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不一定好看

在某种状态下长期浸染,自然会习以为常,甚至会误以为那是一种必要的生活方式,比如在微信中阅读。

人类讲故事的能力促使自己的族类相较于其他高等动物拥有更加发达的大脑新皮层。新皮层反过来也对更多的故事拥有渴望和好奇。就像 2014 年的英剧《黑镜:圣诞特辑》的剧情一样,如果把一个常人关在某个鸟不拉屎的空间,荒他几个星期,最多感受到孤独、恐惧;而如果荒他几年,就只剩下绝望。

在没有互联网之前,我们可以坐在沙发前,通过电视机,把一个个故事、一条条资讯投食给大脑;没有电视机之前,我们还有书本、书信,还有酒吧、会客室,巷尾的茶馆,甚至打水的井边……

人们需要故事、需要资讯,并不等同于资讯本身多好看,或者它多有价值——你可能只是碰巧出现在一张资讯网络传播的通路节点而已。不一样的是,有的人在某些内容面前拥有特别敏感的体质,而有的人则不然。这源自于每个人从出生开始,神经元之间的长势——你越常用的变得越来越粗壮、连接越多;你越不常用的反之……

对于普通人每天都可能接收到的资讯来说,即便把它包装在 [ 微信公众号 ] 这种看似封闭、不受打扰、独立的阅读空间,也并不等同于它本身就会变得更好看,或者更有价值。当微信向你宣扬说,“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 时,等同于对那些积聚在井边打水的妇女们说 “井边,是一个生活方式”。

你看,它们都只是一种生活方式而已——在井边打水的时候,碰巧遇到几个邻居,除了村头村尾的花边新闻,你们也是可以聊聊历史和人文的。但事情到了微信和 B 站这里,人们就容易忽视这种多样性,特别是使用中的人们。

( 实际上,我们几乎不推荐这种内容:有哪些微信可以让你更好地学习?有哪些适合学习的 B 站 UP 主?它们约等于 “有哪些书适合学习?”)

从这个角度来看,[ 好看 ] 的可能是花边新闻,可能是故事特别精彩,但千万别给 [ 好看 ] 戴上高帽子,因为它不等同于价值。很明显的是,[ 好看 ] 出现的这几个月,给阅读者带来了无形的压力——就好比你打水的时候在井边听人讲了一个黄段子,还得昭告全村说,“我觉得挺好看呀!”

那么 [ 在看 ] 减轻了这种压力吗?似乎没有。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不管是好看还是在看,都将筛选出同一种信息——大家认为可以看的内容。这种 [ 可以看 ] 的底线是什么呢?可能是一个群体的隐私,或者某个个体的脸面和尊严。

从高效生活的角度来说,我们需要一个 [ 好看 ] 或者 [ 在看 ] 吗?在我看来,坐在井边聊聊段子,比点好看更有意思,也更有价值。

你可能感兴趣的:(“好看”不一定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