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经典论据的两次使用探理性思辨的丢失与回归
此文发表于《语文学习》2016年第1期
在中学生的议论文写作中,不讲理,讲不清理,说偏激的过头话,说偏颇的一头话,说偏狭的到头话的现象十分常见。很多学生写出来的议论文往往观点经不起推敲,论据片面,表述绝对,仅仅停留在非黑即白、非此即彼、非恰当即不当的单环思维层次,对现象或问题用简单的“是”或绝对的“否”来回答,缺乏基本的理性思辨和逻辑推理。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我们是怎么把理性和思辨弄丢的?思辨从何而来?如何呈现?笔者从大家耳熟能详的一段文字的两种不同运用姿态中有了一些发现。
我们是怎么把理性思辨弄丢的?
我们先看这样一段文字: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这是司马迁《报任安书书》中的一段文字。它被众多的老师或教辅资料奉为备考素材中“万精油”。曾经一位老师把它在成功镶嵌到了2006年全国各地13道高考作文题中。笔者也看到有人将它“灵活运用”到了2014年湖南省的高考作文中:
古往今来,苦难孕育多少才俊?盖文王拘而演《周易》……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古之立大志者,不必惟有超群出众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而砺志修德,立当存高远之志,正是仁人志士品格崇高的显现,才有这文气勃郁的胸襟开阔,以其海纳百川的博大与精深,以其利壁千仞的刚毅与坚韧,在怀才不遇的自我否定中完成超越,在人生坎坷的苦难中自我更新而得到升华,以其杰出的传世之作和丰富的人文内涵而集美流芳。真可谓:心若在,梦就在,心在哪里,哪里就有风景,志在哪里,哪里就有成功。
依此,这段文字似乎也可以套用到2015年的不少作文题中。如:湖南高考作文题,“大树”想去旅行,可是没有翅膀也没有腿(遇到困境或逆境),但它(不放弃对梦想的追求)决定自己想办法,结出甜美的果实,让吃了果实的飞禽走兽带着树的种子传播到世界各地(实现了梦想)。
我想,我们不会否认,身边很多的老师、很多的课堂甚至我们自己的作文教学中都在用这样的所谓“一材多用”的技巧教我们的学生灵活处理和使用储备的类似经典论据。因为,在我们的议论文写作教学和训练中,我们做得最多的两件事情就是教会学生从材料(或话题)中引出准确的立意,并用论据(主要是所谓事实论据)对立意(观点)进行所谓的证明。这使得长期以来“观点+事例”成为了议论文写作通行的“格式”,所谓“理不够事来凑”。但稍稍一推敲,我们便不难发现,上文引述的对材料的分析和立论存在的问题:文王是因为“拘”,仲尼是因为“厄”,屈原是因为“放逐”才有了惊世之作吗?真的只要志在哪里,哪里就有成功吗?只要不放弃就能实现梦想吗?生活中,有志,有梦,能坚持,却不能达成目标的人不是比比皆是吗?甚至远比成功者要多很多。王安石游褒禅山便悟到了“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的道理。“有志”自然是成功的重要条件,“苦难”和“挫折”的确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创作的潜力,但是决定成功的要素是多样的、复杂的,既有主观因素的制约又受客观条件的影响,我们不能简单归因。诸如“苦难成就伟大”“逆境成才”“有志者事竟成”这样的论断经得起推敲吗?司马迁《报任安书》里的这段文字能证明这些观点吗? 真实的议论文写作,论点往往是在写作中酝酿、成熟和诞生的,而不是在写前就呱呱坠地,写作的过程本身就是论点不断完善、修改甚至推到重建的过程【1】。而我们的议论文写作通常是论点先行,再找与论点一致的论据。从这个意义上论证等同于用事例具体说明已给定的道理。这样一来,我们的议论文写作便选择性地忽视了两个基本的理性认识:第一,一切论点(观点)的正确性都有它的界限,越过这个界限就可能走向反面,变成谬误。第二,例证法固然有“事实胜于雄辩”的巨大力量,但是事实不是全部或足够多是很容易被抓到逻辑漏洞的。
理性的认识作用并不在于对现成的结论做证明,有时倒在于对现成结论的具体分析,揭示其合理与不合理部分的矛盾【2】。理性思辨往往是从对论点的质疑开始的,而我们的教学似乎只负责从话题或材料中找到论点可以是什么、最好是什么,至于它是不是片面的、狭隘的、可以分析甚至否定的,往往就“事不关己”了。波尔曾说,即使你证实了数不胜数的天鹅是白色的,但只要找到一只黑天鹅,“所有的天鹅都是白的”这一论断就会被轻易推翻。单在文学史上辛弃疾、陆游等壮志未酬的例子就不胜枚举,坚持就能实现梦想的简单论断是极容易被驳倒的。而我们的教学中“单层单向度的形象化论证”问题却非常严重。所谓“单层”即论证方法只有例证,而且往往只例不证,例证又只是停留在同一个层面上,只有横向的数量的扩充,表面的并列,没有内在的逻辑层次更没有纵向的深化的阐释分析。所谓“单向度”即论证时不考虑反面的不同的意见,根据观点组织与之一样的材料,把不符合论点的论据“自动屏蔽”。这两个常识长时间大范围被视而不见是造成绝对化、以偏概全、简单化归因、孤证等逻辑错误在学生的议论文写作中司空见惯的重要原因。理性思辨意识、批判性思维能力也因此得不到提升甚至长期被遮蔽。
理性思辨从何而来?如何呈现?
