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使用到极致的时间管理方法——《奇特的一生》格拉宁

最近看书不多,昨天晚上走到书柜前,莫名的看到这本书,拿起来就放不下,一晚上就看完了(这件事没有什么好标榜,昨天看了附册上李笑来的读后感,他一个小时就看完了),恰巧我最近在听“得到”里万维钢在讲相对论,正对爱因斯坦膜拜的不行,昨天晚上看到柳比歇夫的一生,非常的激动,科学家的伟大,是确有其伟大之处的,你看看这句话就知道了:

“万一柳比歇夫确定的目标是不能达到的,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呢?万一过了二十来年,证明创立这样一种生物自然分类法是不可能的呢?或者说,万一现代数学机器不适合于这方面的用途呢?这样一来,虚度了年华,当初的目标原来是虚幻的东西,目标明确变成了漫无目的。

这是冒险吗?不,比冒险更可怕:这是押宝——未来、才华和希望——这些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统统拿来孤注一掷。谁知道有多少这样的幻想家在无声无息中死去,没有达到可望而不可即的目的!”

他们就是这样,“未来、才华和希望——这些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统统拿来孤注一掷”,我的人生没有过这样的决绝,也没有这么洒脱,比起这种生活态度,时间管理的具体方法什么的,真的不值一提。他们是有梦想的一群人,他们为了人类的进步,付出了青春,付出了自己的一切,他们不计后果,毅然决然,一旦树立目标,就倾其所有,又有几个人,是真的这样拼过呢。

事业代替了伦理,决定了伦理,它本身就是伦理,把存在和哲学的一切问题一笔抹杀;为了事业,人世间的一切喜悦和乐趣都不值一提

舍此取彼,他取了自我牺牲。

这是我们熟知的那种科学狂。他为之献身的生物学任务相当重要,其余的事情与他都不相干。科学要求付出最大的努力,做出最严格的自我克制。

柳比歇夫每天对自己的工作时间做详细的记录,每年都有详细的总结和来年的计划,总结时各大项所花的时间和年初的计划偏差极小,我们和柳比歇夫的区别不是在于智商有没有高到思路这么清楚方法这么成型,区别在于,我们没有把自己献祭出去。在他的世界里,时间并不是他的,他把他的时间拨出来一部分给了科学,那么,他就当然的每天要做详细的记录,每年要向自己的信仰做汇报。如果我们也有了一个毕生誓死要达到的目标,规划时间,记录时间,也会顺理成章,如果只是为了管理时间而管理时间,就很难有很好的效果了。

他的工作保持着一个较为稳定的强度,持续了56年,每天记录每项工作花费时间,也坚持了56年,他每天工作五六个小时,周六周日从无间歇(这五六个小时是刨除了所有休息时间的净时间噢),他每天早上头脑清醒的时候,看严肃的书籍(哲学、数学方面的),钻研一个半到两个小时以后,看比较轻松的读物——历史或生物学方面的著作。脑子累了,就看文艺作品。昨天看了一个被誉为当代爱因斯坦的美女的介绍,帕斯特斯基,她说“物理学本身令人兴奋,困了就睡觉,不困就研究物理。”

事实说明,管理不好时间,是因为我们并没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为之奉献一生,并不是技巧、方法的什么问题。

一键购书:奇特的一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个使用到极致的时间管理方法——《奇特的一生》格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