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之“柳暗花明”——《中国经济2020》读后感之三

去红利、去产能、去商能、环保危机、金融危机、中美贸易危机及来回折腾的波动政策,让中国经济似乎到了“山穷水复疑无路”的窘境。然而,慢!相对空头,中国经济的多头也非常明显,相对“空头6+1”,多头也有“6+1”,它们是:二次城市化,大交通,大消费,大通信,大文化,大金融+外部空间,这些优势是中国经济上行的强劲动力。

第一,二次城市化。第1次城市化将乡村变成城市,二级城市化将城市变成都市,从特大城市外围到大型城市功能迭代,从县市区域联动到特色小镇以点带面,从湾区经济到超级都市圈、都市群发展,二次城市化依然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

第二,大交通。罗胖在跨年演讲中公布的数据,2019年中国高铁里程达到3.5万公里,占全世界的2/3以上,全球十大港口中国占7个。除此之外还有中国高速公路达到了15万公里,将要建成500个以上通航机场,未来可能会达到县县通飞机。大交通彰显了中国“基建狂魔”本色,是撬动GDP最“简单粗暴有效”的方法。

第二,大消费。2018年消费对GDP贡献率达到了76.2%,成为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首,消费升级还带动了制造业升级,实现从出口大国到消费大国的转变,消费驱动的外贸逆差也加速了人民币国际化。

第四,大通信。2019年一件外交大事牵动着全体中国人的心,那就是华为CFO,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拒捕,而这个外交事件深层次的问题是美国在第5代移动通信网络(5G)被中国全面超越,舒红了眼的美国人耍起了下三滥的流氓手段。但中国在通信系统、设备制造、基站、产业链、编码标准等方面,已经牢牢占据领先位置,并推动互联网进入万物互联时代,物联网、云计算、AI、VR、AR等新技术和5G相结,将催生更多新应用,新业务,革新各行各业。

第五,大文化。从需求角度来看,物质主义时代已过,转向精神之上。从供给角度来看,传统产业经济似乎到头了,文化产业兴起是后工业社会的客观需求。一边是文化产业化,另一边是产业文化化,各行各业被文化格式化,大文化发展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六,金融大发展、大开放。虽然出现了“人造牛市”,互联网金融冒进等一系列金融乱象,但以2017年金融工作会议为标志,政策层面开始去杠杆,矫正了中国金融脱实入虚的发展方向,将迎来金融业健康发展之路。

此外“一带一路”的倡议,人民币国际化趋势及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等,为中国经济打开了广阔的外部发展空间。

据金融专家香帅的调查数据,在中美贸易激战正酣之时,2019年中国外贸出口不降反增。罗胖在跨年演讲时援引何帆老师的观点,中国经济的基本盘就是“超大规模”。是的,具有14亿人口超级规模,具有同时拥有海权和陆权超级地缘优势,具有超广阔的疆域国土,具有超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具有超高效的举国体制,中国的经济基本盘是稳定的,甚至是具有无限希望和潜力的。

早在一个世纪之前,地缘政治大师麦金德就穿透历史的迷雾,洞悉了21世纪真相,在《历史的地理枢纽》一书中,预测未来将由中国引领世界。历史学家汤因比也在其撰写了半个世纪的著作,《历史的研究》一书中指出,21世纪的文明主旋律将是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的糅合。

中国经济是全球经济的一部分,受全球经济和自身发展问题的影响,前进的道路上难免有各种各样的阻力,但中国是一个超大规模的经济体,是一个有着自己生态体系和演化算法,可以自我修正、自我提升的强大有机体,所以,在看似“山穷水复疑无路”的困境下,只要我们中国人有足够的定力,躬身入局,坚定信念,勇敢面对挑战,就必然能够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未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经济之“柳暗花明”——《中国经济2020》读后感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