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索引

索引

       

概念:

        索引是一种特殊的文件,包含着对数据表里所有记录的引用指针。可以对表中的一列或多列创建索引, 并指定索引的类型,各类索引有各自的数据结构实现。

 

作用:

        索引(目录):提高查询效率, 可用于快速定位、检索数据。 提高数据库的性能。

何时用?

(1)数据量较大,且经常对这些列进行条件查询。
(2)该数据库表的插入操作,及对这些列的修改操作频率较低。
(3)索引会占用额外的磁盘空间。
    满足以上条件时,考虑对表中的这些字段创建索引,以提高查询效率
反之,如果非条件查询列,或经常做插入、修改操作,或磁盘空间不足时,不考虑创建索引。

索引付出代价:(缺点)

1.消耗更多空间
2.虽然提高了查找速率,但是降低了增删改的效率
    (插入新纪录,需要重新调整索引)
查询频率高于增删改,因此还是值得使用索引的

查看索引

数据库索引_第1张图片
查看上述学生表索引
show index from student;
show index from 表名
数据库索引_第2张图片

创建索引(低效操作)

会创建一些相关的数据结构支持索引
create index index_sttudent_name on student(name);
creat index 索引名 on 表名(列名)
数据库索引_第3张图片
数据库索引_第4张图片

删除索引

drop index 索引名 on 表名;

 

索引背后的数据结构 

索引如何提高查询效率(背后的数据结构怎么样)

哈希表和二叉搜索树,都不太适合于做数据库的索引。

 

哈希表

(1) 哈希表适合进行精确查询,效率是最高的。 哈希表虽然增删改查时间复杂度为:O(1)
(2)不适合进行范围查询( between ?and ? 这类范围查询 )和顺序查找(一个一个比对结果)
(3)会引发哈希冲突

 

二叉搜索树

(1)二叉搜索树会发生树倾斜,相当于退化成了一个链表,导致查询速度变慢, O(N) [最坏情况]
(2)AVL树/红黑树(比较平衡的二 叉搜索树) O(logN), 如果数据库数据特别多, AVL树/红黑树 高度比较高. (logN),由于一个节点只存储一条记录,所以一次查询可能会有多次磁盘IO,查询速度变慢。
树的高度较高时: 查询效率也会有所影响, 如果比较次数是在内存进行,多比几次,少比几次,都没事,内存上读写速度还是较快的。 但是如果每次比较要读硬盘(速度比内存慢的多),索引效率依赖于磁盘IO次数, 这样效率就会很低。 磁盘读写并不是按需读取,而是按页预读,一次会读一页的数据。

数据库索引量身定做的数据结构:B+树

先认识B-树,再识B+树, B树是一个N叉搜索树
每个节点上,可能会包含N- 1个值,也可以更少。 N- 1个值就把区间划分成N份。
分成N个叉的意义
    一个节点可以存储多条记录,因此同样元素的数据集合的时候,比二叉树的高度小很多. I/O次数也就降低了不 少。
数据库索引_第5张图片
B+树
数据库索引_第6张图片
数据库索引_第7张图片
相对于B树,B+树叶子之间,增加了链表,获取所有节点,不再需要中序遍历。
(1)在叶子节点这里,已经是完整的数据集合。 前面非叶子节点的值,
         最终都会在叶子节点里体现出来。(非叶子结点并不存储真正的data)
(2)叶子结点为首尾相连的链表

 

B和B+树特点:

(1)B树中的值不会重复出现
         B+树值可能重复出现的
         (父元素的值,会在子元素中以最大值/最小值的姿态 出现)
(2)在叶子节点这里,B+树会把所有的叶子节点以链表的形式 首尾相连。
         这个时候就非常便于范围查找 id > 5  and  id < 10
(3)正因为叶子节点是全集数据,只需要把每一行
         (每一条记录的完整的所有 列关联到叶子节点上即可),
          非叶子节点只需要保存索引列(只存个id )

你可能感兴趣的:(数据库,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