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三分钟,人间一小时:你的时间是如何被抖音吞没的?

图片发自App

同事最近上班的状态特别不好,总是哈欠连天的。她觉得自己并没有做什么,时间却不知不觉得溜走了。后来聊天我才明白,原来有个APP火了。

每天晚上十点钟,已经洗漱完毕躺床上了,睡意还不是很浓,手机响了,通知栏里推送了一则小视频,刚好是自己平时看的最多的娱乐内容,习惯性点开浏览,某女星最近结婚了,蛮惊讶的,最开始一点预兆都没有;手指往下滑,这个人模仿唱歌太搞笑了,然后继续下一段浏览。

不知不觉时间已经到了凌晨十二点半,本来酝酿的睡意依然无影无踪。

真的太有趣了,要不再看个三分钟吧。潜意识里的三分钟以后,时钟指向凌晨两点钟。

说好不熬夜的,明天晚上一定要早睡。同事又给自己下了下次决心。

原来如此。本无意熬夜,无奈被小视频牵绊。

刷不尽的内容正在侵占你的每一个时间缝隙

最开始抖音火的时候,有一个朋友说,千万不要下载抖音,因为你原本只打算放松三分钟,却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半天。

最开始我还比较疑惑,这些小视频和其他视频有什么区别,怎么可能在上面浪费那么久的时间。

后来越来越多的小视频APP火了,还有很多咨询平台也出现了视频的版块,小视频早已成了大家获取信息的一种常见方式。我才明白,朋友当初的劝告不是危言耸听。

上厕所的时候,等车的时候,上班开小差的时候,当你打开抖音,本想休闲个三五分钟,却不想在这里你的时间仿佛不再完全属于自己。这些个APP根据你的喜好可以不断地推送最符合你心意的内容,一个视频结束自动播放下一个,如果你不主动选择返回,这些视频就不会停止。


图片发自App

听起来很玄幻,其实跟有一个词有关——用户画像。百度百科是这么解释的:用户画像又称用户角色,作为一种勾画目标用户、联系用户诉求与设计方向的有效工具,用户画像在各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实往简单了说,就是你的任何一个举动或者选择都是你自身的一个反应。在短视频里,你所看的视频内容都来源于自己的选择,而这种视频App或者是产品设计者会根据你的选择来智能推送你喜欢的内容。

这么懂我,简直量身定做。这也是平台在设计产品时候的步骤:先找到精准用户,再留住用户。

所以,不管是刷抖音视频还是微博文字,还是知乎淘宝,碎片化的信息已经通过手机侵占了不少人的时间。用户在平台上消耗的时间就是产品用心留住你的时间。

著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在对当今经济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时指出:“随着信息的发展,有价值的不是信息,而是注意力。”谁能最长时间最大限度地吸引用户的注意力,谁就能再“注意力经济时代”李叱诧风云。

多种多样的App都是信息的平台。信息是海量的,平台又层出不穷,但是,用户是有限的。每个用户每天只有二十四小时,最大限度地占用用户的24小时就是这些平台的目标。

所以,一个很残忍的真相就是:刷视频刷到停不下来,是因为你还有时间。

成为时间的管理者

2003年,在移动智能手机还没有普及的时候,分众传媒诞生,在全球首创电梯媒体。它抓住电梯这一核心场景,利用人们等电梯的碎片化时间,给白领这一客户群体投放属于他们的最精准的广告。

图片发自App

即使没有移动互联网,夹缝里的时间也可以成就分众传媒。在移动互联网如此普及的今天,对于用户来说,自己的时间稍不留神都有可能被占据。

回过头来想这样一个问题:每天的二十四小时有多少时间是自己主宰的?又有多少时间是被偷走的?

站在产品设计的角度,用户画像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最精准的客户,并长时间抓住你,着实是好事。作为客户来说,产品合了你的胃口,满足了自己的需求,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双向选择,互相成就。抖音很精彩,能够主动选择开始,还能够选择停下来,才是智慧的用户。

你可能感兴趣的:(抖音三分钟,人间一小时:你的时间是如何被抖音吞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