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1心理危机干预类资料摘抄

应激障碍及其三大临床症状

危机事故发生后,由于事故的突然性和人员伤亡的严重性,多数事故波及如事故幸存者、现场救援人员等群体,在应激性事件刺激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后会出现较为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如悲伤、焦虑、麻木、失眠、饮食障碍等。部分波及者会产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Disorder,简称 PTSD)。PTSD 通常在创伤事件发生3个月后出现(在这之前的被称为急性应激障碍),但也可能在事发后数个月至数年间延迟发作。

PTSD的三大临床症状

  一、持续地重新体验到这种创伤事件(闪回),如:1.反复闯入性地痛苦地回忆起这些事件,包括印象、思想或知觉;2.反复而痛苦地梦及此事件。

二、对创伤伴有的刺激作持久的回避,及对一般事物的反应显得麻木。如:1. 努力避免有关此创伤的思想、感受或谈话;2.努力避免会促使回忆起此创伤的活动、地点或人物;3.不能回忆此创伤的重要方面;4.明显地很少参加有意义活动或没有兴趣参加;5.有脱离他人或觉得他人很陌生的感受;6.情感范围有所限制,例如,不能表示爱恋。

三、警觉性增高的症状,表现为:1.难以入睡,或睡得不深;2.激惹或易发怒;3.难以集中注意力。


心理危机干预注意的事项

注意事项一

当灾难刚刚发生时,在努力去理解和感受灾难幸存者的基础上

要说:

对于你所经历的痛苦和危险,我感到很难过。

你现在安全了(如果这个人确实是安全的)。

这不是你的错

你的反应是遇到不寻常的事件时的正常反应。

你有这样的感觉是很正常的,是每个有类似经历的人都可能会有的。

看到/听到/感受到/闻到这些一定很令人难过/痛苦。

你现在的反应是正常的,你不会发疯的。

事情可能不会一直是这样的,它会好起来的,而你也会好起来的。

你现在不应该去克制自己的情感,哭泣、愤怒、憎恨、想报复等都可以,你要表达出来。

不要说:

      “我知道你的感觉是什么?” ——遭遇这场突如其来的事故,幸存者的体验是撕心裂肺的,你这种轻飘飘的话会令他讨厌;

      “你能活下来就是幸运的了”——幸存者常常宁愿死去,他很可能会抱怨自己为什么不和亲人一起遭受苦难,一起死去;

      “你能抢出些东西算是幸运的了”——这是旁观者的话,是站在你的角度上评论幸存者的处境;

      “你还年轻,能够继续你的生活”——死去的亲人是无可替代的,幸存者会渴望与他们同甘共苦;

      “你爱的人在死的时候并没有受太多痛苦”——实际,死亡是最大的痛苦;

      “她/他现在去了一个更好的地方/更快乐了”——这只是看法,而不是感受,而且是你的看法,不是幸存者的看法;

      “你会走出来的”——没有站在幸存者的角度去看问题;

      “不会有事的,所有的事都不会有问题的”——问题已经发生了,而且还不可逆转。

      “你不应该有这种感觉”——任何感觉都是真切的,不能被否认的,也是否认不了的;

      “时间会治疗一切的创伤”——说这种话,是在帮助当事人主动遗忘悲剧,而这恰恰是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源头;

      “你应该要回到你的生活继续过下去”——或许他也想,但他暂时做不到,而原来的生活轨道也的确不可能再回去了。

      是的,我们不能以一个高高在上的姿态去抚慰受难的心灵。在灾难发生一周后,作为心理救助者,我们唯一可以做的是,走过去,握着对方的手,无言地陪伴。面对我们受难的乡亲,我们不是拯救者,我们只是共同的亲历者,是不愿意退缩的陪伴者。 

注意事项二

心理急救注意点:

