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金钱常见心理误区

在《金钱心理学:打破你对金钱的迷思学会聪明花钱》这本书里,丹·艾瑞里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出发,介绍了一些人在处理金钱问题上的常见心理误区,以及应该怎么做才好。


第一个心理误区是,忽视机会成本。

有一个行为心理学上的实验,是请参加实验者决定,是要买一台价格1000美元的音响、价格700美元的音响,还是700美元的音响外加300美元的CD套餐。结果,选择700美元音响加300美元CD套餐的人最多。

为什么会这样?行为心理学家说,这是因为300美元的CD看上去更具体,获得感更强。因此,虽然其实一个人可以只花700美元,然后拿着剩下的300美元去买任何东西,但大家还是选了套餐。

我们会忽视机会成本。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就忽视了用来买CD的300美元的机会成本,也就是它本来还可以用来做什么。


要破解这个心理误区,就要求我们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思考一项消费或者交易。

比如说,同样一笔钱,还可以用来做什么?再比如,可以更进一步把钱转化为时间:这笔钱相当于多少小时的工作,或者多少个月的薪资。

机会成本是在有多个选择的条件下,选择A,所放弃B、C……的收益中的最大值。

即放弃的机会中收益最高的项目才是机会成本,即机会成本不是放弃项目的收益总和。

例如某农民只能在养猪、养鸡和养牛中择一从事,若三者的收益关系为养牛>养猪>养鸡,则养猪和养鸡的机会成本皆为养牛,而养牛的机会成本仅为养猪。


第二个误区是:凡事都是相对的,因此我们会把不同商品或者同一件商品打折不打折的价格进行比较。

这个误区最常见的被利用的场景,就是商场和电商网站的各种打折。打折后的价格和原价的对比,特别容易让我们冲动消费。已经有不少人发现,其实商家会调高价格,然后再打折。尽管如此,打折还是能激发起人的购买欲。

正确的做法是,看到一个特价时,不应该考虑原先的价格是多少,现在买可以省下多少钱,应该考虑的是,实际上要支付多少钱。

比如,买一件从1000块降价到600块的衬衫,并不是“节省了400块”,而是“花了600块”。

这个误区的另一个常见场景是,在买一个昂贵的东西时,往往就会对另一些没那么贵的产品消费得很随意。比如,当你花600万买房子时,很容易就会觉得一台5万块的电视也没那么贵,顺手就可以买了。

正确的做法是,对于比较大宗的消费,把各项费用分开来考虑。因为你会在购买大宗商品,比如汽车或房子时,很容易对相对便宜的其他物品放松警惕。所以,买房子归买房子,家电是买家电。

此外,不要用百分比来思考,当呈现给我们的资料是以百分比的形式出现时,就花点功夫,算出这个百分比实际上代表多少钱。100美元就是100美元,不论它是一笔1000美元消费的10%,还是一笔一万美元的1%。


第三个思维误区是:我们善于划分,把钱分门别类。行为心理学上有一个专业名词叫“心理账户”,指的就是这种现象。

人会建立不同的心理账户,把钱划分为:工资、奖金、意外之财等。你可能会很小心使用你的工资,但是对奖金和意外之财,就可能像个富人一样大肆挥霍,一点都不心疼。

正确的做法是,牢记一个简单的原理:钱具有可替代性,也就是说,这一块钱跟那一块钱是完全一样的。当发现自己正在挥霍所谓特定类别的钱,比如奖金或者赢来的钱时,必须暂停下来,提醒自己:“这仍然是我的钱,钱就是钱,没什么分别。”


第四个误区是:逃避痛苦。

花钱会带来痛苦,所以行为心理学家曾经给出一个有趣的建议,那就是吃饭不要AA制,而是轮流买单。因为一个人买单承受的花钱之痛,要少于AA制下每个人承受的花钱之痛的总和。

但是花钱之痛也有它的好处,因为它可以至少让我们考虑一下这项消费的价值,以及花这笔钱的机会成本。它能让我们在购买之前暂停一下,考虑是否该在此时花这笔钱。

但是,为了减少这种“花钱之痛”,设计付款机制的人用了各种方法来帮助我们,让我们不要暂停,不要考虑其他选择,爽快地付钱。比如,信用卡、各种快捷支付方式、一键下单等等。

所以,行为心理学家会说,买东西时都用现金,可以极大降低你的消费。当然,现实中几乎没人能做到全用现金付款。


第五个关于钱的心理误区是:我们太相信自己。

在用钱时,我们会相信自己以往对价格的判断、选择以及反应。相信以往的决策,这会让我们经常犯下锚定、从众等错误。

锚定效应是一个心理学名词。它指的是,人很容易被一个随机给出的参照数字影响。心理学做过很多相关的实验。比如,事先给两组参与实验的人看不同的数字,一组看到的数字大,另一组看到的数字小,然后,请他们为一个产品开价,看到大数字的一组,开出的价格会更高。他们之前看到的数字,就是锚定数字。

