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一生就是在走出偏见

12/100

人这一生就是在走出偏见

从短视频中刷到罗翔老师的节目片段,产生了兴趣,我找出了那期《十三邀》的节目重新看了一遍。对其中的很多点都产生了思考。

"人要接受自己的有限性。第一人要承认自己是有限的,于是承认你的逻辑是有限的,承认你的理性是有限的,承认你的阅读是有限的。承认你整个人就是在偏见之中。"

人,生命长度是有上限的,每个人可以去到的地方、接触到的人、经历过的事、学习到的知识是有上限的,同时因此获得的经历、感悟和想法也是有限的。所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矛盾,因为我们所处的环境,所在的位置和所产生的想法都是不同的。大家的想法都是一种偏见,没有绝对的正确与谬误可言。

人在有一点上显得特别奇怪,就是我们从过往学到的,听到的,看到的和感悟到的知识内化为我们的三观,并且用他来指导我们的日常行为。当发现别人与自己的观念不同时,喜欢辩论和说服别人。在我看来,其实说服是一件很奇怪的事,因为大家只是在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或者因为在某些方面的知识摄入量有所不同,从而导致的观点的不一致。就像我前面说的,大家的想法,本质上都是一种偏见,没有绝对的正确与谬误可言。

因此,我在想:其实我们想要了解一个陌生人很简单,只要知道他们过去的故事,并且按照正常的逻辑去推测他们因为经历那些事情而产生的想法和感悟,就足够了。而在另一方面,我想说的是,我们遇到的人和经历的事情,往往是由我们所影响的,而不是我们所决定的。比如,我下午看了罗翔老师的那期节目,并且写了这篇文章,完全是因为我偶然地刷到过了那个短视频,并且是由于我过往的经历和思考对上面那段话产生了共鸣。那个短视频是由算法推给我的,根据我的兴趣和喜好;而那些过往的经历和思考的产生,往往需要再往前追溯我成长的经历。这些东西要是有一点点偏差,我今天也不会写这篇文章了。再比如,你能够读到这篇文章,并且读到这里,其实也跟你这时候的状态、心情以及对于这个文章标题的感兴趣程度有很大的关系,一切都是在刚刚好的状态下发生了。

"从那个时候,我就希望我能够过一种生活,给自己的目标,至少那么多年来,我现在给自己的功课就是,只能是你的行动在你的言语之前能够多那么一步,就能够摆脱这种虚伪的自我控诉。"

这个是罗翔老师在回答"如何面对自己知行无法合一,却还要教别人怎么去做的自我欺骗"问题的解答。我觉得讲的很好。因为我也有类似的毛病,就是每次文章中写出那种让自己感动的文字的时候,感觉自己好厉害,感觉自己竟然有这样的观点和想法,那我的生活肯定能过得很好。但是第二天我的生活还是一如往常,毫无波澜。我在生活中还喜欢给失意的朋友指点迷津:不要害怕,该怎么样去做,因为这样不光感觉自己被朋友所信赖和依赖,而且感觉自己很厉害,经历很丰富。但是每次同样的事情到了自己头上,却畏缩起来,完全忘记自己当时是怎么劝别人的。果真是"道理懂的一大堆,依然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行动比言语快一步,讷于言而敏于行,意思似乎在说,尽量去说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至于那些自己现在做不到的事情,也不是一味地回避或避而不谈,而是应该先去采取行动,等能够做到了再去谈论或评价。

人,从出生以来,是一本复杂的空白的书。而他的一个故事,被写在前十页和被写在最后几页,无论是对于别人和对他个人而言的意义都是完全不一样的。由于我们年轻时候和年老时候的经历积累的程度不一样,人生的厚度也不一样,所以看待、解决问题,以及从中获得的体验自然也是不同的。

我们究其一生,都是在不断地经历不同的事情,体会不同的情感,同时也需要不断地学习和阅读,见识到人类的参差,人性的幽暗,世界的多样性,这样的我们才能够拥有更加开阔的眼界,更加开阔的胸怀来面对自己以及别人的局限性。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这一生就是在走出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