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城市画报官方微信号:城市画报(微信号:cityzine)
今天,是汪曾祺先生的100周年诞辰日。
说到汪老你会想到什么?是筷子一扎下去就流油的高邮鸭蛋,还是充满鲜鱼水菜,挤挤挨挨的菜市场……
尽管他说过自己“不懂做什么菜,可是不知道怎么竟会弄得名闻海峡两岸。”懂生活、懂美食、懂艺术是汪曾祺的标签,说他是初代生活美学博主,一点都不为过。他的笔下,是一种令人神往的生活范式——
是“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也是“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
或许还是“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它们很温暖,我注视它们很多很多日子了。”
今天,城画君想和你一起潜入时间的深海,再看一次汪老那些关于美食、关于生活、关于艺术的宝藏人生,在这些只言片语中,找到你的理想人生范式。
汪曾祺
江苏高邮人,1920年3月5日出生
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汪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
代表作品:《受戒》《逝水》《晚翠文谈》等。
是初代美食博主
在汪曾祺笔下,植物是有灵魂的。他写紫薇:爪其本则枝叶俱动,谓之‘不耐痒花’;写山丹丹:长一年多开一朵花,山丹丹记得自己的年龄;写梨花: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
除此以外,汪曾祺的文字“好吃”。在他笔下,四时变换是可以吃进去的,家乡特产是“曾经沧海难为水”的……
美食作家@神婆 说:“我去《舌尖上的中国》美食顾问陈立老师家做客时,发现他总会说‘极好’,后来读了一些汪曾祺才知道,原来汪先生也是喜欢说“极好”的人。最喜欢汪先生写的‘一种风流谁似的’,这句话是定义他,也是纪念他。”
正如读者@浩然 所言:“读汪曾祺,像喝一碗儿小米粥,夜深送小暖,寡淡味不穷。”
春日里的香椿,是一种能吃的春意。
嫩香椿头,芽叶未舒,颜色紫赤,嗅之香气扑鼻,入开水稍烫,梗叶转为碧绿,捞出,揉以细盐,候冷,切为碎末,与豆腐同拌(以南豆腐为佳),下香油数滴。一箸入口,三春不忘。
夏日吃西瓜,是幸福的日常。
西瓜以绳络悬之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喀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
一捧暖乎的板栗,也是冬日里的人生乐事了。
冬天,生一个铜火盆,丢几个栗子在通红的炭火里,一会儿,砰的一声,蹦出一个裂了壳的熟栗子,抓起来,在手里来回倒,连连吹气使冷,剥壳入口,香甜无比,是雪天的乐事。
真正的吃货,是连河水都想尝尝的。
我所谓的"清香",即食时如坐在河边闻到新涨的春水的气味,好想尝尝。
课本里的高邮鸭蛋,是美食届初代网红。
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的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
也是人生导师
正如汪曾祺自己在《人间草木》里说的:“文学,应该使人获得生活的信心。淡泊,是人品,也是文品。一个甘于淡泊的作家,才能不去抢行情,争座位;才能真诚地写出自己所感受到的那点生活,不耍花招,不欺骗读者。”
小时候,我们在语文课本里“被迫”读汪曾祺,被《高邮的鸭蛋》迷得神魂颠倒,长大后,我们才真正懂他,在他的文字里找到生活的态度,找到生活的另一番模样。
@Fun.huang 就是其中一个。“我最早在某app上开始读电子书,就是读汪曾祺的《岁朝清供》,印象最深的就是‘总之,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对食物如此,对文化也该这样。’算是一种生活,或者说是人生态度吧。
在《五味》里他也写过,‘口味单调一点,耳音差一点,也还不要紧,最要紧的是对生活的兴趣要广一点。’
就单在生活这件事上,我就觉得,咱得口味宽一点广一点,好好享受生活才是。就像他说的,‘活着多好呀。我写这些文章的目的也就是使人觉得:活着多好呀!’”
汪老笔下的生活,是理想生活范式的一种,如何让我们的生活无限地靠近它?城画君准备了八张「人生箴言签」——
❤️
好爱吐槽一男的
曾有网友调侃,汪曾祺,好爱吐槽一男的。鹦鹉史航也说过:“这世间可爱的老头儿很多,但可爱成汪曾祺这样的,却不常见。”
大家爱汪老,或许是因为他笔下的阳春白雪,或许还因为被某些下里巴人片段中浓烈的烟火气戳中了。
虽然年纪大,但他说话总是可可爱爱,读者读他的作品也不会觉得枯燥。翻他的小说,你会发现他会在作品中用很多()来额外表达他的吐槽:
“(不知道是谁定的规矩)”
“(谁知道是正太太还是姨太太)”
“(他的棉袄是新的,鞋袜干干净净......他有个很疼爱他的母亲。我并不嫉妒你!)”
“(这可真是“高难”,又高又难)”
……
网友还在微博开辟话题:#汪曾祺 好爱吐槽一男的#,话题下,喜欢他的读者们在吐槽他的吐槽,疯狂夸他可爱:
“葡萄,你愿意怎么长,就怎么长吧。”
“美国人不知道这能吃。知道了,也没用,美国人不会炒菜。”
汪老本人也和他的文字一样可爱,在《汪曾祺书信集》里他曾向他的妻子“臭美”道,“不知道为什么,女人都喜欢我。真是怪事。当然,我不致晕头转向。我会提醒我自己。”
据说,汪老在家会跟他的子女调侃自己:“你们对我客气点儿,我将来是要进文学史的人。”
而他的子女们也会没大没小地回复道,“别臭美了,老头子。”
借着汪曾祺诞辰100周年纪念日,我们重温了汪老笔下的生活,也在阅读中触碰到了一种新生活的边界。
但生活不只一种范式,在家的日子,大家也不妨多阅读,多思考,尽力去拓宽自己的生活边界。
独属于你的生活范式,正在赶来与你相见的路上。
本文编辑
立夏、雨衣、Aimee、nisassan
本文卡片素材来源汪曾祺的画作
【招聘】
✨新媒体正职编辑/实习生
写稿又快又好,
善于挖掘年轻人热点话题
快投
更多信息及杂志购买请关注城市画报官方微信号:城市画报(微信号:cityz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