同样是司马迁的这段文字,我们来看看狄马先生怎么来分析运用的?
其实,苦难并不总是导致伟大。相反,在很多情况下,它毁坏了人的尊严,伤害了人的心灵,扼杀了天才的创造力。中国人在讲到苦难时,喜欢引用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的话:“盖文王拘而演《周易》……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但几乎所有的引用者都忽略了前面的几句话:“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谁也不能说,文王不拘就演不出《周易》……《诗》三百篇,圣贤高兴的时候就一定写不成?因而,这是把特殊的历史情境当成了普遍的创造规律。
苦难在一定的意义上,提升了人的精神品质,增强了人自我实现的能力,使得一个人可以最大限度地摆脱生命的庸碌,甚至在有限的范围内,我也愿意承认这种苦难哲学对人的安慰作用。但不是所有的苦难都能转化为创造的动力,苦难转化为创造的动力是有条件的。这首要的条件就是苦难的承担者必须具有非凡的毅力,超人的心智,以及对自己牺牲较低价值换取更高价值的坚定不移。当然,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一些人为了取得更高的成就,总是得牺牲在他们看来价值较小的目标,但对处于历史关头的承当者来说,这种选择有时会变得异常残酷。因为它不仅要牺牲自己的健康、安逸和生命,有时甚至会影响到别人的健康、安逸和生命,而且更令人丧气的是,即便牺牲了自己和别人的健康、安逸和生命也不一定能换回自己所期望的目标。它需要牺牲者的才力、勤奋和机遇都处于一个比较协调的状态里。可以想见,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人们的创造精神被苦难和凄惨的生活窒息。在荣誉、金钱和地位的诱惑面前,在只有按照既定的方式生活才能获得尊严的社会里,要让所有的人都顶住贫困、疾病以及各种世俗专断势力的压迫从事他所心仪的事业,未免是奢望;在离婚、抄家、监禁、杀戮、秘密处决、甚至灭门九族的威慑面前,只有极少数人能够扼住命运的咽喉向撒旦宣战,而大多数人则选择了投降。在他们看来,自由虽然是好东西,但要牺牲世界上那么多的好东西来保全它,就未必值得。这就是历史上被处宫刑的人多矣,而司马迁只有一个的原因。(节选自狄马的杂文《荒谬的苦难哲学》 )
我们不妨试着追问一下:1、同一材料,作者用来论证了什么论点?2、作者在论点的表述和阐释上有什么特点?
圈画出上述文段的观点句我们不难发现:作者避免了片面简单的论断(苦难成就伟大),而是运用批判性思维,质疑“苦难成就伟大”这一认识有无普遍性意义,提出“苦难并不总是导致伟大。相反,在很多情况下,它毁坏了人的尊严,伤害了人的心灵,扼杀了天才的创造力”的观点。对司马迁的这段文字进行了反面假设条件分析得出人们喜欢将这段文字来证明“苦难成就伟大”“这是把特殊的历史情境当成了普遍的创造规律”。作者既走出了“选择性失明”的误区,站在反方的立场,自我校准:“苦难在一定的意义上,提升了人的精神品质,增强了人自我实现的能力,使得一个人可以最大限度地摆脱生命的庸碌。”又理性地分析了苦难转化为创造的动力的复杂条件:“苦难的承担者必须具有非凡的毅力,超人的心智,以及对自己牺牲较低价值换取更高价值的坚定不移。”“它需要牺牲者的才力、勤奋和机遇都处于一个比较协调的状态里。④”)作者的论点是在具体分析的过程中不断矫正、完善的。“并不总是”“在很多情况下”“一定意义上”“在有限的范围内”“不是所有的”等对范围、程度的限制性词语的运用给论点的成立加了限制和条件,立论全面、稳当, 分析充满思辨和理性,表达严密、周全。 另外,作者在论述“苦难转化为创造力是有条件的”这一观点时,又借助恰当的关联词语(见上文字体加粗的词语)清晰呈现了阐释分析和逻辑推理的过程及思路,展示了论证的逻辑性和层次性。这种理性思辨是从对论点的具体分析开始的,又在对论据的具体分析中深入、展开。
在议论文写作中,我们应该有一些基本的认识:事物是复杂的、矛盾的,矛盾的转化是有条件的,而且条件往往很复杂,或者说一个结果的产生往往是由多重原因支配的,因此观点的成立也是有条件限定的。所以立论的基本要求就是全面,对于可能隐含着片面的论断,哪怕是众多周知的论点,都不能不假思索地追随 ,而是要加以具体分析,一般与特殊,主要与次要,正面与反面,分析论点相对正确的条件、限制、范围。这就要求我们在立论和论证时应该树立反方意识,要指出对方的不足和缺陷也要承认对方的合理性因素,同时还要考虑自己观点是否有疏漏,是否需要补充和完善。在运用论据时,我们要能就因果或条件的复杂多样性进行追问,展开具体分析,我们的观点才会更周全、思路展开的逻辑会才更清晰,严密。
从狄马先生对“苦难与伟大”的论证、分析我们似乎可以找到两条通往理性思辨的路径:一是关注事物矛盾对立的两面(甚至多面),选定立场后,一定要考虑相反意见,借助“一般而言”“很多情况下”“在一定的条件下”“某种程度上”等限制性词语表述论点,让立论更稳当。二是构思过程中尽可能挖掘多层原因或铺陈复杂条件,使用关联词呈现分析过程,既为自己的立场寻找支持的理由也应同时考虑支持反面论点的理由。让分析更全面、论证更严密。在阐释与分析的过程中,过程呈现严密,观点得以修正,偏向一元价值或二元对立的非理性议论会因此而减少。
