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拾文集]《儒林外史》读书小论文之社会风貌篇

《儒林外史》中人物姓名解密 |  陈芝攸

    吴敬梓所著的《儒林外史》一书,描绘的是清朝科举制度下的芸芸众生,其中登场人物四百余人,而在这四百余人中,有名或有姓或有称呼的就有395人,两字名100人,三字名184人,四字名11人。作者吴敬梓呕心沥血,在三十九岁时写成了《儒林外史》一书,先不说书中别出心裁的故事情节,其中395个名字,作者都取得别具一格。

一、    寓意内涵识真儒

    《儒林外史》虽是一本讽刺小说,但它在讽刺当时社会上的一些假名士的同时,也写了不少真儒名士。其中就包括王冕、杜少卿、迟衡山等等。书中有不少假名士冒充真名士抛头露面,但是,究竟谁才是真正的真儒名士,作者吴敬梓其实早已在他们的姓名中给出了答案。

    先来看看王冕,杜少卿和迟衡山的名字。王冕名中的“冕”是帝王的礼帽,加上“王”这个姓,更是为“王冕”这个名字中的王之气表现的淋漓尽致,杜少卿名中的“卿”是古代高官名,同时又是古时君称臣,同时又是古代官职名;迟衡山的“衡山”是中华五岳之一,除汉武帝外的历代帝王都在此祭祀典。看完三人的名字的喻意后,想必就很容易就会发现,三位真名士的名字都与朝廷或是官职有关。可是通读全书,我们发现,三人都不愿当官,两人跑了,一人硬着头皮上了。那作者为什么要给他们起这种充满“仕味”的名字呢?

    先以王冕为例。王冕家境贫寒,又七岁丧父,但好在他天资聪颖,在日常放牛之余,自学书画,“年纪不满二十岁,就把那天文、地理、经史上的大学问,无一不贯通”,可是王冕“既不求官爵,又不交纳朋友,终日闭户读书。”

     后来朝廷行文征聘王冕,做官王冕更是连夜逃往会稽山去了。那么王冕为什么不想做官呢?是做官不好吗?其实不是的,而是因为这个时代。危素要见往王冕,他不见,是因为“时知倚以着危素的是,要在这里酷虐小民,无所不为,这样的人我为什甚要相与他?”而拒绝新朝廷征聘的理由,便是明朝采用了八股取士,王冕早也看出采用八股取士后,“将来读书人既有此一条荣身出路,把那行文出处都看清了。”便拒绝了朝廷的征聘,连夜逃往会稽山了。王冕是因为看清了腐败的朝政,所以拒绝入仕途,更是因为看清了科举制必将污浊整个社会,走向衰亡,所以才选择了隐居避世,逃往会稽山。

    杜少卿也是看清了仕途一片黑暗,做官无法拯救这个黑暗的社会,后装病辞召。而迟衡山可能是这群真名士中最特殊的一个,他入了仕途当了官。他虽入仕途做官,但也是对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极为不满。三十四回中,他认为,如果说庄绍光是“我到不行就退而自省”,那么迟衡山就是“我道虽不行勉力行之”。当然迟衡山当了官也做了不少好事,但依旧无法拯救这个黑暗的社会。

    回归正题,为什么作者要给他们起这种充满“仕味”的名字?这是因为作者认为只有像这三人这样,有高尚品德又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才能做好官,才能造福百姓,才能拯救这个黑暗的社会。若是三人身在一个不那么黑暗的时代,必定会成为一个清廉正直的官员,为朝廷贡献自己的力量,这同时也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美好愿望,希望朝廷的官员也都是清廉正直,有真才学识的人,会变得更加有责任有担当,一起改变这个黑暗的社会。只可惜事与愿违,这个腐烂到骨子里的社会已经无法被拯救了。

    除去《儒林外史》中的真儒名士,书中的女性角色也是独树一帜。其中沈琼枝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沈琼枝的“琼”是指美好的事物,“琼枝”同时又比喻品行高洁的人。吴敬梓笔下的沈从枝,生得标志,善于作诗,同时她不畏强权、追求平等、自尊自立,不甘给别人做妾而出逃,遭受了不公平的对待时勇于反抗,绝不软弱、绝不妥协。沈琼枝同时也是书中唯一一位有名有姓的女性人物,想必作者起这个名字,不单单赞扬她的美好品格,更是因为作者有着先进的女性观,认为男女之间应平等,赞咏了像沈琼枝这一类敢于为平等为自由而抗争的独立女性。

