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轶君:向世界的好教育要方法(竞争与焦虑)

这里是“如何把家变成世上最好的学校”第一课。

不少家长向我提到过,谈到教育,就是“焦虑”二字,什么都愁。如果您也会焦虑,首先请回答一个问题:您心里有没有住着这么一个孩子:

这孩子学什么一点就通,考试成绩顶呱呱,将来肯定是名校随便挑。读书写作业时,特别安静,上了运动场,跑步快过旋风,打球帅过明星。放学不爱看电视,专攻课外书,什么植物学动物学,IT编程AI机器人,特别爱跟人讨论天文物理。画画被3夸有天分。学音乐,自己练钢琴,十级轻松拿下。这孩子性格还特好。爸妈一叫,马上应答,爱护兄弟姐妹,与同学友善,小小年纪极具领袖天分,眼看再过几年,就奔着达沃斯青年领袖论坛去了。。。。

每次我要对孩子发火,倍感焦虑的时候,就知道,是心里这个“完美孩子”标准像在作怪。这么完美的孩子您见过吗?我没有。如果有,多半会被吓着。可是,这样的孩子,或者说,“别人家孩子”好的部分的结合体,住在几乎所有父母的心里。

当我们对孩子失望、生气,多半是心里这个好孩子跳出来,在制造对比。

可惜,也幸好,没有一个孩子是完美的。所有的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带着自己天生的潜能。忘掉标准像,放弃比较,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长出自己的模样,在父母,老师,朋友或者外界的帮助下,他们还很可能,活出自己能够达到的,最好的模样。这份相信,就是信任我们今天这一课要讲的主题:信任。

大家可能知道我做了一部纪录片,叫做《他乡的童年》,我去了被称为“全球教育第一”的国家:芬兰。走访了芬兰的学校,和不同的人交流之后,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芬兰教育最大的秘密和最深的根基,其实,只有两个字:信任。

从家庭到学校到社会,从家长到老师到学生,他们之间的信任形成良性循环,构成信任链条。家长信任学校,学校信任教师,教师信任学生,学生自信。

有了信任链条,家长不焦虑,社会不浮躁,学生更出彩,也让芬兰在教育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功。

芬兰的学生曾经在国际学生能力评估中多项排名第一,而有趣的是,芬兰整个社会,没有名校,没有学区房,他们心中的所谓最好的学校,就是离家最近的。也有芬兰人跟我说,并不是所有学校都一样,家长们心里也有排行榜。只不过,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差别没那么大,绝对不至于孩子没上哪所学校,人生从此完蛋。

中国有的所有问题,其他国家也都有,只是程度差异。首先希望大家能理解这一点。学校和学校之间尽可能没有比较,教室中的每一个孩子,也不拿来比较——在小学初中阶段不公布考试成绩,老师不会张贴排行榜,不可能说谁是优秀学生,谁是差生。比较,或者说,纯粹为了排名而进行的竞争,在这里行不通。但这并没有抹杀孩子的个性,相反,不比较的前提,恰恰是首先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因材施教。

芬兰学校,老师,社会能够提供的,或许不是你我身为家长,马上能够改变的事情。但回到家里,退回到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我们有可能多给一些信任吗?有可能建立起“芬兰式”的信任链条吗?

展开讨论之前,让我们先厘清概念。

什么是信任?一开始我们说了,停止比较,尊重差异,但是,中国家长们的问题随之而来:

“我也想相信孩子,可是孩子还小,自制力差。”

“孩子太不自觉,作业都不能不盯,怎么信任?“

”升学率低,考不上好的学校,会直接影响孩子以后的出路“

“别人家的孩子都在学,我们家的孩子不学就会落后啊”

“放养的孩子不够努力”

说句得罪人的话,我跟家长们交流时,最常见的问题是,概念混乱,明明在说一个概念,会夹杂进来许多其他概念。

大家在听到「信任」这个词的时候,对它的理解是:放养、放任、放手。一些走极端的概念。

但在这里,我们说的信任,绝对不等于不管孩子,不是放养更不是放手,或者放任。

信任的建立是一个过程,信任的度,或者边界,需要我们去努力探索。事实上,每个家庭构建起信任链条的方式都可能不一样。所以,我这里并没有一个适合几岁到几岁的公式,或者包治百病的秘方。

就我个人的观察和体会而言,如果说有几个可以实践的步骤:

那么首先,

第一步:承认家长不永远是对的,当发现孩子的问题的时候,想想是不是自己的方法出了问题。

第二步:了解自己的孩子,找到适合他的方法;

说起来好像是一句废话,但这其实是一项家长永远做不完的功课。信任的建立,正是这个不断了解的过程。

第三步:抓大放小。

这三个步骤的建立,源于在芬兰一所师范学校里,老师们的说法对我触动很大。她们告诉我,假如有一个孩子数学差,她们不认为是孩子有问题,而是教的方法出了问题。

“如果这个孩子喜欢搭房子,我们就陪她数有多少块积木,如果他喜欢小汽车,我们就陪他玩汽车,然后偷偷把算术放进去,。。。要相信,数学在那里,一直都在孩子的心里。” 当时我觉得这太奢侈了,完全是量身定制的教学方法。在中国,一切都发展得很快,需要迅速看到结果,老师也许没有可能陪每一个孩子数汽车搭积木,等待每一个孩子心里面长出数学,但芬兰教育的这份奢侈,我们完全可以带到家里呀。

