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的分析视角与思维技巧

思维技巧:

象限法(SWOT分析,KNO模型客户分群,RFM模型等,分类视角):

优点:清晰,简单,直观,划分结果可以直接应用于策略(活用数据)

应用:较为普遍,战略分析、产品分析、市场分析、客户管理、用户管理、商品管理

注意事项:象限的划分可以按中位数,也可以按平均数或者是不同的经验维度进行划分。

多维法(分类视角):

自然因素维度:客户的性别、年龄、地区等;

客户社会特征维度:收入、职业、教育程度等;

行为特征维度:偏好、兴趣、购买数量、购买频次;

消费维度:消费金额、消费频率、消费水平;

商品维度:商品品类、商品品牌、商品属性;

对不同维度组成立方体进行多维分析,通常可用可视化工具对多维度的内容进行分析展现(比如Tableau)。

应用:处理大数据量且较多维度的数据时效果较好,不过要注意辛普森悖论(规避辛普森悖论的方法可以采用下钻);
(当组内差异较大时就容易出现辛普森悖论,当组建差异较大时就可以避免辛普森悖论)

假设法(通常采用控制变量):

例如:在没有明细数据的情况下要怎么分析?
公司在节假日进行了一次营销活动,APP上的销量数据整体比上周上升了20%。现因某些原因拿不到明细数据。请问,销量本身就有可能因为节假日而提高,那么怎么证明活动是有效还是无效的呢?

假设活动是有效的——会有一定数量的用户购买,如果证明这条,那么有理由相信活动是有效的——用户通过活动购买,会发生什么可观测的行为呢?——假设有一些用户会评论留言,那么可以统计提及活动的字眼-当用户提及了这次活动营销活动,那么到底有效了多少?10%?20%?——假设参与活动的用户行为没有变化,那么通过历史数据的用户评论占比,进而反推购买人数,也就是通过控制变量和人工的设置一个比例来进行反推。

你是自营电商的数据分析师,现在想商品提价后,收入会不会有变化,你会怎么做?

指数法:

线性加权:不同指标的权重比例

反比例:y=k/x,收敛的效果(可与线性加权结合)

Log:将数据变小,但是数据是大于1的,单个值对数据的影响不会很大

(三个基本上是结合使用的)

二八法(描述视角):

也叫做二八法则、帕累托法则

重点关注20%的数据,TopN,抓住核心,把精力用在更重要的地方(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重点要关注核心指标情况,当然也要兼顾全局;

对比法(对比视角):

好的数据指标,一定是比例或者比率;好的数据分析,一定会用到对比(精益数据分析

因为孤数不证,单一的一个数字是没有意义的,要跟其它的数据进行对比才有意义,一般是使用占比、绝对值,对比数据;

通常有竞争对手对比,类别对比,特征和属性对比,时间同比环比,转化对比,前后变化对比;

对比法是一种挖掘数据规律的思考方式,可以和其它方法相结合,多维对比,象限对比和假设对比

漏斗法:

通常是转化率,是一种流程话的思考方式,但是单一的漏斗分析没有太大用处,要和其它分析方法进行结合(多维法、对比法)

分析视角

分析视角一般分为四类:对比视角、相关视角、分类视角和描述视角。
在前面分析框架和思维技巧的前提下,结合使用分析视角来进行分析,才能提高分析价值。

对比视角:

通常有频数统计、均值分析、标准化、转化率分析、PSM模型和归因分析等;

相关视角:

方差分析、交叉分析、比较均值、因子分析、对应分析、品牌和觉图分析、回归分析、线性规划等;

分类视角:

SWOT分析、波特五力(消费者、供应商、直接竞争对手、替代品、潜在进入者)、聚类分析、矩阵分析、Graveyard模型、KANO模型等;

描述视角:

集中趋势(加权平均计算评分)、离中趋势(变异系数法确定权重);

以上的分析方法和模型基本上都是多种视角的综合运用,归类划分只是将其归类为最主要的分析视角里,在实际的工作运用中需要进行综合评估

你可能感兴趣的:(数据分析的分析视角与思维技巧)