  二、 谐音含义看讽刺

   《儒林外史》是一本清朝讽刺小说,讽刺的成分肯定是少不了的,作者在描写讽刺情节的同时,也将讽刺融入了人物的姓名当中。

   王德,王仁——忘德,忘仁。《水浒传》中武松在孟州道的酒店找茬儿,问店里的酒保店主人姓什么,酒保回答说姓蒋,武松并紧接着质问道:“那为何不姓李?”其实这句话问的同样也适用于《儒林外史》中的二王,为什么他们就姓王而不姓李,或者其他个什么呢?是因为他们的姓“王”和名字连起来读,就谐音“忘德”“忘仁”。

    这二王在书中的表现也真是名副其实的——把德和仁忘得一干二净,二王初登场于第五,回他们出单就是他们的亲妹妹王氏,也就是严监生的妻子重病,已是命不久矣,但二王出场并不是来看望自己病重的妹妹,而是收了严监生的钱来帮他扶正妾室赵氏的。妹妹病重,丝毫不关心,二王的眼里只有利益,没有亲情,等妹妹咽气了,严监生和赵氏都悲痛欲绝,赵氏甚至直接哭得昏死过去,但二王却丝毫没有悲伤,只是一味地讨好这未来的严府女主人——赵氏。二王的妻子当然也没闲着,趁赵氏晕倒之乱,抢走了王氏和赵氏不少的金银首饰。

    赵氏成为严府的女主人后,二王更是对她百般讨好。但随着严监生和赵氏独子的先后去世,二王的丑恶嘴脸更是直接显露了出来,上到赵氏被大伯严贡生抢夺财产时的一言不发,下到随便找借口敷衍赵氏后直接溜之大吉。名中虽有“德”与“仁”,但其表现无不体现其“忘德”“忘仁”之本性。

   《儒林外史》中的儒生,除了王冕杜少卿一类的真儒之外,便是当时社会上最多的腐儒了。腐儒的两位代表——周进和范进。周进在贡院头撞号板和范进中举发疯的故事,二人的寻死和发疯,作者其实早已在他们的姓名中埋下了伏笔。

    先看周进。周进的名字含义比较复杂。他的名“进”,是要进举,中进士的意思。周进生活穷困潦倒,并深深的相信科举是自己唯一的出路。当时的科举采用八股取士,而八股的范围应限于四书和五经,想必周进的姓“周”便是取自四书五经之一的《周易》了。

     相比周进,范进的名字含义就简单多了,就是“以周进为典范”。两位都是大半辈子在科考,都卡在了考取秀才这里,然后得到贵人相助,之后人生一路“开挂”,考中举人,进士,然后当大官。两人只是以“想当官”,“想过好日子”的目的,而参加科举,而不是为了学习文章,更不是为了报效祖国,像“二进”这样的人最后都当了大官,而王冕,杜少卿这样的真名士却隐居辞召,实则讽刺。

三、别名别称晓身份

  《儒林外史》中人物繁多,作者当然不能人人都那么用心的去起名字,其中也有不少有名无姓,或者有姓无名的角色,当然也少不了有名有姓还有别称的人物。

     古代有很多人都是以官职身份作为别称,比如《世说新语》中提到了陈太丘,是因为他曾任太丘长,《送杜少府之蜀州》中的杜少府,是出任蜀川少府。那么《儒林外史》中的牛布衣又是什么?牛布衣,本名“布衣”在古代指的是平民百姓。而牛布衣是一个穷困潦倒的落魄读书人,虽做幕多年,却不善趋势迎合,从而无怪乎其郁郁不得志,终生潦倒,去世后被牛浦郎冒名顶替。牛布衣实际上就是当时社会上千万落魄士子的一个缩影。他平凡一生,辗转漂泊,最终寂寞离去,不过只是一个“布衣”罢了。看完穷困潦倒牛布衣,再来看看和他相反的、生在官宦世家的蘧公孙吧。蘧公孙,名来旬,字駪夫,其祖南昌太守蘧祐、其父蘧景玉都颇有文名,是以世人以“公孙”敬称之。出生官宦世家,爷爷和父亲对他也是十分宠爱,他从小也是耳濡目染各种文学作品,饱读诗书,最终入赘了鲁家,与鲁编修的独女鲁小姐成了亲,生活过得还算幸福美满。

    从牛布衣和蘧公孙的别称中,我们可以看出两人身份的差异。无论是平平无奇的市井小民,还是生于官宦世家的富家子弟,都被冠有不同的别称,人物的身份地位一目了然,这何尝不是封建社会对人民打下的一个标签?平民百姓到头来还是平民百姓,富家子弟最终还是富家子弟,在这个黑暗的社会里,平民无论怎么努力,最终翻身也是少之又少,还有可能会被那些旧贵族看不起,而贵族就有享不尽的优待,甚至什么都不干也能家财万贯,吃饱喝好。这些人物的别称其实早已暗示了这些人物的最终归宿,“布衣”终究为“布衣”,“公孙”至死是“公孙”。

