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隋纪四》

公元604年

春季正月,术士章仇太翼劝说文帝不要去仁寿宫避暑,不然可能死在那里,文帝大怒准备回来的时候杀掉他,夏季四月,文帝感觉有点不舒服,七月,文帝快不行了,命太子杨广赦免章仇太翼。十三日文帝驾崩。

(文帝去世前)杨广考虑到文帝去世,亲手写了信给杨素,问接下去的安排,杨素把情况一条条写好回复,但是宫人送错了,送给了文帝,老头子当场就气的不行,先前独孤皇后走掉,陈氏受到文帝宠爱,天一亮,陈氏出去换衣服,杨广就想去推倒她,陈夫人拒绝才脱身,文帝觉得她神色有点不对劲,就问什么事,她说,太子无礼,文帝气的受不了,用拳头捶着床说,这个畜生,我真是X了(粗话),怎么可以把国家大事给他,独孤误我,立马就让重臣柳述、元岩,赶紧叫长子杨勇过来,起草敕书,杨素知道了,赶紧告诉杨广,杨广假传旨意把柳述、元岩逮捕,关进大理狱。迅速调集东宫的裨将兵士,监视仁寿宫,宫门禁止出入,命张衡侍候文帝,后宫等人员赶到别的房间,一会儿文帝死了。杨广当晚奸淫了陈氏。

之后,杨勇被赐死,不得立继承人,柳述、元岩被除名流放。

汉王杨凉(杨广的亲弟弟),看到召他的诏书上面和文帝当初约定的诏书上面有异常,觉得事情有变,就起来造反。之前杨勇被废,杨秀获罪,他就已经开始准备了。

杨凉兵败,最后被幽禁而死。

冬季,十月二十一日,炀帝下诏造东京。

十一月初四,炀帝征发男丁几十万挖沟渠,从龙门东接长平、汲郡,到临清关,越过黄河至浚仪、襄城,到达上洛,用来布置关防。

公元605年

三月着手营建东京,每月役使壮丁二百万人,洛阳城内的居民和各地富商大贾迁徙过去充实东京。炀帝下诏大修沟渠,造龙船还有各种船,征发百姓几十上百万,百姓死掉的十之四五,有关部门载尸体的车子东到城皋,北至河阳,连绵不绝。另造天经宫祭祀文帝。

五月,营建西苑。

八月,炀帝到江都游玩,只挽船的民夫八万余人,其余军队杂工不计其数,军队到的州县五百里内都要进献食物,多的州要献食百车,极尽水陆珍奇,后宫都吃腻了,快走的时候,很多都被丢掉埋起来。

公元606年

春季正月,东京建成,负责督造的宇文恺升官。

二月初一,让何稠督办车驾服饰、仪仗制度。装饰衣服需要用到羽毛,天下能被用来羽毛装饰的鸟兽几乎灭绝,服役的工匠有十万余人。

六月二十二日,炀帝嫡长子太子杨昭去世,炀帝哭了几声,继续寻欢作乐。

公元607年

四月征发河北十几郡的男丁开凿太行山到达并州,以开通驰道。下诏征发男丁一百余万人修筑长城,西起榆林,东至紫河。

四月二十九日,高颎、宇文㢸、贺若弼都获罪被杀,因为被认为诽谤朝政。苏威被免官。

八月,初六,炀帝开始正式旅游,随驾五十余万,马匹十万。从榆林出发。十七日进入楼烦关,二十六日到达太原,下诏营建晋阳宫,二十三日炀帝到达东都。

十月西域很多胡人到张掖做买卖,裴矩知道炀帝喜好远征,投其所好,搜集西域山川地图,物质人情,给炀帝看,说西域各国很想来朝贡我们,但是有突厥和吐谷浑挡着来不了,要是我们派人,让他们归顺我们,他们就会和突厥,吐谷浑打起来,那我们就可以灭掉突厥,吐谷浑啦,炀帝很开心,发布优惠政策,让西域胡人入朝,他们经过的郡县疲于应付,耗费繁重。



下面是两则故事分享,摘自《资治通鉴·隋纪四》

故事一

当初,尚书右丞李纲因为几次有不同意见违逆了杨素和苏威,杨素就向文帝推荐李纲,让他作刘方的行军司马。刘方懂得杨素的用意,他侮辱兔屈李纲几乎致死。刘方军队返回,李纲很久得不到调动。苏威又派李纲到南海应酬处理林邑方面的事务,很久不召回他。李纲自己返回汇报情况,苏威就弹劾李纲擅离职守,将他交给司法官员审问治罪。正逢大赦天下,李纲被免去官职,隐居在县。

故事二

群臣奏议汉王杨谅应被处死,炀帝不许,将杨谅除名为民,将他从宗室中除名,杨谅最后被幽禁而死。他部下的官吏臣民受牵连而获罪,被处死和流放的有二十余万家。当初,文帝和独孤皇后相互之间非常敬爱尊重,他发誓不要有别的姬妾生的儿子,曾对群臣说:“前代的皇帝对所宠幸的姬妾极为溺爱,出现了嫡子、庶子之争,也就有了废立之举,有的因此而亡国。我没有别的姬妾,五个儿子是同一个母亲,可以说是真正的兄弟,难道会有这种忧虑吗?”文帝又鉴于北周皇室诸王势力微弱,就让几个儿子分别据守重镇,专门独挡一面,诸王的权力与皇帝相等。到了文帝晚年,父子兄弟纷纷互相猜疑防备,五个儿子都未能寿终正寝。

很多人说我要是有多少钱,会如何如何,杨广已经很好的帮你们回答了这个问题,厢车美女这种别人早就玩腻了,干票大的,修渠,铺路全国各地旅游,一个人旅游肯定无法满足钱太多花不完的虚荣心,带上兄弟姐妹,文武百官+军队一起,这样才可以显示出我确实很有钱,花不完的那种感觉.........


喜欢历史的小伙伴不妨点个关注和赞,之后我也会定时更新,当然,如果您有自己的看法可以在评论下方留言,让历史充满生趣,告别你印象当中的历史。

你可能感兴趣的:(《资治通鉴·隋纪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