尊重患者的感觉。

使患者平静,减少其焦虑和压力。

自信地与患者交流。

承认患者所认为的心理限制。

与患者的家属或者专业机构联系。

尽量准确和迅速的评估患者的能力

鼓励患者尽可能的把脑子里的想法说出来,让他们释放他们的情感。

当患者开始说话,尽可能不打断他。

当你听完整个故事,再去问细节,多采用积极倾听。

不要与患者争辩,哪怕你不同意他的话。

在帮助儿童时,不用直接触及主题,可以给他们一些食物,让他们感觉舒适。

不要把你自己的方法强加给这些灾难幸存者,要让他认为他自己的方法是最好的。

认识到你作为一个援救人员的极限,不要去扮演上帝。

灾难中感情和心理要考虑的因素:

    1.灾难中会影响到感情恢复的因素: 家人失散了吗?如果家人一起撤离了,那么家人在何处和近况如何都不是最重要的了。 外界的帮助有效么? 是否有一个适当的领导者决策和指引方向?如果有,那么挫折感和困惑就会大大减少。 与家人和朋友的沟通渠道畅通么?减少社区谣言传播的渠道畅通么? 疏散计划是否与人的安全一样被仔细考虑过?

    2.灾难本身就是一个危机,但当与以下因素一起时情况就会更加恶化: 死亡 受伤 家庭问题 工作和财务困难 疾病 丢失个人的物品

    3.对抗各种危机时要考虑的情况,不管是你自己还是亲朋好友的: 关键的是要把经历和感觉讲出来 真正认识到到底发生了什么 接着做灾害以前的一些具体工作以便恢复到灾前的生活

  4.灾难中心理问题的要做准备的关键: 灾前对灾难计划做的越多,对付灾难中的心理障碍就越容易。

    给予心理急救指导的方法: 首先礼貌地观察,不要侵入他目前的状态,接着问一些简单的尊重话语以决定你如何帮助他。接近幸存者的最佳方式常常为他提供具体的帮助(食物,水,毯子)。

  在你观察幸存者和家人的具体情况后,确定接近他不会打扰他,不会使他慌乱,然后再接近他。 做好心理准备:幸存者可能拒绝你,也可能过度依赖上你。 平静地讲话,要耐心,敏感,反应灵活。 用简单的话语慢慢讲,不要用缩略语或者专业术语。

    如果幸存者想要讲述,准备倾听。当你倾听时,注意听他们想告诉你什么,想让你如何帮他。

    积极回应幸存者为保持安全感做的努力。 提供资讯帮助幸存者考虑自己的想法和问题,有必要重复澄清答案。 提供给你的帮助对象准确的并适合其年龄的信息。 当通过一个翻译进行沟通的时候,看着并跟你要帮助的那个人交谈,而非翻译。

切记!!!

心理急救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幸存者的悲痛,满足其当前的需要,提高其适应能力,并不是疏导他讲出创伤经历和损失。 灾后心理急救需要避免的一些行为: 不要臆断幸存者的经历或者遭遇。

不要臆断每个接触灾难的人都会受伤心灵巨创。 不要用病理学用语。大多严重的反应在一个接触了严重灾难的人身上都是可以理解的,可以料想到的。不要认为这些反应是“症状”“病理”“障碍”“病情”等。 不要压过幸存者的声音或者高人一等的姿态地对待他,不要聚焦于他的无助感,无力感,错误,或者是心理、机体失能。聚焦于他做了什么有效的行为举动,或者他致力于救助需要帮助的他人。

不要臆断幸存者都想讲述或者需要和你讲述,以一种身体上的支持、安慰的方式可以让那些幸存者感觉到安全并更能应对目前的状况。 不要通过询问发生了什么的方式来“听取汇报”。 不要推测或者提供可能不准确的信息,如果你不能回答幸存者的问题,尽你可能去了解事实。

注意事项三

      1.我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灾后心理干预,不知道心理干预对我们有什么用?