    分析完上述的十个人物名,吴敬梓深厚的文学底蕴已经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同时随着一起暴露出来的是那个陈旧的、腐朽的、黑暗的社会,被逼的走投无路的清醒之人仍然穷困潦倒,过着荣华富贵生活的麻木之人依然为非作歹。

    综上所述,《儒林外史》中的名字可以看出人物的品格,身份,甚至结局,这些灵动的汉字背后的深藏的内涵让我们叹为观止,不禁让我们感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儒林外史》中的名字含义实在值得人们细细品味。


一把双刃剑——浅析科举制度的发展  | 黄静怡

    科举影响遍及中外,从隋朝开始到清朝结束,几乎贯穿中国的各个朝代。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制度是怎样从帮助君王统治国家选拔人才的利器一步步成为封建的吃人社会的帮凶的呢?随着科举制的发展又对各个朝代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一、科举的开始

    科举制度诞生于隋朝,它最开始的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者的统治和向朝廷输送人才,因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被上层权贵垄断,有些世家大族子弟通过家族关系就可以进入仕途,虽然因为家庭条件优越文化水平高的不少,但这还是导致朝堂上养着不少尸位素餐的废材只领工资不干活混资历升官的“皇粮虫”。到了隋文帝时期,他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初步建立起了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新制度,这就是后来延续了1300年之久的科举制度的雏形。科举制的建立扩大了官吏的选拔范围使有真正才学的人能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流通,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并且下令科举不仅为选拔人才,同时加强了统治者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利,巩固自己的阶级封建统治,可谓一举多得。我个人认为科举在古代朝廷上起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平衡作用,因为这些靠科举选拔进入仕途的人中,不乏一些没有强大的家庭背景和人脉关系的寒门子弟,刚开始时世家瞧不上他们,权贵们排斥他们,于是这些有才干的寒门子弟自然而然的报团取暖以对抗世家权贵们的打压,加上科举考试的内容多以儒家思想为基础,于是这些由科举选拔上来的官吏从小深受儒家的“愚忠”思想影响,对统治者忠心耿耿,随着科举制的推广平民出身的官吏越来越多,同时也对世家权贵们的权利起到分担和限制的作用,给统治者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打压世家权贵们的势力,以加强自己的统治。

二、科举的发展

   科举最早从隋朝开始,这个制度一经推出便点燃了许多底层读书人的希望,让他们的一腔报国为民的热血有了发泄的途径,科举制刚刚推出受到不少世家权贵的反对,但抵不过隋文帝一心加强皇权的强硬手段,科举制的出现大大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为隋朝添进了许多有学识有能力的官吏。到了唐朝被科举分为常科与制科两类,科举得到进一步完善,从唐太宗李世民开始便能看出统治者更加重视科举考试,李世民增加科举考试的科目,鼓励士人报考,其中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考试项目。李世民向天下广招贤才,在他统治期间科举制开始盛行。李世民同时也大力兴办学校,在朝廷设立国子监收教官员子弟,在民间设立府、州、县学培养寒门仕子,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科举考试,不仅平民子弟“寒窗苦读”,世家的子弟更是利用自己的家族优势努力学习,所以唐朝时期出现了不少像狄仁杰,张九龄这样的清明贤才,范文澜曾在《中国通史》中评价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的科举:“科举制作为一种取士的制度,从隋朝开始,到唐太宗时才固定下来。”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科举和教育发展迅速,健全的科举制使有才之士被提拔参政的同时也打击了世家权贵垄断做官权力的局面,同时巩固了中央和君主的集权。

    到了武则天时期,她同样大力发展科举制,还创立了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唐玄宗时期也同样沿着科举的道路继续向前发展,由于对科举,文化的重视,唐朝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文化发展兼容并包,文化学艺术多姿多彩,这样歌舞升荣的文化盛世为后来科举制沿用千年奠定了基础。接着唐朝开始衰败,科举制随着安史乱农民起义、五代十国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直到新的统一王朝——北宋的出现。北宋时期也是科举制的重要发展时期,北宋因为其开国皇帝赵匡胤是武将出身,更加的害怕武将权利过大,像他一样谋权篡位,于是北宋时期重文轻武,文官的权力尤其高,这一时期的科举制在宋朝各代君王的改进下,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科举制度的发展对宋朝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文人的地位步步高开,科举制也开始风靡北宋,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并促进整个社会的文化素养提高,加上统治者治理有方,使得这个时候的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我认为唐朝和北宋可以被称为科举发展的鼎盛时期。但是当一个人走向巅峰也就预见了他的衰败,一个制度也是如此。