很多产品所谓的建议零售价,也是为了给出锚定价格。

正确的做法是:质疑那些看似非常随机的数字,明显标出来的建议零售价,以及定价非常高的产品。

一款定价非常高的产品,真实目的很可能是为了卖后面那些相比之下没那么贵的产品。丹·艾瑞里说:“当你看到一双定价2000美元的鞋子,或者标价150美元的三明治时,要特别担心次高价格的鞋子或三明治。”


第六个误区是:我们会高估自己拥有的东西或可能失去的东西的价值。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塞勒称之为“禀赋效应”。当我们拥有了一样东西之后,这样东西在我们看来,就有了更多的价值在里面。

与之相关的还有一个名词叫“宜家效应”。它指的是,因为有了我们自己的投入在里面,某样东西在我们看来就有了更多的价值。比如,自己组装起来的宜家家具,自己认为就要更好一些;自己动手做的手工板凳,其实质量显然不如工厂做的,但我们认为自己做的应该更贵更好。

在买卖房子时也很容易产生这种误区。正确的做法是:不要相信自己的房屋装修的很好,因此将来卖房子的时候,就认为自己房子的价格应该更贵。应该认识到,我们的品味很有可能只是我们的品味,别人或许有不同看法,因此不会给房子带来价格增值。装修本身没什么不对,只要我们认识到这一点:装修可能只是提高房子对我们而言的价值,对其他人而言未必如此。


第七个误区是:我们很在乎公平性和费力程度。

著名的最后通牒实验,就说明了人对于公平性的重视,很多时候是可以让人做出损害自己的利益的决定的。

最后通牒实验最简单的版本是,两个人平白得到了100块,然后由其中一个人进行分配。如果理性地来看,即使分给另一个人1块钱,他也会接受这个分配,因为反正是白给的。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在少于一定数额时——实验者发现在每个国家这个数额都不同,分配都会被拒绝,因为另一个人认为不公平。

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是,在高峰期打车非常困难,这时候需要加价才能打到车,当价格高到一定程度,有的人就会认为,这不公平,因而拒绝再打车,宁肯走回家。或者即使付了高价,此后也会有一段时间拒绝使用同一个打车软件,因为认为这个公司做事不公平。

再比如,平常一把伞只卖10块,雨天商家卖20块,你会选择淋雨还是选择多掏10块?


行为心理学家给出的建议就是:“不要纠结某样东西的价格是否公平,只需思考它对我们值不值。”如果你觉得值,那就痛快付钱,不要纠结于自己是否受到了不公平对待。

除了公平性之外,我们对某样东西是否费了很多功夫的判断,也会影响我们的认知。

举个例子,你的车坏了,你把它开到修车铺去,如果师傅费了半天劲才把车修好,你就认为自己的钱花得值;但是如果师傅很快就把车修好了,你可能认为,原来这么简单,凭什么要收我这么一大笔钱?

但是,在修车人看来,“知识和经验是有价值的”。修车人服务的价值,“并非来自我们看到的时间与心力投入,而是来自他们一辈子发展自身专长所投入的时间和心力。”尽管看起来毫不费力,但是在背后他们可能付出了很多的努力,才达到这种境界。否则,为什么你不自己稍微学习下修理手册,把自己的车给修了呢?

商界也发现了这一点。所以,有些广告会强调,自己的产品,经历了多少能工巧匠、多少道工序才做出来;还有一些商家会把产品的生产流程给透明化了。因为,可以通过透明化来表现自己多么费功夫。这些,都是为了让用户产生钱花得值的感觉。这个时候就要当心,不要被表面上的费工夫给骗了。还是要看产品和服务,最后到底好不好,对自己有没有价值。


第八个在花钱方面的误区是:我们会相信语言文字和仪式的神奇力量。

如果某样东西消费的流程冗长、浮夸,我们大概就会为这个冗长浮夸的过程多付钱,尽管这些描述、过程和仪式可能并没有给产品本身增添什么实际价值。

举个例子,一瓶葡萄酒,如果只是简单的包装,拿到办公室用一次性纸杯喝,我们可能不会觉得有多好喝,也不会觉得值得为这瓶酒花多少钱。但是,同样是这瓶酒,放到一个高级餐厅,配上餐厅的气氛、专属的酒杯和服务生对这瓶酒酿造年份和方法的讲解,价格就会贵上好几倍。

当然了,语言文字和仪式确实能够改变我们体验某项产品或服务的品质。因此,如果你已经花了钱,那么就拥抱它们,让它们帮助你来增进体验。你可以尽情去感受一瓶酒背后的历史和匠心。


第九个误区是,我们会把期望化为现实。

“期望为我们提供理由,使我们相信某个东西将是好的或者坏的,美味的或者难吃的,期望并没有改变这个东西的本质,但是期望改变了我们的想法和体验感受。”

因此,有时候其实我们是在为我们的“期望”花钱,而不是在为这个产品的本质花钱。如果想要改变这一点,就要把自己的期望和现实分开,提醒自己,不要把期望当事实。

以上就是行为经济学家丹·艾瑞里提出的,人在涉及到金钱的决策上,经常会有的思考误区,以及怎样才是正确的思考方式。

本期内容参考来源:《金钱心理学:打破你对金钱的迷思学会聪明花钱》;作者:Dan Ariely、Jeff Kreisler

你可能感兴趣的:(面对金钱常见心理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