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天盖地的肺炎新闻,是在贩卖焦虑吗?


新冠肺炎(NCP)疫情的爆发牵动着国民的心。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昼夜奋战,只为打赢这一场“战疫”。

不觉间饭桌上谈论的话题成了“村口封路,禁止外出”,“市区发现疑似病例”,朋友圈尽是与肺炎相关的新闻,疫情动态已久占热搜榜。大多数人的心情随着疫情的发展起起伏伏,有人担心患病,有人焦虑工作,有人为国家的前途而担忧。


              近几天看新闻的心理变化

这让我不禁沉思,国民的焦虑跟新闻有联系吗?

铺天盖地的新闻,是在贩卖焦虑吗?

             

            乐观的割裂

网友评论“悲催的2019刚走,2020也没有好一点”,有人鼓吹“文明在衰落”,科学公众号发声“病毒可能会成为人类灭绝的根源”。

如果你反对上述言论,相信人类永远是胜者,知识可以解决一切问题,那么你可能陷入“盲目迷信”的泥沼。相信社会永远进步,只不过是一个“神话”,一个“虚假的希望”。你也因此成为硅谷精神和商业主义的无脑拥趸,你就是现实的“乐天派”。你也可能同意Lois Lowry的著作《The giver》中所说的“这个世界是最完美的世界”。

然而,如果以今天的眼光来看,Lois其实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一个现代的乐观主义者相信,明天的世界将会比今天美好得多。

世界将越变越好的观点在知识阶层中早已过时,叔本华、尼采、福柯都是末日预言者。正如阿瑟·赫尔曼所指出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衰落论的涓涓细流逐渐侵蚀了欧洲人自信的堤坝,使得“西方文明的衰落”成了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

的确,不仅是那些以学问谋生的人认为世界坐上了一趟通往地狱的手推车,即便是普通人,当审视世界时,也会持相同的观点。

心理学家早已发现,人们对自己的生活总是抱有“晴空一鹤排云上,直引诗情到碧霄”的乐观态度,认为自己会比一般人更为幸运,免受离婚,失业,意外事故和疾病。但如果把问题从个人生活转到周遭社会,他们就会吟叹“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无尽伤悲。

研究者把这种现象称为“乐观的割裂”。近20年,无论经济是繁荣还是萧条,大多数欧洲人在接受民意调查时都认为自己来年的收入会比本年更好,但同时大多数人又认为本国的经济形势会出现滑坡。尽管新冠肺炎的病死率远低于SARS和中东呼吸综合征,治愈率也极高,但是新冠肺炎的出现还是成功让国民陷入焦虑,绝大多数人认为“世界正变得越来越糟”。



(上图中SARS为2003年全球数据,MERS为2012年9月至2015年5月全球数据,2019-nCoV为截至1月29日的中国内地数据)

他们说的对吗?悲观主义是正确的吗?

世界的状况是在速度极快的跑步机上倒退吗?

很容易理解人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念头:每天的新闻里充斥着有关战争、恐怖主义、犯罪、污染、不公、吸毒和压迫的各种信息。他们不仅成为头条新闻,还是长篇报道的关注热点。许多杂志也发出各种警告,提醒我们能源耗竭,健康衰退,以及即将爆发的瘟疫,传染病等不计其数的“危机”。

              认知偏差

无论世界是否真的变得越来越糟,我们的认知都会受到新闻的影响,从而产生这样的印象。这里指的新闻,你我皆知,不止能从媒体获得,人传人,也是一种途径。有时候谣言就成了呈“假阳性”的新闻。

新闻关注的是发生的事,而非没有发生的事。从来没有记者会对着镜头说:“我们是在一个没有病毒传播没有人员感染的城市进行现场直播。”只要地球上还有坏事发生,就会有足够的内容来填满新闻节目。

在发生的所有事件中,好事坏事是在不同的时间线上展开的。新闻并不是“历史的初稿”,它更接近现场直播的赛事解说。它关注的是离散事件,通常是自上一期发行以来的各类事件,在早些时候,是前一天发生的事,现在则变成了几秒前。

坏事往往很快发生,但好事却不是一天就能完成的,因此它们的进度与新闻周期并不同步。

和平学研究者约翰·加尔通(Johan Galtung)指出,如果一份报纸每50年出版一期,它就不会报道这半个世纪里的名人八卦和政治丑闻,它关注的将是世界性的重大变化,例如人类平均寿命的增加。