      答:一般而言,灾后干预应包括两个部分,一为物质干预,二为心理干预。个体的物质损失总能在一段时间后得到恢复,但是心理上的创伤如果不及时干预,那就会伴随个体一生。

      有研究表明,约占70%的当事人可以在没有专业人员帮助的情况下自己愈合其心理创伤;另外30%的当事人则或多或少会由此而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在日后表现出如焦虑、抑郁、躯体形式障碍、进食障碍、睡眠障碍、酒依赖和药物依赖等。

      对于未成年人,由于对灾难事件无法进行完整的言语表达,也没有机会给予表达,形成的心理创伤可能更严重些,更需要我们进行心理干预。

      2.我们自己没有遭遇严重的灾难,心理干预对我们而言是否就没有必要性?

      答:灾难当事人是我们干预的重点,但不是说其他人员就不需要了。有研究表明,一位当事人可能会影响周围2030人,对他们产生间接的心理创伤。因此,受灾地区最好

      是进行全面的心理干预,当然干预的程度可以有所区别。

3.我身边有个人,每当想起灾难的事情就会很恐慌,我们应该怎么帮助他/她?

      答:首先,我们应该在第一时间出现在他/她的身边,给他/她安全感。除了通过身体接触的方式让他/她感到身边有人在陪伴他/她,您也可以给他/她一些柔软的物体怀抱,如抱枕、布娃娃等。 当恐慌结束后,必须告诉他/她是因为刚才想起的事情引起了恐慌,其实他/她现在非常安全。如果这个人经常有这种恐慌情形出现,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咨询人员的帮助。

      4.他/她的亲人在这次灾难中遇难了,每当独处时他/她就会哭泣,我该怎么办?

      答:首先,不要劝阻他/她哭泣,陪在他/她的身边,让他/她尽情的哭泣,您可以适时地递上面巾纸让他/她擦泪以示关心。其次,如果他/她跟您诉说遇难亲人的事情,您应该静静的听他/她讲述,不要劝阻。

      5.灾难发生后,我自己也很痛苦,经常处于恐惧和焦虑之中,不知道这种情绪状态会不会对孩子产生影响?

      答: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来说,亲人和老师是他们学习的重要榜样,如果您自己处于恐惧和焦虑之中,那么很可能这种情绪状态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虽然他们没有将同样的情绪状态表达出来,但是他们的内心已受到了影响。 当然,许多成人也会遭受灾后的心理创伤,如果您自己无法走出心理阴影,建议您去寻找专业心理咨询人员进行心理咨询,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更好的帮助孩子与其他人。

      6.灾难发生后,他/她经常问起那次灾难过程中的事情,我要不要回避他/她的问题?

      答:虽然谈论灾难过程中的事情会让人产生害怕、挫折、悲伤等消极情绪,但是不要试图回避这些事情,应该诚实地回答他/她提出来的每个问题。 有时候,他/她会不止一次的重复问同样的问题,您应该不厌其烦地给予认真的回答,不要敷衍他/她。 有些人认为不幸是由于他/她造成的,应该耐心引导他/她充分认识到灾难不是由于他/她造成的,帮助他/她从深深的自责中摆脱出来。

      7.虽然灾难过去了,但是他/她问还会不会来地震,如果再来地震怎么办,我该如何回答?

      答:遇到这种情况,您不能跟他/她说不会再有了,但是您可以教给他/她一些简单的防地震措施。如果有可能,可以一起进行防地震的模拟演练。 要让他/她清楚,不是每次地震都具有那么强的危害性。

      8.他/她会有意去寻找与创伤经验有关的事物,我要不要劝阻呢?

      答:灾难发生后的前期,最好不要让他/她接触与创伤经验有关的事物。如果迫不得已,则要让他/她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可以问他/她这个事物让您想起了什么,允许他/她进行充分的言语表达和情绪宣泄。 虽然直面与创伤经验有关的事物有时也会有治疗效用,但是一定要审慎用之,要注意这些事物可能会对个体产生的心理和行为变化。

      9.灾难发生后,他/她失眠、做噩梦,我该怎么办?

