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带娃,没有TA怎么行

今天带宝宝去社区做例行常规体检,看着满墙的带娃资讯,就有种被关注和支持的安心涌上心头。

生儿育女本就不是轻松的事,又有背井离乡文化差异,再加上还要为生计奔波筹谋,中年人的生活里果然没有容易二字。所以有的时候,这一点点的关注和支持反倒显得格外温暖起来,连带“漂泊”二字都一同打上了柔光。很难说,我们不是为了生活里这时时闪现的柔光和那俯拾即是的自由而选择了远方的吧。

独立带娃已有月余,不知道是不是还处在蜜月期,倒是没有想象中的手忙脚乱也暂时没有遇到什么特别抓狂的瞬间。宝宝吃吃睡睡,我则是自顾自的追剧,码字,偶尔看看书,做做饭…竟然异常忙碌地经营“自我”起来。

不过所有这些自我的时间都得感谢宝宝的配合,而更为重要的则是老公的支持。常常有人好奇老外是如何一个人带一个团队的孩子的,以我资浅的经验来说,除了一堆厉害的省力机器(比如洗碗机,扫地机器人一类的),其实更为重要的更是另一半的支持与配合。

几年前看小贝抱个娃会觉得他真是个好老公,可而今连我自己出门基本没有怎么抱过娃,要不就是放推车要不就是爸爸抱。而在此国此地,这实在太过正常以至于根本也够不成好老公的充分必要条件。不仅是抱娃,换尿布泡奶粉喂奶还有哄睡也都是我家爸爸手到擒来的,出门在外还常常由于母婴室的尿布台对于我的身高有点高,所以换尿布基本都是爸爸搞定。

好像一不小心又把胖哥塑造成了别人家老公的样子,不过,我周围还真不少别人家的老公们。

华人同事A,男,福建人,老婆生子时他请假一个月,自己给老婆坐的月子,烧菜哄睡喂奶一样不落下。

华人同事B,男,江苏人,老婆全职妈妈在家带娃,老公每天下班回家做饭,节假日各种礼物从不间断,没事就咨询我买啥给他老婆好,我真的是天天吃狗粮。

华人客户C,男,福建人,生意做很大,也是一个宠老婆宠上天的。今年初老婆把4岁女儿丢给他,自己一个人回国去浪了一个月,可以想见这妈妈对自己老公带娃的能力有多放心……

这只是我遇到的很小的一部分爸爸,还是少数族裔的爸爸们,而本地白人爸爸们想必也是不甘落后的(当然,我也相信人群的正态分布理论,所以这些当然不能代表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而比之我之前在国内所接触过的爸爸们,他们似乎更在爸爸这个角色上一些,以至于我忍不住会想去比较和了解背后的原因。

是不是环境的影响?肯定有吧。且看我今天在社区政府的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entre拍的图

tummy time的宣传册拍的是爸爸与宝宝的互动,有爱

我也是第一次了解还有‘爸爸群’的存在

‘爸爸群’活动安排

一项调查研究‘新手爸爸’面临的压力和挑战

爸爸的咨询辅导项目

当我还在感叹胖哥抱个娃换个尿布就已经可以称作一个不错的爸爸的时候,别人家的爸爸已经发展到有“爸爸群”和线下活动了,也是real涨知识了,所以社会环境应该是有不小的影响吧。

而让我也比较觉得不一样的是,大多数华人爸爸相比同龄的有些国内的爸爸们来说,的确是更顾家而且更会顾孩子,所谓的中年油腻男,至少目前为止我见的真的少之又少,是不是人离乡贱,就比较容易珍惜身边的爱人和孩子呢?我不知道有没有这个因素,不过这应该可以做个很大的社会学议题了,已超出了我的认知理解范围。

而在我从前的认知里,中国家庭的育儿观似乎常常容易边缘化父亲这个重要的角色。直到自己有了孩子,才体会到有一个成熟的伴侣一个参与度极高的父亲,对孩子的成长以及对一个家庭的和睦是多么重要。

因为生活从来不会放过谁吧。

幸而有人可以懂得与接纳,分担与指引,才能让我在一地鸡毛的育儿时光里还能得以喘息,还能仰起头看看心中的星辰与大海,然后积攒力量,继续前行...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个人带娃,没有TA怎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