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粽子

非典型的南方人过一个年要置办的食物有很多种,粽子算大头。我家的粽子除了各位婶婶姨姨相送的,就是我外婆在家亲手准备的了。

包粽子可不容易,别看吃时只有巴掌小,几口就下肚,包的时候可得费一番功夫。每年我妈都得埋怨外婆,腿脚不方便还这么闲不住。

包粽子提前两天就得准备。

粽衣要张张精心挑选、清水淘洗;粽批要提前找靠谱的山民买结实不易断的;糯米要筛好、用酱油拌好;板栗得煮熟、剥壳、挑走黑的烂的,留下黄的甜的;芋头先切大条然后转切小块,用豆瓣酱拌好备用;腌菜切成丁用干辣椒拌匀。

包粽子当天是个大日子,外婆提前叮嘱我不要带电脑过去,因为家里所有的桌子都会被盆盆罐罐占用。

吃过中饭,家里就陆陆续续来了很多老太太,她们是外婆的朋友。几句寒暄过后就穿上围裙麻利的围桌而坐:

左手摸起一张粽叶,拗成“半船形状”,右手用调羹舀一勺酱油糯米均匀铺在船形粽叶底部,唠着嗑,依次将腌菜、五花酱油肉层层铺上,整个头的板栗分成两块,不均匀也没关系,一头一尾各放一块。随后用最后一层糯米封顶,顺势把半船拗成整船,右手麻利地扯一张粽叶,三两下把“露天”的船给封严实了。再取三根粽批,用牙咬住一端,把包着米肉菜的小船一圈圈缠绕,保证其在高压蒸煮之下不会散架。

包粽子高手通常只需要两张粽叶,就能完成一个紧实、利落的粽子。而像我这样手不太巧的,用个三张粽叶还封不起来一艘小船,总是这里漏米了、那边菜散了。

粽子成型后的下一步就是上锅煮。

一个家用高压锅通常紧紧凑凑地竖着塞20个,由家里的男人端去厨房上火煮。高压锅在火上待一会儿就开始放气,从放气那一刻开始算,记10分钟。10分钟后关火,粽子就热腾腾的出炉了。

以这次为例,包粽子用了近23斤糯米,馅料是各式各样的:腌菜的、板栗的、芋头的。家里人手多的日子还会有红豆沙甜粽。

费时费力包好的粽子,却不会在外婆家停留很久。粽子还没出锅的时候,外婆就给儿女姐妹们打去电话,“晚上来拿粽子吗,能趁热吃几个”、“明天给你送粽子过来,在家吗”。

分粽子的时候,家里的小朋友总会受到外婆额外的偏爱,多塞几个喜欢的口味在塑料袋里。

吃了二十几年外婆的粽子,出去吃上品牌粽也不香,总是嫌这嫌那。元祖的海鲜粽糯米太软乎不劲道,五芳斋的米比肉多,食材不新鲜。

嘴里嚼着刚出锅的烫嘴流油的粽子,我掐着手指头列出了完美粽子的必备四要素:

1.大小要刚好一个巴掌长、三根手指宽。大了容易吃撑吃腻,小了又吃不饱,嘴馋;

2.拌糯米的酱油量,要刚好将糯米染成浅褐色。多了太咸,少了、则糯米寡淡无味,难以下肚;

3.肉是一个粽子的精髓。在选择的时候,要挑有三分之一肥的五花肉。粽子煮熟后,肥肉完全融化在糯米和腌菜里,咬一口,瘦肉不柴、糯米不干、腌菜咸淡适宜,舌尖在米肉菜的翻滚中起舞,灵魂也得到了升华。

4.在裹粽批的时候,力道要从身体内里使出。用太多的蛮力会把粽叶勒破,力道不够则没法把粽叶和糯米完美贴合,蒸煮时就会散架。

包粽子是会让人感到幸福的。不论是围桌包粽的热热闹闹、粽子出锅时的粽香四溢,还是分粽子时的欢天喜地、吃粽子时的赞不绝口——都是外婆播撒给家人、小辈们的,满满的爱。

你可能感兴趣的:(包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