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让你很快乐,其实是因为我接受不了你因为我不快乐。”
在多少人的心里,曾经回响过这样的话语?
这声音,是否让你深陷焦虑之中?,但其实,害怕别人不快乐,是一种强迫症。
01
“讨好型人格”,其实只是一个文学表述手法。心理学上,并没有正儿八经的这种人格划分。在心理学的人格划分里,没有一个“讨好型人格”。
也就是说,讨好,不仅仅存在于某一类人的生活里。而是,在任何人的身上,都会存在。只是程度不一。
讨好,是你生活中的关键词吗?如果讨好的程度过重,那么它就会给你的生活带来负担,你会感觉,你活不出自我,没有界限,总是在意别人的感受和情绪,却无法保护和表达自己不同的感受和立场。
但是,去讨好的你,并不是一个受害者。
是被讨好的人在索取吗?很多时候并不是,而是讨好者会像上了发条一样去一个劲地“照顾对方”。
为什么这么累?我们找到了那个答案,
“我随时留意同学的情绪”
“我不希望她因为我而不开心。”
我们有过很多关于“控制”和“失控”接触。
希望对方快乐,只是一个美好的,善意的愿望。但假如不能接受对方和自己的相处里,有一点点不舒服不快乐,那不是控制吗?
你需要做很多事情,以确保——对方会很开心,会很满意,会觉得你很不错,挑不出一丝毛病,甚至你还需要确保对方喜欢你……
你在和对方的相处里,这个链接里,要确保如此多的东西,你要确保的东西,包括了对方的情绪、感受、对你的判断,这些本来属于另一个独立个体的东西,你却要去确保,要保证这里面,只有快乐、满意、对你的喜欢和正面的评价。
第一,这是控制。你在试图控制属于另一个人的部分。
第二,这必然很困难很耗能。因为你在插手对方的感受情绪。
“不能接受负面的事情,这是不是一种对好的‘强迫’?凡事都要确认是好的,那么凡事都无法放开你的控制,你的大脑和身体,自然无法休息。”
02
很多人,其实都有一种倾向,就是无法接受负面的事情。不开心,失败,沮丧,愤怒,选择错误、努力白费、遭遇意想不到的挫折。
无论这些事情是发生在自己身上还是关系中在意的对方身上,都觉得很难去接受。
只要好的,不能要一点点不好的。那么这不就是一种对“好”的强迫吗?是的,这里的“强迫”,和强迫症里的“强迫”是一个意思。
对顺序有强迫的人,你会看到,也许他会要求他的每一双鞋,每一件衬衣,每一个小摆设,都在必须的,固定的,唯一的位置。
这种类型的强迫症患者,是绝对不能接受你把这个东西改变一个位置的。
而只能接受人生是快乐,不能接受人生有很多不快乐,只能接受发生好的事情,好的结果,好的走向,不能接受任何与这个“好”背离的东西。
那同样也是强迫,前者是对顺序的强迫,后者是对“好”的强迫。
在和别人的交往中,在关系里,总觉得精疲力竭,吃个饭见个面都觉得特别耗神的人,可以问一问自己,你是不是,有很多自己的目的?
而这个目的,又都是需要控制到对方才能达到的?那么你当然会很累了。
如果没有外界的关系,不能接受负面的事情,你只需要控制你自己就好。但这是不可能的。
人活着,就会有关系,免不了和外界有交集。所以如果处在关系里,你就需要去控制对方,如果和外界产生了交集。你就要去控制交集的那个部分。
这样一来,你的人生就全部填在这个控制里了。
03
想去控制对方,必然是很累的。
总是想要控制。特别害怕失控,拒绝负面事情的人,比较容易处在疲劳状态,头脑拼命思考,身体也无法放松。
也许有人要问了,那为什么要去控制呢?我不可以不控制吗?
如果你总是在控制关系,控制对方的感受和对你的评价,那么如果放开这个控制,结果可能是,对方真的不开心了,或者对你的评价变低了,甚至说你令她失望了,你受得了这个吗?
你可以想象这样的情景吗?
身处其中,你会怎样?
可以不去控制的人,
会说“她怎么想,关我什么事?我还是我。她不开心,我又不会少块肉。”
不可以停止控制的人,
会体验到一种毁灭感,
一种跌入深渊的感觉。
“她不开心,是因为我不够好。”
“她对我评价变低,意味着我很糟糕!”
“她不喜欢我,我就更不能接受这样一个自己。”
不去控制的人,觉得对方的感受,不会击垮自己,“我不会少块肉”。
这意味着,可以不去控制的人,是有着稳定自我的人。对于自我的感受,不会因为别人的反应而起伏剧烈。
他们的“自我”,是依赖别人而活的。
他们并没有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自我。依照外界的风吹草动来判定自我是谁,好还是坏,他们因此往往非常敏感、讨好、疏离、脆弱。
自我越稳定的人,越有力量和承受能力,他们可以承受一定程度的负面,不管是失败,还是对方的评价,所以他们就能将更多精力放在自己身上。
不会太多去控制他人。
因此,他们会关注自己,为自己注入更多能量。
自我不稳定的,没有建立一个较好的恒定自我感觉的人,本身的力量就比较小,无法承受负面,因为在对方的负面反应里,自我就会倾覆掉,会极度否定自己。
因为害怕遇到负面反应的自己,会拼命去努力付出,以期控制对方的反应,注意力都在要讨好的别人和外界身上,因此无暇关注自己,无暇感受自己。
于是能量也就得不到补给,还要越来越耗竭。
这两种自我,前者是正向循环,后者是负面叠加,不知道你是其中的哪一种?
04
“我不能和外界建立链接。因为害怕体验失控的感觉。”有人的内心正经历这样的极度的害怕。
如果一个人,在小的时候,没有从养育者(妈妈或其他人)身上建立起自我恒定感,没有能够,在养育者对自己比较好的回应里,确立自己的好的,被人喜欢和接纳的,安全的,被允许生存的,不会被抛弃的。
那么这个人,可能会在成年之后的关系里,在和很多人的相处中,一直去寻找那种,可以确立的自我的感觉。
毕竟,我们对于自我的感觉,是需要客体来建立的。没有参照物,我们感知不到自己。如果世界上什么都不和我们发生链接,这种活着,和死亡没有分别。
而如果发生了链接,比如一个婴儿和养育者,但养育者从未让婴儿确认到,自己是什么样的一个人,那么婴儿就会很惶恐,我是谁,我是好还是坏,我被人喜欢还是讨厌呢?
这个问题,会从原生家庭开始,萦绕在我们成年后的关系里。成为自我成长的一个功课。
没有核心的自我。
是因为没有内在的稳定客体。
我们是通过客体反映出来的。
如果你的稳定客体,是你的养育者,比如母亲,而她又是接纳你肯定你爱护你的,那么在你内心,你就会有一个恒定的自我感觉,就是“我是好的,是被接纳的,是被爱的”。
写在最后
长大的你,需要不断去确定。确定自己是谁,确定我好不好。
你的自我需要你自己区照料。
照料它,爱护它,关注它,它才会慢慢被注入力量,慢慢强壮,慢慢找到,确定的感觉。
如果一直活在对外界的控制里,控制他人的情绪,这确实能收集所有的好评,但反过来,你也被外界控制了。
生存的高级解决方案,是对自己的接纳。与其去控制住,让对方看到的都是,极度完美的你,还不如去尝试接纳和持,那个并不完美的自己。
这也是一种,最好的疗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