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胆小的孩子

清晨,拉开教室的门窗,放阳光走进来,美好的一天开始了。

拉开抽屉,填写昨天的工作表格,当我在回忆昨天是那个孩子大便了时,一个被爸爸牵着的孩子走进了教室的门。

孩子的手握得紧紧的,生怕爸爸会走似的。

“宝宝,你今天没有迟到哦,赶紧过去签到吧!”孩子的爸爸带着他来到了签到处。

“赶紧从里面挑个印章出来盖下吧”

“我不知道,爸爸帮我挑”

“宝贝,你自己挑吧!”

“我不要”说完,眼泪就要掉出来了。

“好吧好吧,爸爸帮你挑一个。”说完从里面拿了一个出来。

孩子接过印章在签到表上盖了下就牵着爸爸的手来到桌子旁。

孩子的爸爸把手中的早餐放了下来,将面包掰成两半,像以前一样,一半给孩子,一半一口塞进嘴巴里。

“爸爸要走了哦,宝贝今天要乖乖的哦”

孩子听完这句话,突然情绪激动了起来,拉住爸爸的裤脚。

“我不要爸爸走,爸爸要留下陪我。”

看着孩子脸上豆大的泪珠,孩子爸爸选择留了下来陪着他把面包吃完。可是等面包吃完,孩子爸爸要走,孩子哭得比上一次更撕心裂肺。

我只能安排老师把孩子抱了过来,孩子爸爸一脸的舍不得。

“爸爸上班要迟到了,下班再第一个过来接你好吗?”说完这句话,孩子的爸爸一步三回头,脚步楞是没有挪动几步,眼看着孩子越哭越厉害,我赶紧跟孩子爸爸做了请的手势。等孩子爸爸已经从孩子的视线当中远去,我紧紧地抱着孩子,用手轻轻地抚摸着孩子的后背。

“孩子,没事哦。有老师在的,老师会陪你的。”孩子尽管还是抽抽嗒嗒地哭着,但情绪逐渐平稳了下来。

“那我们现在来把面包吃了吧”下一步我开始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今天的面包是什么口味的?”

“蓝莓,爸爸买的。”说完想到了什么眼眶又红了但没有眼泪掉下来。

“看上去很好吃的样子,你赶紧吃了吧!”我催促到。

孩子当下就啃了起来,我在旁边抚摸着后背,他吃着吃着慢慢跟我闲聊起其他事情来。

接下来一周,孩子与孩子的爸爸每天都在上演着今天的剧情,眼看着孩子的情绪一天比一天闹得更厉害。我还是忍不住利用中午的时间给孩子妈妈打了电话。

“某宝妈妈,事情是这样的,孩子的爸爸最近送孩子上幼儿园都会在教室跟着孩子逗留一会。这有点影响到孩子的情绪了哦。”

“怎么说?”孩子的妈妈问

“其实孩子在早上父母送过来时是最焦虑的,因为即将要跟你们分开,孩子情感上是不接受的。如果你们再继续多逗留一段时间,孩子的焦虑会越来越严重,事实上,孩子最近这几天确实情绪闹得更厉害,麻烦你跟孩子爸爸说下,也请相信我们老师,会有办法稳定孩子情绪的。”

“好的,麻烦你们了。”

隔天,孩子的爸爸尽管很不舍,还是在我的请求下快速离开了教室。孩子尽管会哭闹,但没过一会,情绪很快就稳定了下来。

“胆小”是这个孩子的母亲给这个孩子的定义,因为跟他们在一起时,他总是碰到任何事情习惯性躲在他们的后面,依赖着父母帮忙把事情解决,不敢自己亲自去尝试。

但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却展现了不同的一面,上课时,这个孩子会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当有些孩子在走独木桥时会半途而废,但这个孩子会坚持到最后。与在家长面前的“胆小”不同,在老师面前,他总是活泼好动,并愿意去尝试未知的事情。

我将对孩子的观察告诉这位妈妈,这位妈妈说:

“老师,你还是看错他了。他很胆小的,出去玩,都不敢自己一个人,一定要牵着我们,平时也都要我和他爸爸帮他做下这个做下那个,性格太懦弱了。

那究竟什么原因让这个孩子在老师和家长面前呈现不同的一面呢?

我观察到,孩子是家庭的独生子,父母对孩子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无时无刻都关注着孩子的需求,冷了?热了?饿了?怎么哭了呀?怎么摔了呀?生活的方方面面家长都亲自包办,恨不得人贴在孩子身上。这样的孩子在家长面前会变成怎么样?当然是什么都不会了,什么都等着家长去帮他解决,所以被认为“胆小”而且我相信这个标签家长已经当着孩子的面贴过好多次了,所以在他的认知中,他是个胆小的孩子。

作为一名老师,我很反对给孩子贴标签,特别是负面标签,因为成人给孩子贴的标签会渐渐影响孩子的潜意识,使孩子逐渐朝着这个标签靠拢,但我相信,负面标签成为现实都不会是我们都想看到的结果。所以,让标签远离孩子,他们都还小,充满着无限的可能性,我们都还是别太着急贴标签了。


“我知道你特别坚强,已经是大孩子,大哥哥,所以你能够开开心心地跟爸爸说再见,并且不哭是吗?”

“是的,我是大哥哥。我不哭。”

你可能感兴趣的:(那个胆小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