答:遇到这种情况,您可以在他/她入睡前陪伴他/她一会儿,跟他/她讲讲话,或放点轻松音乐。如果他/她一直无法入睡,则可以考虑陪他/她睡觉。 如果他/她中途做噩梦惊醒,要陪伴在他/她身边,帮助他/她再度入睡。早晨醒来后,要告诉他/她做噩梦是正常的,不要过分担心。 如果他/她持续68周做噩梦,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咨询人员的帮助。

      10.灾难发生后,我想搬家或全家出去旅游,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忘掉这次惨痛的经历吗?

      答:虽然环境改变,但是心理的阴影还是存在,因此搬家或外出旅游对心理恢复的帮助不是特别大,呆在原来的地方可能对心理恢复也有帮助。

      11.灾难发生后,他/她经常向我诉说那次灾难的过程,我要不要制止他/她呢?

      答:很多人认为,在灾难后要尽量回避谈论那次灾难的过程,其实这种想法不是很科学。应该允许他/她说出那次灾难的过程,而且可以说得具体、详细些,我们要认真、耐心地倾听他/她。时间长了,他/她可能逐渐会停止谈论这件事情。记住,不要限制他/她的倾诉。

      12.我的亲人在这次灾难中残废了,我该如何面对这个事实?

      答: 首先要接受亲人残废的事实,给予以前一样的关照,不要让他/她产生被歧视的感觉,要当作一位正常人。 要鼓励他/她多多与他人接触,放手让他/她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完事情要给予表扬,增强他/她的自信心,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如果您现在经常打骂、漠视他/她,甚至想舍弃他/她,建议您去寻找专业心理咨询人员的帮助。

危机干预技术

放松技术

稳定化技术是借助想象练习来完成的,因此有些技术在使用之前要先进行放松训练。具体的引导词可参考如下话述:“请尽量放松,聚精会神,和我们一起练习。请选择最舒服的姿势,你可以躺着,也可以坐着,试试看,直到你找到最舒服的姿势为止……

    练习里会有很多画面,请最好闭上眼睛,如果你愿意睁着,我建议你在房间里找一个点,一直盯在那里……

  你每时每刻都可以主宰所发生的一切,如果你想确认这一点,可以让一块肌肉绷紧……

 请认真考虑,想不想打开内心的知觉……如果想,就请跟随我的声音;如果不想,就让我的声音飘散……

  现在,请你按你觉得舒服的方式放松自己的身体……

  把你的注意力放到呼吸上来,它平静、均匀、一呼一吸,身体也随之慢慢在动……注意力胸腔,他缓缓的,一升一降……肚皮也在一伸一缩……

  仔细体会,你会发现空气顺着鼻腔的内壁,缓缓流过,摩擦着鼻腔,仔细体会,鼻腔对这种微笑的运动有什么感觉……鼻腔的温度有什么变化……

  体会几秒钟,身体在呼吸时的感觉

想象每次呼气,都是把身体里的压力和紧张释放出来……每次吸气,都是把外界的能量和养料吸入体内……

  慢慢的,你会从白天的紧张和忙碌中解脱出来,内心变得舒适和安宁……”

  (注:情绪不稳定的当事人,放送时间要短一些,有时甚至可以睁开眼来做。)

保险箱技术

  保险箱技术可以看成是想象练习的“第一堂课”,因为第一次接触它就很容易学会,有助于当事人掌控自己的创伤性经历,或有意识地对之进行排挤,从而使自己——至少是短时间地,从压抑的念头中解放出来。能够把创伤性材料“打包封存”是当事人至少能保留劳动的前提条件(Redemann&Sachsse,1997)。

  在保险箱技术中,我们要求当事人将创伤性材料锁进一个保险箱,而钥匙由他自己掌管,并且他可以自己决定,是否愿意以及何时想打开保险箱的们,来探讨相关的内容。具体的引导词可参考如下话术:

  “请想象在你面前有一个保险箱,或者某个类似的东西。现在请你仔细地看着这个保险箱:它有多大(多高、多宽、多厚)?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是什么颜色的(外面的,里面的)?壁有多厚?这个保险箱分了格,还是没分格?仔细关注保险箱:箱门好不好打开?关箱门的时候,有没有声音?你会怎么关上它的门?钥匙是什么样的?”

