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作的那些事

关于写作的那些事


        关于写作,在金钱当道的时代,若不能以此产生经济效益,或者作为经济的附庸存在,对于作者,只能是一种自我对话和升华的方式,有可能还会成为被人嘲笑戏弄时的鸡肋,所以如何坚持长期不求利益的写作,并作为生活的一部分长久保持就成了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         

        在数码智能尚不能普及的时代,想写的时候不一定能够买起纸和笔,如果在外为生活奔波,太多的稿纸书籍必然成为行囊中最沉重的那部分。因为写作和读书是有必然联系的,读有思,然后记之,所以,写作之前必须经过大量的知识与词汇储备,然后才能够持之以恒地通过读书思考写作,写作思考读书这种良性循环将创作进行到底,我比较信奉毛主席的那句名言:

        活到老,学到老。

          然后再加一句:写到老。

     

关于写作的那些事

            写作是一项比较需要逻辑性的东西,起承转折之间,必然存在某种联系的,只要书读的够多,思考的够多,只要不是在写流水账,逻辑性不用刻意为之,就会随着作者的心意,不知不觉中体现出来了。别人如果不能够明白作者当时的心境,而对其作品妄加评论,这种做法万不可取。弱水三千,君子取一瓢而饮,其中甘苦唯君子自知,妄加评论,也算是对作者人格的一种亵渎,不能不谨慎些。

      前面说到写作起承转折,其中的起,是创作一片文章的出发点,也就是以前读书时老师讲过写作首先是要明确的中心思想,如果是写批判性文章,或者评论性的文章,以及长篇小说,需要确定作者的立场,观察事物的角度,以及对人物的好恶,确实要在这方面下一番大功夫,才能够致使写作过程不受各类因素干扰然后大功告成。

     

关于写作的那些事

        但是,不一定每个人都会去写时评小说,那毕竟是少数,而且现在社会节奏这么快,每一丝让人快意的遐思,都会因为作者的学识高低,时间多少,不能够一以贯之地完成表述而稍纵即逝。而这一丝遐思如果当时不能够记录下来,往往又会因为作者在事后对妄图对其进行延续而变得生硬和无味。所以每当有一丝遐思灵感闪现,如果可以,我还是建议当时记录下来。这种作法,自古就有,比如唐朝诗人李贺,终日骑驴闲游与山野之间,来了灵感就记录下来,回家整理成篇,这样固然显得作者有些江郎才尽,不够洒脱,但对于当下的人来说,不失为一种圆满当时心境的办法,如果像另一位唐朝诗人贾岛,三年得两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长时间反复推敲,而且还能够在推敲途中遇见韩愈这样的大家并结交为好友,精神与物质双赢,这还是着实不错的。

         

关于写作的那些事

        现在,我们拥有了各种各样可以记录自己所思所想的方式与工具,也拥有了可以随时随地能够看见别人的作品,进行思想碰撞的机会,写作的门槛虽然很低,但是能够跨过去并长期坚持的,都算是英雄,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将自己的另一面曝露给这个世界 ,被别人赞美或者批判。思想在不断积累知识与思考中蜕变成蝶时产生的阵痛,必将使每一位热爱写作的人再回首时,得见大道,平静喜乐。

        祝每一位热爱读书写作的人,创作愉快。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写作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