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技巧 | 关心孩子但不越界,从尊重孩子的隐私开始

“妈妈总是私自翻我的书包,还美其名曰是帮我收拾。可我已经10岁了,可以自己收拾书包了。”

“爸爸每次进我房门,都不会敲门,提醒过很多次,依旧推门而入。”

“暑假里,为了监督我好好写作业,妈妈在卧室里装了摄像头,感觉自己始终处于被视奸的状态,一点自由都没有。”

如今,很多父母都懂得隐私对于个人的重要性。然而,依然有部分家长认为,孩子还小,没有隐私可言,他们这样做是在关心孩子,防止孩子误入歧途。

而这也就引出了今天我们要讨论的话题:你会如何看待孩子的隐私问题?

家庭小剧场

三年级的小学生平平,和往常一样出门去上学。半路上想起有作业本没带,急忙掉头往家跑。当她掏出钥匙打开家门时,眼前的一幕让她傻眼了,房间被妈妈翻得乱七八糟,连那本藏在抽屉缝里的日记本,也被翻找了出来。

平平非常生气地质问妈妈:“你为什么私自翻我的抽屉,随便动我的东西?”

没想到妈妈不以为然地说:“怎么了?当妈妈的看看女儿的东西还有错?”

“可是,你应该经过我的允许才能看啊!”平平辩解道,她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妈妈会未经她的允许,私自窥探她的小秘密。

“小孩子哪来这么多秘密,有什么允许不允许的?别忘了我是你亲妈。好了,快去上学吧!”妈妈显得有些不耐烦了,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越界。

平平生气地摔门而去。

“隐私?孩子要啥隐私,我是监护人,就应该知道TA的一切,这都是为TA好。”

一些家长理所应当地认为,孩子的生命都是自己给的,哪里还有什么隐私可言?这样的想法显然是错误的。每个人都不希望他人侵犯自己的隐私,孩子也不例外。过分越界的关注,只会让孩子心生反感,让亲子关系变得紧张。

实际上,孩子写日记、关上门,不是因为有什么见不得人的秘密,也不是想从此和爸爸妈妈划清界限。而是他们觉得自己长大了,希望父母能够给予足够的信任和自主空间。

因而作为父母的我们,要适时改变观念,不再把孩子当作你的附属品,而是当作一个具备独立人格的人,平等看待。

如何在家长的知情权

与孩子的隐私权之间

取得平衡?

1、孩子的小心思,不看也罢

当孩子有了隐私,你会本能地认为,孩子把自己的心门关上了。你会感到失落,孩子从与你亲密无间,到开始有自己的小秘密,一时间难以适应。

而静下心来想一想,孩子终有一天会长大,有自己的小秘密也无可厚非。而对待孩子有了隐私这件事,我们要做的是调整心态、接纳孩子。越是非看不可,越是会让亲子关系变得草木皆兵,而孩子也会因此更加不信任我们。

2、重在引导,不能多加干涉

很多时候,父母并不是真想伤害孩子,而是在关心的过程中,无意间侵犯了孩子的隐私。出发点并不坏,怕孩子出事,想更多地了解孩子,却用错了方式。

想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并不一定要以牺牲隐私为代价。在日常生活中,和孩子像朋友一样相处,给孩子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并通过平等对话增进感情。时间一长,孩子自然愿意主动敞开心扉,把内心的小秘密和你分享。

试想,一个孩子若是得不到家人的尊重,又怎能学会去尊重别人呢?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愿,往往比严加管教更为明智。

父母永远不是孩子人生的审判官,而是引路人。尽管孩子的想法还不够成熟,但这也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在我们试图给予他们更多关心帮助的同时,首先应当给予他们足够尊重。

你可能感兴趣的:(育儿技巧 | 关心孩子但不越界,从尊重孩子的隐私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