说说我家的两个场景:

场景一

女儿小学二年级,回家不先做作业。玩儿、磨蹭,吃点心上厕所,或者是摊开作业本发呆,到晚上八九点才认真做起来,几行字的作业,竟然写到晚上十点半。

中间我发过火,甚至想扔掉她的作业本。冷静之后,我做了这么几件事,也就是刚才提到的三个步骤:

第一步、我有没有搞懂她为什么会这样?

随便网上一查,就知道天底下绝对不是我家孩子才这样。稍感安慰。排除了”只有我的孩子特别笨特别傻“这个粗暴无解的结论。

那是不是她的注意力有毛病?好像也不是。她玩乐高,做喜欢的手工的时候,可以不声不响一个多小时,也就是说,喜欢的事情,她是可以注意力集中的。

那么,结论是,她不喜欢做作业。我小时候也没喜欢过做作业呀。作业就是这么个不讨人喜欢的东西吧。枯燥。累。或者说,一般做作业的方法不适合她。

第二步、那么,什么方法对她才是有效的?

有的说,让孩子先做容易的作业,比较好开始。可是她觉得没一个容易的。

也看过有专家分享,让孩子画一个饼,或者一个钟,认知时间是怎么分配的,为什么玩的时间多了,后面就没时间做作业、睡觉。

我如获至宝,跟女儿学了一遍。女儿看透了我:哼,你就是想让我做作业。

这方法宣布无效。

无论多了不起的专家,都不可能像父母那样了解自己的孩子。或者说,不可能比父母有更多机会去了解自己的孩子。

那么她喜欢什么?我深知女儿的两个特点,一是:爱赢,不服输。第二,爱在游戏中学习。

接下去的事情,是我们设立一周做作业目标,根据完成程度打分,积满一定分数可以换一个心愿的实现。也可以我跟她比赛,做同样的抄写,看谁写得快。她最头疼算术题,变成我们拿出实物做游戏,或者跟我去菜场买菜算价钱。

所以,在我的经历中,建立信任链条的第一步,不是放手放任,反而是多下功夫找到最适合孩子的路径。学习效率果然有很大提高,但并非持久不变。有时候仍然拖到很晚。

如果作为家长已经完成步骤1、2,那么可以进入第三步:抓大放小。

主要的事情不放手,非主要领域松手,相信孩子的自主和自我管理。

场景二:抓大放小

到现在,我也没有给孩子报钢琴课。没有特别的原因,就是觉得不用急。孩子们早就学会了用CD或者软件来听音乐,倒是不担心耳朵不灵。有次女儿看到同年级小朋友拉大提琴,特别感兴趣,拿过来试试,非要我去给她买。我说,这不是玩具,你拉几天没兴趣了怎么办?她非要。行,我给自己打了预防针,租了一个大提琴,先三个月。老师说,最重要就是每天花时间,每天练。万事开头难,她果然没有天天练。催了几次,我说,把琴退回去吧。她不肯。有次拉高兴了,停不下来。我说,你记住这个感觉,花时间了,有进步了,是不是特别开心?插播一句:有进步要使劲夸,让她记住成功的甜蜜。后来我就没有天天陪她了,有时候晚回家,在门口听到她自己在拉琴,嗯,自觉了。到现在为止,快六个月了,说实话,我还是预着哪天她放弃。没关系,我一直说:这事情是你选的,拉到什么时候都是你的选择。中间我并没有撒手不管,而是推着她尝到进步的甜蜜。剩下的事情,看缘分。完全不指望她能拉出个名堂,只是小时候摸过,长大就不觉得古典音乐陌生。比拉不拉得好琴,更重要的是,是她知道,这件事情是她选的,由她决定走到哪里。

不妨在这样“非关键”非主要的事情上,委以孩子更多的信任。因为,父母给予信任的终极目标,是让孩子心里面长出自信。自信的人生,大大不同。很多人,一辈子都未能明白这个道理。

芬兰课堂里也有抓大放小,其实从孩子们的着装、听课姿势就能看得出。没有校服,想怎么穿都行。孩子们的听课姿势,尤其是阅读环节,你还以为自己到了动物园:躺着的,仰着的,从课桌上倒挂下来的,老师根本不管。可是你看他们的眼睛,还真是都在书本上,看得小脸发光。

中国家庭的抓大放小,可以从该穿多少层衣服,让孩子自己知道冷热开始。可以从不喂饭,孩子自己知道吃多少合适开始。这两个方面,都出不了大错,但是,能放手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有几个?