三、科举由盛转衰

   宋朝重文轻武有利必有弊,并不是每一代君主都是深明大义集聪慧胆识于一身的。北宋逐渐政治腐败,军事无能被时代淘汰。代替它的是我国历史是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元朝。这是一个骑在马背上的王朝,战斗力奇高的同时也使现得元朝的文化水平并没有中原五千年的基础发展的那么完善。加上元朝民族歧视的政策,和只会占领不善管理的统治者,直接注定了科举制将从巅峰开始下坡。元朝科举时办时废,受科举所选人材通常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在元政府中产生的影响不大。元朝末年政治腐败,很快老天爷出来收拾烂摊子了,1368年朱元璋攻占元大都,称帝。如果说元朝是因为缺少文化的发展科举制不受重用,开始走下坡路,那么明朝对科举的影响就像是冲着走下坡路的科举制的屁股上狠狠地来了一脚,使这个可怜的制度“顺利”的滚进了深渊。虽然明朝重新开始重视科举,但是从这里科举的发展方向开始偏离轨道,明朝提倡尊孔崇儒,严明规定考试题目必须按“四书”“书五经”和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否则考生就算文章写的再好也会被认为是离经叛道不可能被录取,同时明朝的科举对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点定,四个部分为主体,每部分两股对仗的文字,因此又被称为“八股文”。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禁锢思想,严重阻碍社会进步,使通过科考的文人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从一定程度上科举制已经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

    对明朝科举制有力的抨击无疑要算上吴敬梓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这虽然是一部小说,但里面对明朝科举制和“八股文”以及封建丑恶的吃人社会进行了深刻而丰富的描写,小说开头便直接写了对明朝时期科举制的影响的评价:世人一见了功名,便舍了命去求他,及至到手之后,味同嚼蜡。自古至今,那一个是看的破的!小说中更是描写了不少经典的受八股文荼毒的人物角色,比如:老秀才王玉辉,他热衷于科考,立志一生研究三礼,想篆写三部书“一部礼书,一部字书,一部乡书。”他深受科举考试和八股文的影响,极重名声。其女儿王三姑娘的丈夫死了,旁的人都劝她别想不开,可谁知他却说:“我儿,你既如此,这是青史上留名的事,我难道反拦阻你?你竟是这样做罢。我今日就回家去叫你母亲来和你作别。””玉辉深受封建和八股的思想影响,竟想女儿自杀殉夫求取贞洁烈名;《儒林外史》中对明朝科举的讽刺表现不仅只在于参加科考的男子,还有同样受八股荼毒的女性角代表,比如鲁编修之女鲁小姐。鲁小姐德行温良,擅作八股文可惜是个女子,她从对受父亲影响对科举执念甚深,见自己科考不成只好将希望寄于丈夫身上,可丈夫又不求上进,没办法鲁小姐只能将希望转移到儿子身上,从小“鸡娃”;小姐对科举和八股的执念深到无论是婚恋观、人生观等思想的核心目标都是科举考个进士,这样一个沉鱼落雁,聪慧淑良的女子却一生困于八股困于科举。但这个时候的科举的发展其实却空前强盛,因为在这一朝代人们对科举和八股文热衷到痴迷,多少文人为此蹉跎一生,奋斗一世,明朝的科举使得应试的人为了能够被录取,死读“四书”“五经”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那些真正有治国之心为国之能的人反而只能叹气,一股酸腐之气在文人中迅速席卷;到了清朝文化专制政策已经到了一种最丧心病狂的程度了,科举和尊孔读经严然成了皇上冠冕堂皇的杀人借口。利用封建礼教和曲解儒家名作迫害大量知识分子和摧残人才,这个时期的文化专制将科举推向了极端的一方,致使知识分子从此再也不敢过问政治。赋诗作词甚至说话都小心翼翼的,生怕一不小心掉脑袋,明朝和清朝的文化发展已远不如唐代北宋时期间样风华绝代、兼容并包,已经无法相提并论,科举制度发展到此已是强弩之未,清朝的灭亡更确定了这个制度退出历史。

    科举制经过1300多年的演最终被废除,其根本原因是无法满足国家选择人才的需要,从经济上看随着社会的进步科举制不再适应经济的发展反而成为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从政治上,清朝末期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朝延苟延残喘有名无实,科举制失去了为封建王朝统治服务的性质,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面碍国家发展在文化上,由于西方文化的传入,使得民主思想得到发展,人们呼突反革。

