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古代私塾到现代私塾,教育到底怎么了

谈到私塾,相信很多人都会非常熟悉,只要是上过中学教育的人,大多会对鲁迅笔下那略带恐怖意味的“三味书屋”会心一笑。

1926年9月,鲁迅在《莽原》杂志上发表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文中提到:“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一个古板严肃的老先生,一群扯着嗓子大喊大叫的学童,还有一把随时防备被老先生偷袭的戒尺,这就构成了国人脑海中“私塾’的整体画面。

私塾先生

私塾的教书先生也被称为“塾师”,当时最受欢迎的是“廪贡生”,即明清两代由府、州、县推荐到京师国子监学习的书生,他们享受地方津贴;其次是秀才,即明清两代在县、府级考试中及格、有资格参加省级考试的读书人;其次是童生,即不管年龄大小,未考取生员(秀才)资格之前,都是童生。

塾师中以童生最多,他们都是不第秀才,穷困潦倒半生,只好走上教书这条路。

古代私塾分类

据资料考证,清末学部把私塾分为义塾、族塾、家塾和自设馆。义塾具有免费公益的性质,是专门为贫寒子弟设立的学习机构。

《红楼梦》第九回写道:”这义学也离家不远,原系当日始祖所立,恐族中子弟有力不能延师者,即入此中读书。凡族中为官者管有帮助银两,以为学中膏火之费,举年高有德之人为塾师。”这便是义塾。

族塾往往设在宗祠内,不招收外姓儿童。族垫依靠族产支撑,属于宗族内部办学。几家凑起来请一个先生,设一个馆。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回写道“汶上县薛家集要请一个先生,就是这观音庵里做个学堂,因为有好几家孩于要上学。”后来请了老童生周进在观音庵立书房教授蒙童,这便是族塾

富家大户聘请名师宿儒在家专门教授自己的子女,这种私塾称为家塾。

《红楼梦》第二回写贾雨村“偶遇两个旧友认得新盐政,知他正要请一西席(。西席:家垫的教师或幕友)教训女儿,遂将雨村荐进衙门去,教林黛玉读书”。这便是典型的家塾。

私塾先生在自己家中开的馆叫自设馆,是私垫中最多见的一种形式。塾师家的厢房,只要比较宽敞,即可作为教室。如果空间不够,可扩张到过道、屋榴下,也可以另租地点或在庙宇的空房间设馆。

自古道:“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私塾教育的目的性一般很明确。家长送孩子来求学,老师首先会问:“你打算让孩子将来干哪行?”

多数家长会回答“能识几个字,不当睁眼睛就行。”也有的说:“能扒个算盘珠子,记个豆腐油盐账,做个买卖人就好。”这就是识字记账的低层次类。

有的家长想让孩子肚子里有点墨水,将来能舞文弄墨,这是搞文字工作的中层次类。

还有一种是希望孩子多读些经史子集、能写诗会文,做个有学问的人,这属于正统的求学之人,是人数较少的高层次类。

私塾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中国人在私塾中接受教育,启迪人生智慧。 然而随着近代社会的发展和转型,旧式私塾显露出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学目的、教育理念等方面的不足,逐渐弊端横生。

现代私塾

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为新学让路,为此拉开了长达半个世纪的私塾改良的序幕。

直到现在,现代私塾教育蔚然兴起,让孩子从学校课业压力中脱离出来,到书院接受教育。有网友称这种“家庭互助教育”堪称“理想教育的试验田”。

早在2007年前后,大量的私塾便如雨后春笋般在民间悄然兴起。

唱《诗经》、读“孝弟三百千”、学艺术、做手工等等活动在现代私塾里蔚然成风。

现代私塾在培养孩子独立性和自主学习的同时,社会上的担忧和恐惧也随之而来。“没正规学历,孩子出路在哪?”

曾有新闻报道家长自筹百万建“现代私塾”引出一连串问题。

根据我国的《义务教育法》“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而现代私塾却触碰了法律“天花板”。

现代私塾作为一种校外培训,不具备全日制教育的资格,因此很难获得办学许可,严格来说,属非法办学。

“现代私塾教什么?怎么教?谁来教?今后孩子的路怎么走? 现代私塾模式怎么运营”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摆在了现代私塾的面前。

如今,要想让现代私塾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并取得真正令人满意的实效,还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私塾作为一种特殊时期的教育形式,几经起伏。随着社会的革新和发展,教育方式和内容不是绝对化和唯一的,教育在呈现大众化的同时,更需个性化、多样化,让孩子成为有能力、有担当,传播社会正能量的人。

所有的教育都有优缺点,不可一棒子打死。

正所谓“有教无类广撒恩泽,个性发展方显本色”。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古代私塾到现代私塾,教育到底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