢,都可以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说服自己去放弃。

渐渐地,在身边朋友心目中,我就给他们留下了不争不抢的印象,纯粹是个淡然性子。

我知道那两个朋友她们性格大大咧咧,平时有说不完的话,也许一句话不经意冒了出来,也只是活跃气氛,并不会太让人尴尬,所以我感觉她们情商很高。但如果是我的话,不熟悉的人,我不敢轻易去开玩笑,因为我不知道该怎么掌控,也害怕尴尬。

后来发生了一件事,渐渐改变了我。

又一次国庆放假回来,一个室友带了两只烤鸭,一只她自己吃,一只分给室友吃。

我拉着行李箱走进宿舍门,听到她们嘻嘻哈哈说笑的声音,她们抬头看到我,就很热情地招呼我过去吃烤鸭,她们正在分烤鸭吃。反正当时我心里很温暖,把行李箱放下就去拿了一小块肉,还说了谢谢,就不好意思再吃了,因为当时我并不知道她带了两只,如果吃多了人家不够吃的,人家表面上肯定不会多说什么,但是心里肯定也不舒服。

吃完那一小块,跟她们说了几句话,我就去收拾行李箱里面的衣服了。我在收拾衣服的时候,其他人都围在那里,还在吃着烤鸭,大有瓜分干净的趋势。

那一瞬间,我突然感觉很寂寞。

我就默默地收拾衣服,心情在逐渐下沉。我想,为什么别人做起来这些我感觉很自然而然,可是如果我自己要主动伸手向别人要吃的,我就感觉自己很不要脸,也许这就是心理的作用吧,我因为自己的异样,感到很难过。

后来我听到她们小声地说:“咦?她怎么不来吃呀”

“不知道呀。”

她们故作小声,却又好像是没有打算不让我听见。我知道,她们指的就是我吧。

也许那是我心中作祟的隔离感,让我心中充满了自卑与尴尬,所以我不敢主动向别人去要东西,因为在我的潜意识里面,这是不被允许的羞耻的行为。可是实际上,那些没有从小被家长灌输这种思想的孩子,可能就觉得这样做没有什么不妥,而且能够活跃氛围。多好。

后来,我就开始反思这件事情,在她们分享什么东西的时候,我也会去参与,下一次再把自己买来的东西分享给她们,她们捧场,气氛就会变得很好,我觉得这种场景真的很温馨。感觉真的很好。

后来在大学图书馆听一次讲座,那个讲师说,也许我们小时候会因为有偏差的教育而树立了有偏差的价值观,但是二十岁以后,逐渐成长有了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就可以慢慢的扶正这样的偏差。

我想,我很喜欢这句话。

包括我的性格的缺陷,包括在思想上的狭隘,我知道,都在和她们这群可爱活泼的小姑娘们相处的过程中,逐渐回归正轨。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曾因儿时教育自卑,却被室友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