四、科举是一把双刃剑

    科举制度是一把双刃剑,虽然这个制度最后结果是被废除,但也不能否定其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做作用,科举就像一把两面开刃的剑,若使用者勤政爱民知人善任那么这就一把斩妖除魔的宝剑,若使用者鱼肉百姓不顾国家,那么这就是一把除害不成反割得自己手掌鲜血淋漓的废铁,一个制度发挥的影响很大程度取决于君王的统治。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是一个非常矛盾的存在,它对文化教育也有着十分矛盾的作用,从中脱颖而出许多优秀人才,同时也有科举不成的酸腐文人。科举扩大选官范围,大大推动教育发展为统治者贡固统治权功不没,但后来随着时代变化,封建制度越来越恐怖,科举成了控制式教育,走向死读节背教条务抄袭的死胡同,后为后人痛诉。但一件事情一定具有双面性,有优点就一有缺点相反有缺点也一定有优点,1300百年的历史发展,科举一直在适应时代而不是消失,说明时代需要怎样一个制度,虽然这个制度不是很好,但这一时期没有比它更好的制度来进行管理,所以科举是历史发展不可替代的一个制度。由此可见科举制度是一把双刃剑。

    总综上所述科举制随着每个朝代的不断发展,每个朝代的科举有符合每个朝代的特点,它结合每个朝代君主对它的运用和需求,发挥不同的影响,是我国历史探索进步中必不可少的一步,科举制的发展向我们展示了每个朝代的特征。我认为科举制和当代的高考有异曲同工之处,科举制以病辅助科考而现代以考试辅助学校同样为国家培养,筛选优秀人才,由此可见科制作为一个基础以后定会有盖起的高楼,身处现代这个国富民强的新时代,我们应该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珍惜时光,勤奋学习,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法治中国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舌尖上的儒林—— 浅谈《儒林外史》中饮食习惯 | 陈丽如

    吴敬梓的长篇小说《儒林外史》蕴含着丰富的饮食资源,将封建社会底层人民,以及富人儒林之人饮食反应了出来,除了平民日常的饮食和菜肴名称外,更反映了许多食俗与食礼。

一、饮食反应人物地位

(一)仕官阶层的狂欢——奢华盛宴

    鲁编修考取进士进入翰林院,达到了文人阶层入仕的顶点,虽自称“穷翰林”,却一点也不见得寒酸,从他为女儿办的婚礼可以看出——“恰好侍席的管家,捧上头一碗燕窝上在桌上。”从这可以看出会燕窝也是随意供应。“他一时慌了,弯下腰去抓那粉汤,又被两个狗争着,咂嘴弄舌,来抢那地下的粉汤吃。”人与狗争食的场面着实讽刺。菜品的种类更是丰富——“席上上了两盘点心——一盘猪肉的烧卖,一盘鹅油的白糖蒸的饺儿,热烘烘地摆在面前,又是一大深碗索粉攒汤。”这些菜品油脂丰润,让人食指大动。从这些足以看出鲁编修这样经济不那么富裕的官,都有很好的享受,更别说是更大级别的官绅之家了。在那时,当官之人被受到许多人的尊重、仰慕,各种好吃好喝的东西先供给官僚阶级,他们也将这些菜品拿出与人显摆,还会举行一些奢华的盛宴,过着平民百姓不敢想象的奢靡的生活。

(二)底层人民的无奈——果腹之食

    在穷人的眼中,食物是用来吃的、填饱肚子。比如周进他一生都在考取功名,60岁之前还是一个童生,因为吃不起鱼肉虾等等,周进几乎都是吃素菜,为此他为了不让别人看不起他,还撒了个谎,说他当年曾经许愿,如果母亲的病能好起来,那他情愿一辈子吃斋。范进的前半生可谓是十分惨。他的老丈人胡屠户也瞧不起他,比如“正待烧锅做饭,只见他丈人胡屠户,手里拿着一副大肠和一瓶酒,走了进来。”“我自倒远,把女儿嫁于你这现世宝穷鬼,历年以来不知累了我多少。”“亲家母也来这坐着吃饭,老人家每日小菜饭,想也难过。我女儿也吃些,自从进了你家门,这几十年来,不知猪油可曾吃过两三回里。”从胡屠户这些话语与动作中,可以看出周进一家生活十分艰辛,连饭都吃不上,更别说肉以及猪油了,这也反映出周进的地位是贫苦老百姓,不仅他是,更有千千万万的人亦是如此。从周进老母亲“我有一只生蛋的母鸡,你快拿集上去卖了,买几升米来煮餐粥吃,我已是饿的两眼都看不见了。”这句话中同样可以看出,老母亲饿得想把家里能生蛋的母鸡卖了,可见周进一家连吃饱都难,别说吃好了。

    像周进这样的市井小民还有牛老爹。牛老爹,为了给孙子牛浦郎办婚礼,卖掉了家里积攒下来的粮食,比如几块肉,两个鸡,一大尾鱼和一些闽笋,芹菜之类。这些粮食数量甚少,仅仅用“几大”“两”“一些”这些数量词中就可以看出。婚宴也是十分简单,喝的是“高果子茶”,吃的是鸡、鱼肉和笋子、芹菜。这些食物,与鲁编修给他女儿办的婚宴截然不同。这种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了,阶级之别、底层人民的无奈,过着凄苦的生活,一辈子没有出头之日。