  (必要时可以帮助对方想像:锁是密码数字,是挂锁,转盘式的,还是同时有多种锁型?针对年轻人,或是对技术感兴趣地当事人,应该允许他们对“新型的”锁具开展想象,比如遥控式的,或通过电脑操纵的锁。)

  “当你看着这个保险箱,并试着关一关,你觉得它是否绝对牢靠?如果不是,请你试着把它改装到你觉得百分之百地可靠。然后,你可以再检查一遍,看看你所选的材料是否正确,壁是否足够结实,锁也足够牢实……

  现在请你打开你的保险箱,把所有你带来的压力的东西,统统装进去……”

  有些当事人一点都不费事,有些则需要帮助,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把感觉、可怕的画面等东西装进保险箱。此时,我们应该帮助当事人把心理负担“物质化”,并把他们不费多大力气地放进保险箱。例如:感觉(比如,对死亡的恐惧)以及躯体不适(比如,疼痛):给这种感觉/躯体不适设定一个外形(比如,巨人、章鱼、乌云、火球等等),尽量使之可以变小,然后把他们放进一个小盒子或类似的容器里,再锁进保险箱里。

  念头:在想象中,将某种念头写在一张纸条上(比如,是用某种看不见的神奇墨水,人们只能以后用某种特殊的东西才能使之显行),将纸条放进一个信封封好。

  图片:激发想象,与图片有关;必要时可以将之缩小、去除颜色、使之泛黄等,然后装进信封之类的,在放进保险箱。

  内在电影:将相关内容设想为一部电影录像带,必要时将之缩小、去除颜色、倒回到开始的地方,再把磁带放进保险箱。

  声音:想象把相关的声音录制在磁带上,将音量调低,倒回到开始处,放进保险箱。

  气味:比如将气味吸进一个瓶子,用软木塞塞好,再锁好。

“锁好保险箱的门,想想看,你想把钥匙(根据不同类型的锁:写有密码数字的纸条;遥控器等)藏在哪儿。“

  从心理卫生的角度讲,最好不要把钥匙或者其它锁具藏在治疗室,也不要把它扔掉或弄丢了,这样,当事人就没有了寻找创伤性材料的途径了。

    “请把保险箱放在你认为合适的地方。这地方不应该太近,而应该在你力所能及的范围里尽可能地远一些,并且在你以后想去看这些东西的时候,就可以去。原则上,所有的地方都是可以的,比如,可以把保险箱沉入海底,或发到某个陌生的星球等。但有一点要事先考虑清楚,就是如何能再次找到这个保险箱,比如,使用特殊的工具或某种魔力等。保险箱同样也不适合放在治疗室中,也不要放在别人能找到的地方,比如某位自己讨厌的同事的院子里……

如果完成了,就请你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回到这间房子来。”

安全岛技术

人在遭遇了危机事件后,情绪上会有剧烈的波动起伏,通过想象安全岛,可以重建内心的安全感,并调节改善情绪。因此,想象的画面并不重要,想象中的体验才是最重要的。安全岛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强化这种体验。具体的引导词可参考如下话述:

  “现在,请你在内心世界里找一找,有没有一个安全的地方,可以让你感受到绝对的安全和舒适。他可能存在于你的想象世界里,也可能就在你的附近,无论它在这个世界或者这个宇宙的什么地方……

  你可以给这个地方设置一个界限,这里只属于你一个人,没有你的允许,谁也不能进来。如果你觉得孤单,可以带上友善的、可爱的东西来陪伴你、帮助你、但是,真实的人不能被带到这里来……

