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老》的设计意图和教后反思

11月30日,我在六三教室执教了《青山不老》一课。(附教案)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讲了一位八十多发老人,在晋西北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在艰辛的生活环境中,坚持植树造林15年,创造出了一片绿洲,创下了一个奇迹。这篇课文的重点是理解老人在“大环境”(自然)和“小环境〞(生活)创下奇迹的不容易,难点是理解“以<青山不老>为题”的含义。

首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能少讲就少讲,能不讲就不讲,把时间还给学生,把问题抛给学生。这是我课程设计的主导思想。其次,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是“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我就以此为抓手,抓住“十五年,八条沟,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等重点句子,让学生来朗读、对比、体会,理解老人创下了怎样的奇迹,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了奇迹,在这个重点上有所突破之后,那难点理解题目的特殊含义,也就会迎刃而解。

我还在课堂上做了尝试,把提问的主动权,回答问题的主动权都还给学生。由于前面单元学习了“有目的的阅读”,我就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后提问,自己想解决什么问题。一开始同学们不怎么说,不会提问。在几个思维活跃的同学的带动下,同学们的问提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有深度。最后我把同学们的问题归结成三个问题: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创造了奇迹?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并让同学们带着问题,进行有目的的阅读,去自主学习,回答上面的三个问题。

整节课都是在这样的情境下进行的:读书--提问--带着问题再读书--回答、交流--带着新的体会理解再读书--带着新的理解再交流。就这样我带着孩子们在文本之间来回穿梭,同文本对话,同作者对话,同老人对话,同同学对话,在各种的对话与交流中,去理解文章,把握文章表达的思想。

这一节课,我基本上完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也是按照我之前设定的教学思路进行的。但教学总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这一节课也存在不足。

在初读课文之后,本来有一个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一个环节,目的是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但在教学时,我遗漏了这一环节。在理解了老人创造奇迹的不易后,在理以题目的深刻含义前,我如果能在同学们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引导,孩子们一定会对人物的形象理解的更深入更明白。上课时我也没有总结,在课下整理教案时才发现。

由于备课的时间比较仓促,教案的设计也比较粗浅,我把上课的流程和我的设计意图整理出来,主要是想跟大家探讨交流。对于这一节课,你有什么看法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青山不老》的设计意图和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