二、饮食中看人物性格

    潘三是全书中的一个反面人物,潘三的初次出场,作者便先要匡超人与潘三吃饭的场景来体现人物性格,同时也为匡超人坠落埋下伏笔。先来看看这一片段描写“叫了一整只鸭,一大盘白肉,脍了一卖海鲜杂烩。要了两壶酒,热热吃起来。饭店里的人见到潘三爷都屁滚尿流,鸭和肉都选上好的极肥的切来,海参杂烩加味用佐料。”吃完也不结账,只用一句,“是我的”就当作付费。这段文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一个典型的市井无赖形象。作者对潘三的初次登场笔墨耗费在“吃”上,从这段饮食的细节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潘三这类的市井无赖的厌恶,鄙夷与讽刺。其中为匡超人一步步堕落,埋下伏笔。匡超人,不以品性论英雄,反倒以铺张浪费奢侈浮夸论英雄,让人可叹可惜可恨。作者讽刺了这类攀附权贵,阿谀奉承的人。

   如果说范进中举发疯让人可怜唏嘘,那么他在宴席上的贪吃模样就让人不耻。“席上燕窝,鸡、鸭,此外就是广东出的鱿鱼,苦瓜也做两碗。知县安了席坐下,用的都是银镶杯簪。”“范进退钱后缩的不举簪”并且“换了一双白颜色竹子的来”知县疑惑他居丧敬礼,然后“看见他在内燕窝碗里拣了一个大虾元子送进嘴里,方才放心。”作者通过这两方面的描写为后文范进露出马脚铺垫,后文 “大虾元子”的出演与前文之间的冲突,将范进的虚伪做作展现给读者,嘲笑了他只流于表面礼教。这段描写可谓是讽刺至极,范进看起来遵守孝法,格守伦理规范,但实际上却是伪君子。

   除此之外,“管家捧上酒饭,鸡、鱼、鸭肉,堆满春台”“次早,天色已晴,王举人起来洗了脸,穿好衣服拱一拱手,上船去了。撒了一地的鸡骨头、鸭翅膀、鱼刺、瓜子壳。”“撒了一地”可以读书出王举人粗鲁,狂妄自大没有修养。

   我们从这些饮食的场景中,可以看出在当时的社会中儒生大都言行不一,只会在表面上,一味表示自己的才华,在背地里却干着苟且偷生之事。

三、饮食中的对比讽刺

(一)假名士与真名士

    杜慎卿和杜少卿虽是堂兄弟,但性格作为却不相同,在书中第二十九回,“我今日把这些俗品都捐了,只是江南鲥鱼、樱、笋,下酒之物。”“买的是永宁房上好的橘酒。”“杜慎卿叫去点心来便是猪油脚耳夹子肉包的烧卖,鹅油酥软香膏,每样一排拿上来。” “雨水喂的六安毛尖茶。”从这样短短的几句饮食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杜慎卿对饮食非常讲究排场,不仅要吃得好,还要吃得高级有文化,可以看出他,在第三十回中,这个吃了酒那个又来吃足吃了三四天喝酒,自此传遍了水西门,惊动了淮清桥,这位杜老爷名震江南,从传遍闹动名震江南,许多人都知道他十分大方,作者借助酒楼的描写讽刺了杜慎卿的虚伪、俗不可耐。反观杜少卿,他的饮食都是自家做的,讲究风味,十分素雅“肴馔都是自己家里整治的,极其精洁。内中有陈过三年的火腿,半斤一个的竹蟹,都剥出来脍了蟹羮。”与杜少卿的酒楼饮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高下立见,可见杜少卿是一个真名士,不娇柔做作,不附庸风雅,饮食之中流露出一种随心的自在,可以看出杜少卿淡泊名利和不拘小节。

(二)严家兄弟之间的对比

   在文中第五回,汤知县骂严贡生“一个做贡生的人忝列衣冠,不在乡里间做些好事,只管如此骗人,其实可恶!”在下一回中,便具体描写了严贡生诈骗船家,赖掉船资的恶行。严贡生家产不丰厚却过着奢华的生活,据他的弟弟严监生说:“家兄寸地也无,人口又多,过不得三天,(猪肉)一买就是五斤,还要白煮的稀烂;上顿吃完了,下顿又在门口烩鱼,也是一样田地,白白都吃穷了。”于是他鱼肉乡里、诈骗勒索、拉人出贺礼等,无恶不作。严贡生披着“贡生”名号却作恶多端,讽刺了科举制度选取所谓人才有名无实,不仅对朝廷没有帮助,还祸害百姓。