附:学生习作及评析
以下是《小议“笨鸟先飞”》片段写作练习中“理性思辨”训练前后的两组学生习作。
第一组“笨鸟先飞早入林,愚人先学早成才”,天赋的高低并不重要,后天的努力才是成功的奠基石。韩愈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勤勉进取再笨的人也会领先他人一步。太贪玩、放松要求,再聪颖的人也会埋没与生俱来的天赋,一事无成。常言道,“成功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可见,勤奋是一个人成功的必修课。
第二组
片段一 笨鸟的“笨”并不是指智力上的缺陷,而是指人在某个领域或事件上不如别人。(用对比阐释关键概念“笨”为后文议论框定后面的阐发点)“笨鸟先飞”告诉我们当你不擅长做某事或是落后于人的时候,你就要在别人行动之前行动,在别人努力之前努力(阐释论题的内涵)。一般而言,只有当你比别人起步早才有可能比人学得多,只有你比别人更早付出你才能走在大众的前头(肯定其合理性,用“一般而言”“才有可能”让自己说活留有余地,避免绝对化)。然而,“先飞”了并不意味着“飞好”了。它必须同时具有足够的毅力,有接受严峻挑战的心理准备,它不仅需要坚持还需要有明确的方向,不能盲目地飞,否则极容易在中途迷失(指出其合理成立的复杂条件,避免了思维的平面化、浅表化;用关联词呈现了分析思路,连贯、有条理)。可见,笨鸟要“飞好”能永远飞翔在蓝天,光“先飞”是不够的(得出初步结论)。
片段二 为什么笨鸟要先飞呢?因为它笨,笨得无法与其他鸟飞得一样高一样快。所以,它要用时间来弥补先天上的不足(由果溯因,因果关联词清晰呈现说理思路)。诚然用时间铸就的“先飞”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先天的缺陷。但是,先飞给笨鸟们带来的是什么?比其他鸟飞得苦,飞得累,还不如其他鸟飞得好,虽然可能暂时领先,但因为笨,最终还是会落在众鸟的后面。这些都会对他造成巨大的心灵伤害。(用让步、转折、因果关联词呈现自己对“笨鸟先飞”可能出现的后果进行推理)那么作为“笨鸟”为什么不收拢双翼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来抒写生命了?当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时,他也同时为你打开了一扇窗。当命运决定你在某一领域为一只“笨鸟”时,你并不需要倔强地与命运死磕,而是要勇于接受命运的安排,先甘心做一只“笨鸟”,按自己的频率、节奏不受干扰地飞行,再寻找到上帝为你打开的那扇窗,从那里“飞”出去,做一只聪明的笨鸟。(再次因果追问,得出新的观点--先甘心做一只“笨鸟”再寻找“那扇窗”)
第一组,从立论到论据的使用都有明显的片面性、绝对化问题。第二组两个片段中用到了概念(关键词)阐释、注意到了问题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考虑到了因(笨、先飞)果(早入林或暂时领先但终究落后于人)的复杂性、条件的多样性(先飞、方向正确、足够毅力、充分的心理准备等),论点在具体分析的过程逐渐确立、完善,甚至提出新的问题和立论(为什么不收拢双翼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来抒写生命了?当命运决定你在某一领域为一只“笨鸟”时,你并不需要倔强地与命运死磕,而是要勇于接受命运的安排,先甘心做一只“笨鸟”,按自己的频率、节奏不受干扰地飞行,再寻找到上帝为你打开的那扇窗,从那里“飞”出去,做一只聪明的笨鸟)。限定性词语和关联词的使用(黑体加粗部分)让说理逻辑严密、层次清晰。可见,理性精神和思辨能力是可教的,正如狄马先生所说,“从思维方式入手改进写作教学,比较可行,操作空间也比较大。【3】”我们应该努力在读写过程中交给学生一些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让理性思辨意识和具体分析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有路径有依托。
参考文献:
【1】叶黎明 .写作教学内容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第291页
【2】孙绍振 .《孙绍振论高考语文与作文之道》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297页
【3】狄马、余党绪 .《学生阶段培养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可受用终生》【J】.语文学习,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