新闻的这种本质很可能让人对世界产生错误的观感,这是因为人类的心智存在漏洞。

经济学家、心理学家阿莫斯·特沃斯基和丹尼尔·卡尼曼称之为“可得性启发式”(availability heuristic):人们往往依据容易想到的例子来预测某类事件的可能性或者出现的频率。"

这在各个行业都是一条有用的经验法则,频繁的事件会给大脑留下更深刻的记忆,因此记忆越深,往往意味着事件越频繁。

例如,你只要回想一下自己的日常所见,就能推断出城市污染比农村严重,而无须对二者进行数目统计。但是,如果大脑很轻松地检索出某个记忆,不是因为它的频繁出现,而是因为其他原因,例如新近发生、鲜活生动、异常血腥、与众不同,或者令人不安,人们就会高估这类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这种可得性偏差是人们做出错误推理的一个普遍原因。滴滴出事后你就不敢使用滴滴了。当你家人看完“大龄女青年因没有结婚而郁郁寡欢”的新闻后,会觉得单身的你一定很不幸福。即便死于车祸的人其实更多,车祸却很少引起关注,因此毫不奇怪,许多人害怕坐飞机,但几乎没有人害怕开车。


              数据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因此很容易明白,在“无流血,不头条”这类新闻原则的助燃下,可得性偏差是如何引发公众对世界现状的悲观情绪的。

媒体学者对不同种类的新闻报道做过统计,他们也将一些新闻素材拿给编辑,看他们从中选取了哪些素材。以及如何表现这些素材。

通过研究,学者得出了可靠的结论:在面对相同的一组事件时,新闻传播者更热衷于其中的负面事件,而非正面的消息。而这又为抢占社论版面的悲观主义者提供了一种简单易行的写作模式:列出本周发生在世界各个角落的所有坏事,并由此得出一个耸人听闻的结论:现代文明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负面新闻本身就会产生负面的后果。大量阅读新闻的人非但不能更好地了解现实,反而会对现实产生误判。他们对犯罪问题更为忧虑,即便犯罪率正在不断下降。有时他们还会完全脱离现实。这种恐惧无异于杞人忧天。

毫不奇怪,每天接受负面新闻的读者容易变得悲观沮丧,正如最近发表的一篇文献综述指出的那样:“夸大风险、焦虑不安、情绪低落、习得性无助、蔑视或敌视他人、麻木不仁,以及在某些情况下……完全回避新闻。”他们也因此变成宿命论者,常常说出“我天生就是这样,无法改变”,或者“性格决定命运”之类的话来。

新闻恶习和认知偏差相互作用,给我们展示了世间最坏的景象,那如何才能对世界状况做出全面合理的评估?

答案是看数字。

有多少人遭受暴力的侵害,占人口总数的百分之几?有多少人在生病,多少人在挨饿?有多少人生活贫困,多少人面临压迫?有多少人是文盲,多少人在遭受不幸?这些数字是在上升还是下降?

这种定量的方法尽管有点书呆子气,但却是真正的大公无私,因为它对每条生命都一视同仁,而不会因为某些人与我们关系最近,或者长相最为上镜而另眼相看。此外,这种方法还可以帮助我们找出苦难的根源,从而知道哪种方法最有可能减少苦难。

              来个总结

新闻确实有在贩卖焦虑,但是否接收这些焦虑的权利掌握在你手里。抗疫期间建议大家不要过度关注疫情,而应该锁定权威发布,辨别真假新闻,保持心情愉悦。

世界相比过去,确实已经有所进步,正在变得越来越好。人类预期寿命不断增加,欧洲2015年出生的孩子,大多有机会沐浴22世纪的阳光;全球化和技术进步已经帮助了数十亿人摆脱贫困,世界中产阶级正在形成,地球村奔小康指日可待;人类知识边界不断扩展,能处理越来越多突发的意外,这些意外在过去可能是毁灭性的。

以华盛顿的名言结尾:“一切的和谐与平衡,健康与健美,成功与幸福,都是由乐观与希望的向上心理产生与造成的”。


———

life is always fantastic!

欢迎关注公众平台

:小马的散漫生活

分享 生活|摄影作品|随想|影音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公众号[社会社会][机智]

你可能感兴趣的:(铺天盖地的肺炎新闻,是在贩卖焦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