    弟弟严监生也是卷买而来的。监生是指国子监中的学员的简称,入监可以在秀才中选,也可以捐买。严监生是一个十分惜财之人,经典场面严监生“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话说,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第五回至第六回)“伸着两个指头”是因为那灯盏里点的两斤灯草,不放心,费油。当赵氏“挑掉一茎后,严监生他才肯把手垂下,当时就没了气。”严监生迟迟不肯死去,是因为他不舍得浪费灯油,他对金钱十分执着,对金钱有着很强的欲望。在此作者讽刺了这类把钱看得比自己的命还重要,对钱的执念太深了的人。

    严家两兄弟都有豪奢和悭吝这两种性格。严监生是悭吝,但不排除有“奢”,如,他为王氏办丧事,用了四五千两银子;而严贡生的特是“奢”、“吝”,并因为“吝”做了许多伤天害理之事。作者把人性的丑恶表现出来,在腐朽残破的社会制度下人们视传统道德如弃屣,彻底撕破了温情脉脉的面纱,对沿街声委曲求全的嘲笑。

   “夫礼之初,始诸饮食”,饮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作者通过饮食的描写,不仅增加了小说的真实性,而且又描写了人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地位之别,人物性格以及人物之间的讽刺对比,寄托了作者对科举社会以及现实人生的批判和思考,对美好社会的向往。


 在《儒林外史》中观封建科举制度下的女性教育 | 叶俊祺

    教育是让人们学习如何为社会做出有利贡献。教育是可以推动社会进步的,但当一个社会的教育是会“吃人”的,那么这个社会一定是混乱不堪的。科举制度本是一个造福百姓的、造福社会的、造福国家的制度。可是,一场走向腐朽的变革——八股取士,使教育从高山上坠落入无底的深渊。《儒林外史》中诠释了八股取士的危害。书中有许多人深受八股的毒害,即使当时的女性无法受到与男性一样的平等教育,但封建科举还是影响着女性们的思想。

一、以父为尊的家庭教育

    家庭是我们心灵的港湾,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而家人是我们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师。从小我们的言谈,举止,思想都会或多或少的受到家人有利有弊的影响,但在八股笼罩的社会下家庭教育可能并不是一件好事。

    鲁编修对八股的痴迷深深影响了鲁小姐。第十一回中“假若是个儿子,几十个进士,状元都中来了!”“八股文章若做得好,随你做甚么东西—要诗就诗,要赋就赋,都是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鲁编修对鲁小姐期望很高,鲁小姐也想为自己父亲的理想而努力奋斗。却不知不觉中深深的陷入了八股的泥潭里了

    王玉辉妇女俩深受封建礼教的毒害。第四十八回中“我这小女要殉节的真切,到也由着他行罢。自古‘心去意难留’。”劝完亲家又支持女儿“我儿,你既如此,这是青史留名的是,我难到反拦你?你竟是这样做罢。”这对父女铁了心,无论王夫人如何劝阻都没有用,王小姐在父亲王玉辉的支持下绝食身亡!王玉辉父女真是可伶啊!王玉辉虽可憎可恨,但也可怜可悲,科举制度不仅使人坠落的同时也是封建礼教的帮凶。

    沈先生身处封建社会,但出淤泥而不染,丝毫没有受到八股的侵害,反而还支持女儿沈琼枝主张自己的人生大事。第四十八回中“沈先生听了这话,向沈琼枝道‘我们只说到了这里,权且住下,等他择吉过了门,怎么这等大模大样、看来这等光景,竟不是把你当作正室了。这头亲事还是就得补就得?女儿你也须自己主张。’”就这样一个虽然不太靠谱却又开明的父亲教育出一位敢做敢当的优秀才女。

    不管是深受八股侵害和封建礼教毒害的鲁小姐和王三小姐,还是自主独立的沈琼枝,给她们的人生带来决定性影响的都是“父亲”。封建男权社会下,家庭以男子为尊。《儒林外史》中,男子考取功名,建功立业,能带领家族走向兴旺,所以是家中的顶梁柱。而女子,只能以父为尊、以夫为尊,毕竟,像沈琼枝这样能够活出自我的女子屈指可数,少之又少。

    虽然封建礼教的弊处多多,但也不完全没有益处。第十三回中“两公子写信来家,打发婢子去说,鲁夫人不肯。小姐深明大义,和母亲说了,要去待疾。”鲁小姐读书明理,深明大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就源远流长,需要我们在继承的过程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二、没有自我的婚姻教育

    封建思想使当代女性们对自己的婚姻走向极端。

    “孝”字凌驾在婚姻之上。王三姑娘在第四十八回中殉夫的理由是“我而今辞别公婆,父亲,也便寻一条死路,跟丈夫去一处去了!”“爹妈也老了,我做媳妇的不能孝顺爹妈,反累爹妈,我心里不安,只是由我到这条路上去罢。”愚孝、贞洁观害人不浅!