  别着急,慢慢考虑,找一找这么个神奇、安全、惬意的地方,直到这个安全岛慢慢在自己的内心清晰、明确起来……

  或许你看见某个画面,或许你感觉到了什么,或许你首先只是在想着这么一个地方。

  让它出现,无论出现的是什么,就是它啦……

  如果在你寻找安全岛的过程中,出现了不舒服的画面或者感受,别太大意这些,而是告诉自己,现在你只是想发现好的、愉快的画面——处理不舒服的感受可以等到下次再说。现在,你只是想找一个只有美好的、使你感到舒服的、有利于你恢复心情的地方……

  你可以肯定,肯定有一个地方,你只要需要花一点时间、有一点耐心……

  有时候,要找一个这样的安全岛还有些困难,因为还缺少一些有用的东西。但你要知道,为找到和装备你内心的安全岛,你可以利用你想的到的器具,比如交通工具、日用工具、各种材料,当然还有魔力、一切有用的东西……(在个别治疗时,可以说:“当你到达了自己内心的安全到时,就请告诉我。如果你愿意,你可以向我描述这个地方的样子;如果你希望我对此一言不发,也没关系。”)

  当事人描述其内心的活动过程中,治疗师应伴随其左右,通过多次提问而使其想象中的画面更加清晰起来:你的眼睛所看见的,让你感到舒服吗?如果是,就留在那里;如果不是,就变换一下,直到你的眼睛真的觉得很舒服为止……

  气温是不是很适宜?如果是,那就这样;如果不是,就调整一下气温,直到你真的觉得很舒服为止……

  你能不能闻到什么气味?舒服吗?如果是,就保留原样;如果不是,就变换一下,知道你真的觉得很舒服为止……

  环顾一下左右,看看这个安全岛是否真的让你感到完全放松、绝对安全、非常惬意。请你用自己的心智检查一下……

  如果有哪里让你不舒服的话,你可以利用各种手段对其作出调整……看看这里是否还需要添加什么东西,才会让你感觉非常安全和舒适……

  把你的小岛装备好了以后,请你仔细体会,你的身体在这样一个安全的地方,都有哪些感受?你看见了什么?你听见了什么?你闻见了什么?你的皮肤感觉到了什么?你的肌肉有什么感觉?呼吸怎么样?腹部感觉怎么样?

  请您尽量仔细地体会现在的感受,这样你就知道,到这个地方的感受是什么样的……

  如果你在这个小岛上感到绝对的安全,就请你用自己的躯体设计一个特殊的姿势或动作。以后,只要你一摆出这个姿势或者一做这个动作,它就能帮你在想象中迅速地回到这个地方来,并且让你感觉到舒服。你可以握拳,或者把手摊开。这个动作可以设计成别人一看就明白的样子,也可以设计成只有你自己才明白的样子。

      请你带着这个姿势或者动作,全身心地体会一下,在这个安全岛的感受有多好……

  撤掉你的这个动作,回到这个房间里来。

  如果有愿意搭档的朋友或伙伴,你们可以相互帮助,帮助对方构建自己的安全岛。你也可以请自己的好朋友父母等可靠的人读引导语来帮助你构建自己的安全岛,也可以将这样的引导语用录音机或MP3之类的设备录制下来,然后放给自己听。如果你很认真、明确地完成了自己内在安全岛的构建,就可以在自己情绪状况不好的时候加以使用了。比如,当你很伤心、难过、愤怒、焦躁时,可以让自己进人内在的安全岛,从而重新获得愉悦、平静的心情。”

催眠术

  催眠无论是在急性应激状态还是PTSD的治疗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通过催眠,可以让求助者快速的放松心身,处理创伤性事件,在催眠状态下结合认知行为矫正、合理信念植入、情绪宣泄、自我重建等,能快速的战胜恐惧、闪回等症状的困扰,有效克服回避、人际障碍的现象。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0-05-21心理危机干预类资料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