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林悟道《韩非子-忠孝》第十一章 贤子贤臣

红林悟道《韩非子-忠孝》第十一章 贤子贤臣

红林悟道《韩非子-忠孝》上一章韩非子开始对儒家孔学进行深层次的批驳,这种批驳是致命性的。对一个社会组织和一种学说进行批驳最好的方法就是批倒其所树立的榜样,榜样倒了,附属在其身上的学说也就倒了。

很不幸,舜,被韩非子选中做为批驳儒家孔学的靶子,原因本文开篇已经说得很明白“皆以尧舜之道为是而法之”。韩非子的想法是:既然当世之人都认为尧舜之道是正确的并效法而为,那么我就揭露舜的实质让世人看看,你们所尊尚的智贤之士是什么样子的。

韩非子就孔子对古书中所记载之事的评论,对孔子进行了批驳。古书在记载舜称帝后,舜看到父亲瞽瞍(gǔ sǒu)来朝见而表现出局促不安的样子。孔子就此评论说,国家形势如此危急,道德高尚的人是不应该这样的,舜不该将瞽瞍视为父亲,应视为臣子,而瞽瞍更不应该将舜视为儿子,应视为君主,这样双方就不会表现出局促不安不自在的样子。

孔子这样评论的依据是什么,应该就是 “三刚”之一的“君为臣刚”,臣子要绝对无条件的服从君主。这种脱离人性机械式的礼制思想已经没有了实际意义。父子之情是先天之性,并不会因为外界情况的改变而消失。按国家礼制,舜称帝,瞽瞍自然为臣,臣子朝见君主应当必恭必敬,礼数尽到。但舜和瞽瞍毕竟是父子,父子相见怎么会不出现“其容造焉”的局面,而且是在子为帝父为臣的情况之下。孔子的评论过于无情无人性,所以遭到韩非子的批驳。

韩非子讲完孔子评论“舜见瞽瞍,其容造焉”的事情后,开始了点评,之前的评论都是笔者替韩非子想象的,我们现在看看韩非子是怎么说的。韩非子认为“臣曰:孔子本未知孝悌忠顺之道也。然则有道者,进不为臣主,退不为父子耶?”意思是:我认为,孔子本就不懂什么孝悌忠顺之道。照他的说法来看,难道道德高尚的人,在朝廷就不能做君主的臣子,到家来就不能做父亲的儿子吗?

韩非子一下子就抓住了孔子的软肋,并直接认为孔子根本不懂真正地孝悌忠顺之道,只是站在道德的至高点说教而已,俗话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何为道德高尚的人,难道是抛弃父子之情的人吗,连父子之情这种先天本有的亲情都不要的人怎么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呢?人脱离了人的特性就不是人了,事物脱离了本质就不是事物了,如杯子不能装水就不能叫杯子了。

韩非子反问孔子,难道在朝中做君主的臣子,在家在做父亲的儿子,就道德不高尚了吗?舜只是见到亲生父亲来朝中拜见表现出局促不安就不道德了,难道让舜表现的六亲不认就道德了吗?韩非子问得不可谓不痛快。关于“道德”我们讲了很多次,道是天地之运化规律,德是天地之包容品性。孔子显然将道德世俗化,降低为人的教化礼数。舜与瞽瞍在朝廷中局促不安的表现,孔子认为不符合礼教规定,所以道德不高尚。

韩非子紧接着说“父之所以欲有贤子者,家贫则富之,父苦则乐之;君之所以欲有贤臣者,国乱则治之,主卑则尊之。”意思是:做父亲的之所以希望有贤惠的儿子,是因为家人贫穷时他能使家人富足,父亲痛苦时他能使父亲高兴。做君主的之所以希望有贤能的臣下,是因为国家混乱时他能够加以治理,君主卑下时他能够加以尊祟。

韩非子说出了父母与君主的心声,这是中国几千年来不变的世俗道理,这个道理让中国人代代相传,激励一代又一代人奋发进取,努力奋斗。就家庭家族而言,谁不想让家庭生活越来越美好富裕,家族越来越兴旺发达,这就需要一代人一代人的接续努力。

对于国家而言,贤臣的作用就是“国乱则治之,主卑则尊之” 国家混乱时他能够治国平天下,让国家稳定富强,民从生活和谐安康,君主卑下时他能够匡扶正义,恢复秩序让君主得到应有的尊崇。原因就是这么简单实际,没有孔子所讲的道德与高尚。贤子与贤臣存在的价值就是为了解决家庭与国家的实际问题,无所谓高尚与否。

【臣曰:孔子本未知孝悌忠顺之道也。然则有道者,进不为臣主,退不为父子耶?父之所以欲有贤子者,家贫则富之,父苦则乐之;君之所以欲有贤臣者,国乱则治之,主卑则尊之。】

不管是古代,还是现在,我们一直在提倡知识改变命运,我们集全家之力让孩子好好学习上大学考研读博,不就是为了改变家庭与孩子的命运吗?这一点与韩非子的“父之所以欲有贤子者,家贫则富之,父苦则乐之”的本质高度的一致吗?中国之所以连绵五千年而不断,这就是原因。贤臣亦如此,一代又一代贤臣的视死如归与奋不顾身,不就是为了今日之强大中国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红林悟道《韩非子-忠孝》第十一章 贤子贤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