   “功名”成为婚姻的枷锁。第十一回中“小姐,你才恭喜招赘了这样的好姑爷。”“我只道他举业已成,不日就是举人,进士。谁想如此光景,岂不误我终身。”鲁小姐因自己是女性无法考取功名,于是就想让赘夫考取功名,园了父女俩的心愿,可不曾想,他却不肯考取功名,气坏了鲁小姐,听了他人一劝,又将八股的目标转向了孩子,真是可怕啊!

    婚姻变成了“物质”的交易。第一任丈夫死后,王太太首先做的事是争家产保存自己,她对丈夫的要求是“他又要是个官,又要有钱,又要人物齐整,又要上无公婆,下无小叔、姑子。”见钱眼开,“倪廷珠荷包里拿出四两银子来,送与弟妇做拜见礼。王太太看见有这一个体面大伯,不觉忧愁减了一半,自己捧茶上来。”王太太心中没有婚姻,有的只是物质的享受,她爱的不是人,是钱。

    在封建思想下,又有人不受其影响,见第四十八回“爹爹,你请放心。我家又不曾写立文书,得他身价,为什么肯去伏低做小!”沈琼枝的婚姻观十分的高洁,丝毫不受影响,反而成了这封建社会中的一股清流。与当代社会的黑暗产生了鲜明的对比,使沈琼枝的思想显得更难能可贵。

三、八股为重的应试教育

    鲁小姐从小深受八股文化的教育,第十一回中“且他这个才女,又比寻常的才女不同,鲁编修因无公子,就把女儿当作儿子,五六岁上请先生开蒙,就读《四书》《五经》;十一,二岁就讲书,读文章,先把一部王守溪的稿子读的滚瓜烂熟。”从小学习封建知识,所以从行为举止到身心都会受到八股文的影响。

    沈琼枝喜爱诗赋且擅作诗,第四十八回中“我又会做两句诗,何不到南京卖诗过日子”“只因这一番,有分教:卖诗女士。”第四十一回中“毗邻女士沈琼枝,精工顾绣,写扇作诗,寓王府塘手帕巷内。赐顾者幸认毗邻沈招牌便是。”鲁小姐所受八股的侵害于沈琼枝诗赋的洒脱,张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明了吴敬梓的对八股的批判之意。

四、泯灭人性的价值教育

    王三姑娘年纪轻轻,她的人生本该丰富多彩的,结局却是殉夫,这在现代是难以想象的,然而在那样一个封建礼教的毒害下,似乎一切都有了合理的解释。书中第四十八回里王三姑娘在他父亲的支持下,毅然决然地活活饿死了。残酷却也可笑!明明是血浓于水的亲情,却在冷冰冰的封建礼教面前变得一文不值。明明是活埋了一个青春女子,却被世俗评价为“伦纪生色”,封建礼教张开了那张名正言顺的血口,吞噬了一个又一个无助的生命。可见,封建礼教对人们心灵的毒害是如此的可怕,竟让人们心甘情愿地走想毁灭,走向那万劫不复的深渊。正是因为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越来越多的女子重蹈覆辙,步了王三姑娘的后尘。

    与王三姑娘相比,王冕的母亲是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女性。她对儿子的教育是远离仕途,不沾染官场的污秽之气。在书第一回中当她知道有人要来请王冕做官时“我儿,你历年卖诗,买画,我也积聚下三五十两银子,柴米不愁没有,我虽年老,又无疾病。你自放心出去躲避些时不妨。你又不曾犯罪,难道官府来拿你母亲去不成?”她的淡定高洁,在那样一个混乱的社会中,像一缕光穿透层层云雾照耀在她的身上,也传递到王冕身上。

  《儒林外史》中点缀的女性,她们或多或少的经历了残酷的,冷冰冰的毫无意义的封建教育。封建的社会中,那些拥有独立思想的女性都是这个社会的“异类”,沈琼枝的独立自强,鲁小姐的八股之才,就连王太太也敢于为自己的利益去斗争,她们身上的这种斗争精神,不顾世俗的眼光,不畏惧前路的艰难,是女性的力量!但是几个人的力量始终有限,推动社会不能只依靠女性,而是全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解放全社会。

   平等与尊重,展现的是一个人的涵养。社会的进步不仅仅是让女性得到尊重,享受平等的生存权、受教育权等,而是推动全人类个体的平等。我们还需要加快脚步,为自由和平等贡献力量。

你可能感兴趣的:([13拾文集]《儒林外史》读书小论文之社会风貌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