在尊重差异、活出最好的自己这件事上,芬兰老师曾经指着墙上的一张图表让我看。那是一棵树,每个枝条上结出不同的果实,写着不同的名字:领导力,勇敢,幽默,有毅力等等优秀品格,这是芬兰目前非常重视的,成绩之外的素养。其中有一个大红心,我问老师是什么?老师说:爱,最重要的东西。就算孩子什么优点都没有,她还有爱心。

爱,是最重要的东西。可能听到这里,会有家长抬杠,别太离地了,有爱心,就能去北大清华?品格固然重要,但是前途靠的是分数,不是品格吧?

家长也可以问问自己,抓大放小,自己心目中的“大”是哪些品质?

很多家长无法给予孩子信任,最深层的原因,正是因为对于前途的不确定,或者不相信好的前途不止一个,而产生深深的焦虑。当这种焦虑没有出口的时候,就变成压力,沉重地压在孩子身上。

中国等不少亚洲国家,都是一考定终身,社会环境和文化,的确不利于信任链条的建立。相比之下芬兰、德国等国家,为学生设计的出路,并不是一条窄道。

1970年代教育改革之后,芬兰政府为中学毕业生提供多种升学途径:学生考不上大学,芬兰的技术学校,针对性很强,学生出来以后一样可以找到高薪工作,甚至不比大学本科毕业生差。技校、职校之后,也可以选择再考大学念书。虽然并不是所有芬兰父母都无所谓孩子上不上大学,但社会基本共识是有的。2019年,34岁的桑娜·马琳成为芬兰女总理,也是世界上最年轻的政府首脑。她自己就是这种教育制度的受益者。高中毕业,马琳的成绩不好,上不了大学,这位未来的女总理在商店里做收银员,后来才回去读了本科。她当上总理以后,回顾人生经历,特别感谢芬兰留有余地、允许失败的教育体系。芬兰目前也在大力推进“通向大学的替代道路”计划,鼓励非应届毕业生、成绩不达标的高中生额外进修。

在中国,除了上大学,退路比较窄,或者说看上去有点窄。所以,父母根深蒂固的焦虑就是:孩子成绩不好,等于将来没前途。在分数线面前,谈论孩子的个性差异是奢侈的。

但是,如果我们把人生的竞争,想成更漫长的跑道呢?高考之后呢?大学毕业之后呢?找到工作之后呢?今天没有哪位专家,哪位老师或者家长,能够准确预言,未来社会需要什么工种,需要怎样的人才。鼓励孩子学习进步,争取好的成绩完全没有错,学习本来就是一场辛苦的,必要的劳作。但是,如果为了拉到某个分数线,抹杀掉孩子其他的潜力,与生俱来的爱好与兴趣,那是令人痛心的,也可能是事倍功半的。长远来看,剥夺了孩子漫长人生中,最珍贵的东西:如何成为他自己。

一组数字很有意思:中国校友网跟踪了过去几十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高考状元去向,发现他们在学术领域建树较多,但是登上胡润、福布斯富豪榜的比例极少,省部级以上官员也很少。可以看到,高考状元可能成为父母心目中期盼的成功人士,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所有“成功人士”中,大部分还曾经是学业平凡,甚至不是那么理想的孩子们。

这里绝对不是说,高考状元没有用。能够成绩拔尖,一定有过人之处。但我们衡量人生是否“成功”,或者说,让孩子在人生这个更漫长,更没有明确规则的赛场上,保持优秀的,很可能不仅仅是考到好分数的能力。

性格、常识、抓住机遇的能力,都比学习成绩,起到了更加决定性的作用。任何一个送走过多届毕业生的教师,都会告诉你,最后出人头地的学生,很多时候并不是当年成绩最好的那一个。“非智力因素”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相反,高考状元,受不了恋爱挫败,甚至自杀悲剧的也上过新闻。会爱的能力,真的不那么简单。

今天的中国,本科毕业生人数急剧增长,考上大学,不再能向过去那样保障什么。与此同时,新兴职业、新兴领域不断出现,选择的机会也越来越多。

相信前途是多元的,将来是掌握在孩子自己手里的,这是焦虑的家长们需要不断自我说服教育的。说到底,不妨再问自己一句:孩子究竟是父母的产品,让父母有面子,还是我们应该帮助她们成为最好的自己,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道路

那最后我们梳理一下这一节课的内容,回顾信任建立的过程:

1、赶走心中的完美小孩。

2、家长不一定是对的。当发现孩子的问题的时候,想想是不是自己的方法出了问题。

3、了解自己的孩子,不断去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

4、抓大放小,学会等待,让孩子自己生长

对于仍然不敢轻易相信孩子的家长,我想强调两点:

在教育这件事上,中国家长的优势,是比其他任何国家的家长都更重视、更下功夫,所以别担心信任会过度,会放养放任,您不可能放到哪里去。

第二,在建立信任的过程中,见到孩子的进步,要使劲夸,让他记住这种感觉,这就是自信的生长。您也不可能夸过头,孩子需要的鼓励永远不嫌多。我们这一代都是吓大的,请让您的孩子被夸着长大。

课后作业:

你知道你孩子身上最宝贵的特点是什么吗?

欢迎在留言区一起分享。

我是周轶君,我们下节课再见。

你可能感兴趣的:(周轶君:向世界的好教育要方法(竞争与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